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627(1 / 2)
奇思妙想,充斥其间,龙凤店虽然特异,却也未算得多神奇呢。”
说话的是那个叫了铁板烧的书生,这人是个急性子,菜上来后,就急忙下箸,结果被烫了一下,这时却是接过了左书生的话头。
“其实京城的变化也很大,只是寻常人轻易体会不到,就说这龙凤店门口的那个热气球吧。这玩意是书院的最新作品,别看像个玩具似的,但这东西是可以载人上天的飞天遁地啊,放在从前,那不是仙家手段是什么可现在,还不是经由人力而做出来了”
他比划了几下,笑道:“所以说啊,在现如今的大明,我等士子要做的就是适应,然后找准方向,再窥得其中奥妙,最后坚定不移的走下去呵呵,见怪不怪,那是最基本的素质了。”
“受教了。”最老成的翁书生一拱手,很客气的说道:“新城翁舒同有礼,敢问兄台高姓”
那人口气不小,横里插话也不怎么礼貌,几个川籍士子都有些不服气,想要争辩,只是翁舒同素有威望,这时他开了口,其他人也只能悻悻作罢。
“不敢当,在下衡州赵远志。”对面也是敛容回礼,赵远志只是管不住自家的嘴,倒也不是狂生,翁舒同性子谦和,互相通名后,寒暄几句,几人很快热络起来。
“想必赵贤弟也是来书院应募的吧”
“正是,小弟已经去商学院报了名,只等着七月的招生考试了。”
“商学院”翁舒同有些吃惊。
当日听到那位汉中才子的说法,他就已经很惊讶了,至今没琢磨明白其中的味道,但好歹那位才子是在书院呆了一年,可能知晓了某些内幕,这才转了方向,可面前这位赵远志来的也不比他们早几天,怎就如此笃定的确认了意向呢
“实不相瞒,日前也有一位旧日同窗愚兄实在不明,这商学院到底有何玄虚,怎地就有这等吸引力”翁舒同尽言前事,然后直言相询道。
“咦,翁兄和诸位竟然不知道么”赵远志大为惊奇,他疑惑道:“具体事项,只要向知事问询,便可知究里了,诸位怎地啊”
他突然一拍大腿,笑问道:“莫非诸位也是心有定见,所以没有深问那就怪不得人了,呵呵。”他笑容中倒是不带恶意,只见验证了某些说法之后的兴奋。
几名川籍书生面面相觑,仔细想想,还真是这么回事。招生简章上写的清楚明白,商学院这个名字也是直白,他们自觉一目了然,并没有详加询问,这才有了一肚子疑问,又怪责书院知事不肯尽言。
可结果这么一看唉,还是傲慢和偏见惹的祸呢。
第800章 社会大分工
第800章
社会大分工
七夕到了,这是华夏传统的情人节,祝亲们节日快乐,情场商场全都得意
“一般来说,如不深入了解,对商学院的认知就会出现偏差,其实,在商学院研究的是经济学,而不是单纯的经商之道,是一门不下于行政、律法,复杂处甚至犹有过之的学问
“愿闻其详。”
“具体么”赵远志端起奶茶喝了一口,沉吟片刻,方才说道:“小弟也是听人转述的,还远谈不上得窥门径,也只能拣些粗浅的概念说给各位兄台了。”微微一顿,他突然问道:“诸位兄台可知,商品的价值从何而来,又应该如何界定吗”
“这有何难,不就是唔”这问题看似简单,有人脱口便欲作答,可话在嘴里打了个转,却变成了几声吱唔。
翁舒同这个老成之人自不会那么莽撞,他凝神想了片刻,这才有些迟疑的作答道:“所谓物尽其用,商品的价值应该是由其用途而来,至于价值的界定方式物以稀为贵,市面上越紧俏的东西,就越贵,是不是这样的道理呢”
“虽不全中,亦不远矣。”赵远志抚掌笑道:“川中才子固然不凡,翁兄这触类旁通的本是,实是让人敬服。”
“不敢当,还请赵贤弟明示。”对那些恭维之词,翁舒同不怎么放在心上,他比较在意的是对方的前一句话。
“翁兄,恕小弟冒犯了。”赵远志拱拱手,告了声罪,“认真来讲,翁兄这两个解释是互相矛盾的。商品的价值自然是由其功用而来,但若仅次而已,那么其价格又怎么会因为供求关系发生变化呢再怎么稀少,其功用应该没有变化才对啊”
“这”翁舒同脑中一片混乱,对方肯定了他的观点的正确性,然后又直指其中相互矛盾之处,无论是想要辩解,还是梳理其中关系,都需要相应的理论依据才行。
可即便在西方,近代经济学也是在十七世纪才露出了萌芽的,儒家盛行的华夏,对这方面有研究的人少之又少,唯一跟这方面沾边的,恐怕只有北魏时期的齐民要术,或在再往前,追溯到春秋战国时代了。
至少那个时代有齐相管仲和陶朱公范蠡这样的牛人,他们在经济学方面的研究,远超奉行儒家的后世,同期西方根本没法与之相提并论。
“因为商品的价值和价格是不一样的,价值由其功用而定,价格则由供需关系来决定,前者只会因为商品功用的适用性而发生变化,后者虽依托于价值,却不完全与价值保持一致。”赵远志并不是谦虚,这些概念对他来说也有些晦涩,这时解释起来也相当费神。
“比如米价,米是用来吃的,能让人吃饱就是其价值所在。大家都知道,京畿的粮食对漕运的依赖性相当之大,漕运一旦有些波折,京城的米价立刻会应声而动,大商家囤集居奇,导致米价飞涨”
前面的纯理论说得众人瞠目结舌,赵远志干脆举了个实例出来,“但实际上,米还是那样的米,价格再贵,也得吃同样的分量才能饱,所以说,米的价格跟价值是不一样的,各位以为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