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577(1 / 2)
子,忧心忡忡的说道:“先是封了城,然后变成盯梢,现在又开始造势,莫非皇上真的打算彻底千年儒家,就这么毁了吗”
“西涯兄,事已至此,也没什么好怀疑的了,眼下,就只有他们到底打算做到哪一步的问题了”杨廷和面无表情的说着,然后冷冷的回头看了一眼。
封城只持续了两天,随后,锦衣卫就改变了方针,极有针对性的对城中的大臣们开始了盯梢。因为做的很明目张胆,所以与其说是盯梢,不如说是监视更好,现在在二人不远的地方,就有几个番子聚在一起,正望过来,对杨廷和的视线毫不回避,仿佛不知道对方是个大学士一样。
“不放大捷的消息出来,反而先为清算造势,这手段”大捷的消息之所以没放出来,不是正德谦虚,只是谢宏怕民间的怨愤被喜悦冲淡了,所以才如此,这策略不是很复杂,李东阳一眼就看出来了,可看出来并不等于有解决的办法,因为这是阳谋。
当日锦衣卫一封城,城内的士党便多次相聚,商议对策,肉在砧上,对策当然是没有的,不过杨、李二人的关系却是缓和了不少,这才有了今天的微服出行之举。
二人都很清楚,那爆料的人八成是托儿,福寿楼这里的现象同样也不是孤立的,从中更是可以推测得出,为时不远的清算将有多么狠厉。这还没正式开始呢,士人们的名声就已经遭受重创了,等开始之后,等待众人的,恐怕也只有身败名裂了。
可猜到了也没用,阳谋最厉害的地方就在这里,作为目标,没有实力抗争,也只能是眼睁睁的看着对方压过来。
“唉”两位权倾一时的老者同时长叹了一声,白雪皑皑的背景下,两道身影都有些佝偻,极显萧索之意。纟
第729章 回京之前
“应州既大捷,圣驾却迟迟不归,反倒在京城搞风搞雨,莫非皇上”周经一直觉得自己很无辜,每次他都试图置身事外,只是做些牵线搭桥的活儿,可偏偏每次都被卷入了核心,正德朝最大的这项阴谋也不例外。
如今清算在即,他也是最不甘心,侥幸心理最强的一个,总是觉得正德迟迟不归,而且不放消息是另有深意。国家大事还是得靠士人才好,那些书院出身的人做小吏还凑合,真的谈到政略方针,终究是比不上正途出身的士子的,书院那两个主事的副校长就是明证。
所以,他觉得正德现在是在敲打他们,通过悬而不落的清算,给他们带来心理上的煎熬,让他们印象深刻,最后效法魏武帝曹操,焚书信,给大伙儿来个既往不咎,这才是成熟的政治手段。
“伯常此言差异,皇上的性子虽怪,却称不上枭雄,哪里会有这许多算计那谢宏智略虽深,也很少遵循正道,何况,他欲以书院学子取代儒家士子的心思已然分明了,又哪里会搞得这么复杂”王鏊有些不耐烦的反驳道。
“以下官之见,近卫军徘徊大同不归,其意恐怕是在西边啊。”阎仲宇附和道。
“连这都算到了”周经倒抽了一口冷气,“除了去年请饷那次之外,杨应宁明明从来都没有明确表示过政见,连我等都无法确定他意向如何,皇上怎地就”
“那谢宏最厉害之处并不在于他智谋有多高,而是他的谨慎。
王鏊语带自嘲,恨恨道:“只要有一丝危险的苗头,甚至苗头还没露出,他就会打起十足的精神应对,我等多番谋算落空,皆因于此。眼下,杨应宁若是顺应时势就罢了若是不然,恐怕近卫军当即就会西向而行,尤其是区区一个三边总制能够抵挡的”
“”众皆默然,杨一清这个三边总制未尝不是士党的手段之一,只不过延绥、宁夏、甘肃三地都很贫瘠,粮饷全靠中原输送,所以,这三边只能当做后手,用以呼应,却不能当做主力。
如今正德在大同巍然不动别说杨一清本来就在看风色,就算不是,他又岂敢妄动天子之名,再加上应州大捷的威势,而且还有辽、蓟、宣三镇新政的传闻,若是近卫军西进,三边兵马只会是望风而降,杨一清什么也做不了他也不敢做。
“江南事,难道就没人担心吗”只是十日不到,王琼便像是老了十几岁似的原本花白的须发,如今已是雪白,“难道他们以为就凭一个无兵无将的王守仁,就能压制住宁王的十万大军吗”
逃亡失败给了老头很沉重的打击,这些日子他也是反复在琢磨破局之法。
最理想的情况就是正德急急率军回返,在京城大开杀戒,激起天下愤怨。同时,宁王在江南势如破竹,直取南京,逼得正德不得不亲自南征。而后以杨一清这样的封疆大吏为首天下士人纷纷响应,让正德首尾难顾,进而奠定胜局。
可正德窝在大同不动,这谋划就彻底落空了,北方数省,皆有缇骑压制纵是有义士不顾生死,终究也难成气候,只有西陲边镇尚有可为。结果大胜之后,正德却丝毫没有飘飘然,反而冷静的驻军大同,以压制西陲为优先考虑,让他的谋算再次落了空。
和江南世家一样,京中大臣的力量不在自身,而是在于他们遍布天下的潜势力。这股势力之大,足以动摇天下,可很少有人能将其应用自如,因为没人有这样的统率能力,想要发动,契机就很重要。
元年之时,由于雷火之夜后的清算,士人们都感觉到了危机临头,所以,全天下都掀起了倒谢的浪潮。现在就难了,有应州大战的威慑力在,若是没有契机,大多数人只会观望而已。
王琼其实是有些庆幸的,京畿周边大雪封路,给南北消息的往来造成了不小的阻碍,因此,应州大捷的消息还没有传到江南,并不会影响宁王的进展,还能有些盼头。
只要宁王成了气候,自己这些人就算死,也能死的有些价值,会成为挑起天下反乱的契机,日后也会有人给正名。
所以,和历史上那个一直自诩提前识破宁王阴谋,而且慧眼识英才,派了王守仁去江西,有平叛大功在身的兵部尚书不同,如今的王琼,正急切的盼望着,王守仁有个三长两短,或者马失前蹄什么的。
历史上他打的算盘很完美,宁王胜了,他顶多就是识人不明若是宁王被平了,他也可以借着王守仁,占一份功劳过来,正是个两面下注的政客之谋。现在,他就只能孤注一掷了。
门帘一卷,一股寒风裹着一个人影,直冲进来,吹去了刚刚聚起来不久的温暖气息,让在场的
第730章 各有所长
第730章各有所长
江南也是个围城,正德眼巴巴的想往那里跑,可江南人的心思却早就不在这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