分节阅读 364(2 / 2)
惊讶归惊讶,但陈东道是一个懂得利用形势的人,一看形势稳定下来,迅速叫门人清理现场,让在场修真者回房休息。
与龙如风回到两人住所后,玄女忍不住问道:“你一向不是反对他的吗,怎么突然间又帮陈东道说那番话”
龙如风道:“情势不一样。从刚才魔兽攻击的情形看来,就算修真界不去找魔门麻烦,恐怕魔门也不会放过修真界。”
玄女说道:“你可知道为何魔界费这么大功夫来人界”
龙如风看了她一眼,反问道:“看妳的样子,像是早知道血童打开魔界之门般”
玄女轻笑道:“你不要忘了我的身分,知道这些也是正常。”
“那妳之前为什么不告诉我”
“我只是想让你一心一意对付邪神陈妙,怕说出来你会分心。”
“现在我已经知道了”龙如风道:“妳干脆把所知道的,有关魔界降临人界的事情都说来听听。”
玄女道:“他们是冲着众神力量而来的。”
“又是众神力量”
龙如风皱眉说道。
玄女道:“神的力量,谁不想拥有那可是直接迈入神界的最终力量,不论是人、冥、魔、仙,每一界都想占有它,我看这四界中,只有你才会把到手的众神力量送人。”
“那怎么能说是我愿意的呢”
“你不要骗我了,虽说祝烟霞是火神祝融的后人,可是火之心已经先进入你身体,别人是如何也不可能得到的。那天如果不是你甘愿把火之心送给祝烟霞,它是不可能飞出去与她融为一体的。”
玄女这番话,确实让龙如风无话可说,那天他看到祝烟霞落海,心中确实有这个想法,而火之心也是随着想法出现,迅速从他手中飞出,与落海的祝烟霞融为一体。
得到火之心的祝烟霞像是也知道这点,所以那天离去时,才会出现那怪怪的眼神。
“现在是不是后悔了”
龙如风闻言哈哈一笑,道:“妳可能还不大了解我。在我的人生字典中,从来就没有后悔两个字”
玄女叹道:“你真是个奇怪的人。在仙界记载中,人的天性都是贪婪的,我来到人界所见到的,也跟记载差不多,唯一与记载相反的人就是你,无欲无求,像是一点贪念都没有。”
“谁说我没有,只是妳没有见到我另外一面罢了”
“你不要骗我了。”玄女道:“我的天灵术可以感应到人的七情六欲,你有没有贪念,绝对逃脱不了我的感应。”
“真的吗”
“信不信由你。”玄女接着道:“邪神的事情,我已全部报告帝君,帝君已经下了口喻,这次要是能如愿铲除邪神,可以破例让你直接进入仙界。”
直接进入仙界,那就意味着龙如风不用像别的修真者那样,一步步修炼,经历三劫九难,突破结界,进入仙界成为仙人,而是像坐上直升机那样,一步登天。
这话要是对别的修真者说的话,保证他会兴奋得连自己姓什么都忘了。
但龙如风听到这话,却看不出他有丝毫兴奋之色,只是平静的“喔”了一声,算是回应玄女的话。
先有伏魔出现,后再加上天龙王与辕烟子两人的所作所为,在他心中原本神圣的仙人,如今已经一落千丈,对于成不成仙,他早已无所谓了。
龙如风的反应,确实让玄女感到意外。
她想不通,这件令修真者梦寐以求的事情,为什么龙如风的反印按如此平淡
半晌过后,她问道:“你这样算是答应,还是不答应”
“到时再说吧。”
第二十五集 众神力量 第三章 毁天神咒
四魔门魔池中,双头魔兽那破碎的脑袋,正以不可思议的速度恢复着,随着双头魔兽恢复,魔池中的鲜血逐渐减少。
一声咆哮,浑身沾满通红鲜血的双头魔兽呼的一声,从魔池中飞掠而出。
通红血液四处飞溅,双头魔兽一对头不停摇晃,怒眼四处猎望,口中不断发出咆哮声,彷佛要把天地都吞噬。
“好了,我都知道了,我会帮你报仇。”
双头魔兽随着这个响亮声音,变得乖顺如猫,安静站着。
在双头魔兽对面,是个身披灰铠、发型如火焰形状的青年人。他肩膀上还站着一只形似雄鹰,全身雪白,拥有三只眼睛的鹰魔兽。
青年人目光闪烁望着前方,喃喃说道:“龙如风,我会让你尝尝魔兽的厉害”
这话一说完,他眉心间缓缓裂开,现出一只如同鹰魔兽般的眼睛来。
等候已久的魔尊见青年从魔池殿走出,迅速迎上,恭敬的对青年说道:“血童大人,双头魔兽是否完全恢复了”
这话要是给龙如风听到的话,保证他会大吃一惊,原来这青年不是别人,就是那个他在铃藏所救灵童中,后来成为血童的丹尔。
这一年来,丹尔通过吸收血池源力,早已恢复在魔界时的魔力、记忆,模样也按着他意愿变成龙眉凤目、皓齿朱唇的英俊青年。
没有人知道,恢复后的血童丹尔有多厉害,他也从来不显露出自己身手,如今在四魔门中能见到他的人不多,就连身为四魔门门主的魔尊,想要见他一面都很难。
不知怎么回事,随着血童魔力恢复,他也让人越来越看不懂。
魔尊发觉,每次见到他都有种不同的感觉,一种毛骨悚然之感,特别是丹尔打开了魔界之门,从魔界带回那些魔兽后,这种感觉更加强烈。
丹尔望了魔尊一眼,问道:“那件事你办得怎么样了”
魔尊说道:“弟子这次前来,就是想报告这件事,我那弟子南邪阴王前去寻找宝藏后,至今没有消息,连一起去的护法青月也失去踪影。”
丹尔剑眉一扬,沉声道:“难道是他们找到宝藏想独吞”
“这点请大人放心,他们绝对不敢。”魔尊说道:“我至今感应不到他们存在,恐怕他们已凶多吉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