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578(2 / 2)
也不知是出于何种考虑,强势的大内家在谈判桌上并没有强硬到底,而是做出了不少让步,细川是战败方,也是见好就收。于是,在永正五年的冬天,就在新年前夕,双方达成了默契,将足利义稙捧上了将军的宝座,两家作为辅佐,算是个皆大欢喜的局面。
胜仁是最高兴的一个,当了天皇以后,连年夜饭都没吃过一顿好的,现在终于有了金主。除了大内家,越前大名朝仓氏也献了五百贯金,穷了这么久,终于有钱了
听到这些好消息的时候,胜仁的眼睛都有些湿润了,典礼什么的姑且不提,这年夜饭的规格总该升一级了吧至少得有顿白米饭吃啊。
除夕这天,他早早的就起了床,端坐在殿内,等着新任将军,以及幕府官员们的朝拜,可他等来的,却不是丰盛的早餐,而是一个天大的坏消息。
“这倭朝总督府到底是个什么东西怎么敢以这种口吻对至高无上的天皇陛下说话就算是明国的皇帝,跟天皇陛下也只能平起平坐罢了,区区一个衙署,他凭什么告诉他们,让他们滚回明国去。”
嘶声咆哮的是代管领细川澄元,这人姓细川,可长得一点都不细,两腮的肥肉都耷拉到了下巴上,好像一直大狗。
“澄元,现在可是在御前,又有将军大人和大内殿下在此,你这样乱叫乱嚷,未免太失礼了吧何况,那倭朝总督府的底细到底如何尚且不知道,贸然拒绝,万一惹起跟明国的纷争,你又承担得起责任吗”
细川家之所以节节败退,跟他们内部的动乱也不无关系,家督细川政元在去年遇刺身亡,内部分裂成了澄元派和澄之派。在大内家这个外敌的压力下,两边尚可勉强联手对敌,如今形势已经安定,两边也是再次针锋相对起来。
两人的名字只差一个字,可彼此间却完全没有血缘关系,因为他们都是细川政元收下的养子,因此对峙起来就更加没有心理压力了。
“哼,有纷争又能如何明国再强,难道还能强得过当年的大元么,要知道,蒙古大汗当年可是横扫中原西域的,只有在日本吃了大亏明国畏之如虎,如临大敌的日本武士,其实也不过是些战败的浪人罢了,就凭那些懦弱的明人,也敢来凌迫天皇陛下”
细川澄元非常不屑的说着,他倒不是要抬杠,而是从本心里就是这么认为的。唐、宋都很伟大,可那毕竟是过去了,经过了蒙元的入侵之后,中原的道统,说不定还是日本保存的更多一点,日本刀不就是最好的明证吗
“大内殿下,你与明国有过往来,对今天之事,有何看法”
穷归穷,架子还是要摆的,胜仁和大臣之间是隔着帘子的,能看到人影,却看不清面容的那种。按照倭国的说法,天皇是天神后裔,所以跟凡人间要有个天人之隔,也就是这帘子了。
他没心思听两个细川吵架,要知道,本来满心要得了奉献后吃顿好的,他正饥肠辘辘着呢,哪有工夫听这些啊赶紧把问题解决了才是正道,在场的公卿虽多,可能压服两个细川的,也只有大内义兴了。
“此事”上洛以来,大内义兴一直很强势,其实力也毋庸置疑,可此时却满面迟疑之色,说话也是吞吞吐吐的。他这副样子让众人都很奇怪,连两个正吵得火热的细川都停了下来,都是一脸狐疑的望着这个老对头。
“还是仔细商议一下吧。”大内义兴也感觉到旁人目光中,正在向轻视转变的怀疑了,可他也憋屈啊。那个总督府他是知道的,而且印象相当深刻,在他上洛前,那衙门还不存在,可现在,却已经成了他挥之不去的噩梦。
火烧下关港,全歼大内家水军的明国舰队,就是那个总督府辖下的;站在毛利家背后,提供兵甲及援兵,让他们霸占了安芸,抢走了石见银山的,也是那个总督府;他之所以突然变得好说话了,与细川和解,同样是因为那个总督府。
现在与其说他是上洛成功,还不如说是滞留京城了呢,回家的路已经被毛利家遮断了,水军全灭,水路也走不得,他也是无可奈何啊。
“大内殿下,你这是什么意思莫非你怕了吗你忘记武士的尊严了吗”
“有什么可商议的明国可是要让天皇陛下渡海去请罪这是对整个日本的侮辱,哪怕是细川家全体战死,也不可能看着这种事发生”
这一年多里,畿内一直在乱战之中,倭国的消息流通本来也不怎么灵通,细川澄元等人并不知道总督府的影响力和可怕,听到大内义兴的示弱之言,立刻蹦起老高,面红耳赤的叫喊起来。
“”大内义兴板着脸跪坐在那里,一言不发。他不好明示自己赞同总督府的意见,那会动摇他的威望,但他是真的怕了明国,决定说什么也不趟这摊浑水。
在龙造寺以及毛利的压力下,大内家的老巢已经岌岌可危了。之所以还没沦陷,只是因为明国人削弱了支援的力度,疑似蒙古人的骑兵退回去修整了,那个用兵如神的毛利小五郎也回明国了,这才得以保全。
若是自己在畿内这边给明国人添乱,也许他们不会即刻进攻畿内,但想对付自己却很容易,畿内没站稳脚,再没了老家,那就彻底玩完了。
“陛下,诸位殿下,小人有要事禀报”正乱哄哄的时候,门外突然有人说话。胜仁微微颔首示意,门口的两个近侍应声拉开了房门。
外面那人跪伏于地,身子微微颤抖,不像是受宠若惊,倒像是受惊过度的样子。
“陛下,明国的船队已经到了界港,说是说是陛下如果不肯认罪,那他们就要采取单方面行动,以做惩戒了。”
第732章 强推天皇
第732章强推天皇
难得几个诸侯都没反应,足利义稙也是终于找到了表现新任将军气概的机会,他跪坐而起,厉声斥骂道:“惩戒混蛋,他们想要干什么”
如果明国真的以大军讨伐,对他来说倒也未必是件坏事。若是明国以少量兵马直突畿内,那他可以很轻松得其击退,进而名望大涨;来的要是大队人马,那就只能经由朝鲜,走蒙古人的老路,那样一来,他这个将军就可以号召天下诸侯了。
当年击退蒙古人时,也是这样全国动员的,现在各地的大名虽然纷争不休,可遇到这种动摇天下的大事,那就由不得他们迟疑不进了,明国的老话说得好,覆巢之下,安有完卵。
“嗨,将军大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