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425(1 / 2)
监视这些人的行踪,却不能控制他们的行动,也就是说他们就像是一群被憋在笼子里的猛兽,在笼子里可以不受拘束的肆意妄为,以作失去自由的发泄,对地方上的祸害可想而知。
同时,他们也拥有和士人一样的特权,那就是名下的产业可以不交税,所以,兼并土地也不光是士人在做,这些朱家子孙也同样在挖大明朝的墙角。
挖墙角还不算,国库每年还要拨付相当的俸银给那些宗室们,给本来就不富裕的明廷又增加了一笔负担。
所以,王守仁很清楚,藩王宗室这项痼疾造成的危害,并不比腐化的士人阶层小多少,想解决的话,也是一样的棘手。
“这事儿其实也是一举两得的”唐伯虎意泰神闲的模样,跟他说的沉重话题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也让王守仁更加惊异了。
“学院用学院解决宗室问题”这两件事似乎不搭边啊王守仁有些迷惑。
“不错,皇上认可了谢兄弟的提议,不日就将下诏,许可天下藩王进京,并且入皇家学院观摩,若有意向者,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留在书院当教习或者学员”
“他们会乐于留在京城,安于在书院做学问”唐伯虎的回答解决了王守仁的部分疑问,可却又带来了新的疑团。
“应该可以吧”唐伯虎想了想,有些不确定说道:“谢兄弟离京之前,就有这个打算,还举了几个例子出来今年钱提督令锦衣卫去调查过,发现细节虽有出入,可大体上却差不多。”
“哦愿闻其详。”王守仁眉毛一动,急急追问道。
“谢兄弟说,郑王朱厚烷酷爱音律,怀庆锦衣卫的回报证实了这一点,说郑王爱音律,已经达到了废寝忘食的地步,早晚若不能抚弄一番乐器便不能安寝,与谢兄弟所说并无二致。”
“郑王谢贤弟连河南的事情都知道”王守仁当然惊异了,这种事别说他,就算是宗人府的官员也未必知道啊,结果谢宏一个从来没去过河南没跟藩王打过交道的人居然一口道出了,这还不吓人
“是啊,小弟接到回报的时候,也是心中震骇呢,谢兄弟的神异处,实在是道之不尽啊。”唐伯虎心有戚戚的附和道。
因为亲身经历了,所以他比王守仁的感受更深刻,当时谢宏就是那么随便一想然后随口一提结果就真的是这样,这简直就是传说中的掐指一算啊
其实谢宏并不知道郑王到底是谁他只知道,发明十二均律的那个朱载,好像是什么政恭王之后,可他打听过之后,发现明朝根本就没有什么政恭王,于是只好随口说了个郑王,结果还真的蒙上了。
实际上,前世的历史上,朱载的老爹就是郑王,他得罪了嘉靖,因此被圈禁,之后得了个政恭王的名头,所以才有这个误会。
这年头讲究一个家学渊源,谢宏也琢磨着,朱载既然是宗室,平时也不能乱跑,音乐才能八成也是出自于家里的熏陶,于是就有了这么个猜想,结果还让他给蒙对了,引起了两大才子的惊异。
“还有兴献王,谢兄弟说,兴献王喜欢炼丹拜神,结果安陆州的锦衣卫回报”
“音律还好说,珍宝斋中有不少新乐器,又有了音乐学院,郑王若是酷爱音律,想必会乐不思蜀,可这神仙之道”想不明白干脆就不再去想,再匪夷所思,还能有辽东祭天那一幕神奇王守仁干脆考虑起了实际上的问题。
“炼丹学其实属于化学的一部分,说不定接触到了化学之后,兴献王就会发现自己的天赋呢”唐伯虎复述着谢宏的话:“就算不是也不要紧,谢兄弟说了,京城的护国寺占地不小,正好拿来改造,把那些拜佛拜神的家伙都赶过去,成立一个神学院。
“唔”这也算是思虑万全了,王守仁没话说了,他对神佛没什么感情,倒也不排斥这个提议。
“其他诸王,除了少数纨绔,大多都有些爱好,跟各个学院也颇有契合之处,就算那些纨绔的家中,也多半有些兄弟颇具才能,所以”唐伯虎呵呵一笑:“正巧各个学院都是初建,师资力量都很匮乏,这不正是一举两得吗”
“的确如此。”王守仁点了点头,没有谁喜欢做囚徒的,能有进京的机会,这些藩王中大部分都会欣然前来,若是有不肯来的,那不用问,八成是心里有鬼,这才不肯奉召。
只要能锁定目标,那只须令当地的锦衣卫严加盯防就是了,想来也不至酿成多大祸患。当然,这法子到底能不能让人甘心留下,还得看学院本身,不过,以谢贤弟的本身,这事儿应该也不难吧
正文 第535章 真是来对了
第535章 真是来对了
王守仁忽而摇头笑道:“蒙皇上赐我阳明之号,可依我看来,这阳明二字赠给谢贤弟才是正好,而且还与我赠他的字相合,说不定日后也是一段佳话呢。”
“哦谢兄弟有字号了伯安兄赠的字,想必他很高兴吧”王守仁这话半是夸奖,半是调侃,唐伯虎听了也是一笑。
谢宏从来不自居读书人,因此一直也没有字。而他身边的人大多都对他很恭敬,即便有人想到此节,却也不敢贸然相赠,唯一有资格的曾鉴不知为何,却又一直不提,所以这事儿就一直耽搁了下来。
如今甚得谢宏看重的王守仁以字相赠,正好是两全其美的好事。
“应该是吧”想到临别赠字时,谢宏脸上古怪的表情,王守仁并不太确定。
“此间事已了,伯安兄,正好借着今日良辰替你接风洗尘,来来来,你之前肯定不知道,京城的第一好去处,其实也是皇庄的产业,今天正好带你见识一番呃,对了,张尚质也是个中好手,正好邀他同往,过几天皇上要在军事学院接见琉球使者,我等正好参详一番。”
唐伯虎的态度热情洋溢,理由也很正当,可王守仁却有了种不祥的预感,张彩和唐寅的共同爱好,嗯,听起来好像有些耳熟啊
就在王守仁在旅顺登船返京的时候,辽阳城外也有一支奇怪的队伍经过。之所以说这支队伍奇怪,是因为队伍中的成员有些怪异,外围的骑兵是辽镇边军的装束,中间骑马的那些却在身上裹着毛皮。
这会儿虽然已经入了秋,可天气还是挺热的,一般人肯定不会做这种打扮,那么这些人的身份也就呼之欲出了,显然是鞑子。
在边镇见到鞑子,当然不是什么怪事,辽东军民也不会大惊小怪,纷纷猜测着,是不是广宁那边又打起来了,这些鞑子是被抓到的俘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