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玄幻 >明朝第一弄臣 > 分节阅读 388

分节阅读 388(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和京城有多大名声神仙哼,多少人都在传说,说人家侯爷是神人转世,偏偏你就不信,就连尚书阁老都在他面前吃了亏,你阮四又算是个什么东西”

“你”阮四本就是混人,闻言大怒,抡起拳头就要往前闯。

“好了,你给我去一边呆着。”谢宏的名声,石老大也隐约听到过些,乍闻事情跟瘟神有关,他心下也是信了几分,继而更是有些紧张起来,哪里有空看阮四在这里闹腾。

赶走阮楞子,对话又回到了正题上面,石老大问道:“海狗子兄弟,你不用跟那个混人计较,你给我详细说说,那瘟神到底是怎么个打算,难不成他还要往琉球,甚至南洋这边来”

海狗子叹道:“琉球也就是这一两年的事儿,至于南洋,也许还得两三年,不过也不好说,你想想啊,从他去辽东,到出现在倭国,一共也就不到一年的时间,等他在倭国站稳了脚,来琉球又有啥难的”

“照你这么一说,这事儿还真是”石老大心里也是半信半疑的,造船出海哪有那么容易,在一个啥也没有的地方,半年左右的时间就搞出了这等声势,岂不是比当家的们还厉害百倍

不过,要是不信吧,海狗子这个活生生的例子又在眼前,谁敢说对方划着艘破船来琉球,就是为了散布谣言,那不是更扯淡么

见他面色存疑,海狗子也不辩解,只是冷笑道:“石老大,你要是不挪窝,用不了几天你就知道了,被侯爷夺了船货的,又不止我一个,这不过我见风色快,赶在了头里罢了。哼哼,三百多艘船,近百家海商,过些日子,你就能见个遍了。”

“那琉球这边还真是呆不得了”

“你们许家人船不少,也许能比划两下也未可知,不过我这小门小户的,就没办法喽。”

“海狗子兄弟,今天得你提醒,足见盛情,天长日久,咱们相互照应的日子还长着呢,哥哥我这就吩咐下去,让人送你们过海。”思量了一番,石老大也是下了决心,他一抱拳道:“事关重大,我要派人给大当家的送信,先失陪了。”

“无妨,石大哥只管去。”海狗子目的达到,自是心满意足,言语间也客气了很多。

转到后舱,阮四迎了上来,他眼中凶光闪烁,杀气腾腾的问道:“老大,要不要趁机做了他们”

“做个屁”石老大心情正糟糕,闻言更是气不打一处来,“你的脑子装的都是豆腐吗基业都快保不住了,还打打杀杀呢,给我滚远点。”

“谁知道他是不是骗人的”

“骗人除非他海狗子不打算在海上混了,否则骗咱们许家有什么好处再说了,要知道他是不是骗人也简单,只要在这里盯几天就是了,海里的鱼好找,可这种破船却不常见,也就是朝鲜那穷乡僻壤能挖出来。”

许家船队又在与那国岛驻留了几天,一直风平浪静,正当石老大开始疑神疑鬼,以为上了海狗子的当时,海上终于有了动静,而且动静还很大。

“老大,东面有船来了”

“真来了也是上次那种船”石老大豁然起身,急忙问道。

“嗯,大多数是那种船,破破烂烂的足有好几十艘,不过也有福船,有十几艘,挂的是山海商行的旗号。”阮四被船队的规模吓了一跳,跑来报信的时候也是气喘吁吁的。

“山海商行,看来那事果然是真的。”石老大沉吟道。

海狗子眼色好,观察力也敏锐,当日王海率先脱逃,他也是看在了眼里,并且说了给石老大听。山海商行的船既然都保留了下来,后发先至,在路上汇合了其他海商也在情理之中。

“老大,咱们怎么办”

“还能怎么办,马上启航去火屿,汇合了那里的兄弟之后,咱们回澎湖,倭国的事儿必须尽快通知当家的,也好有个应对。”

山海商行背后是当朝阁老,许家当然是得罪不起的,何况对方又摆出了一副领袖的架势,汇合了这么多海商,就算许家船队的主力在此,也一样不敢轻举妄动。对石老大来说,当务之急是去报信,以免自家人撞到那个瘟神的枪口上。

“是。”

“那是许家的船吧”海上视线广,若没有特殊手段,船只遭遇的时候,往往都是同时发现对方。

“看旗号应该是。”二子眼神不错,也看到了对方的旗号。

“看样子,他们也得到消息了,海狗子那厮还真是命大呢。”看着许家的船队匆匆离开,王海微微冷笑,许家那群海盗可不是无胆之辈,不会看到自己就怕了,一照面就走的原因也只有是去报信了。

“要不要把他们拦下来”二子把立场摆的很正。

“哼,用不着。”王海冷哼道:“让他们挣扎去吧,那都是徒劳的,侯爷的手段神鬼莫测,又岂是他们这些海盗能够揣度的等我把风声放出去,他们要是识相,就乖乖的按照侯爷的规矩办,要是不识相,嘿嘿,也不过是群蝼蚁罢了。”

得到了马昂面授的机宜后,王海对谢宏的手段已经佩服得五体投地了。那些追杀海商,保守消息之类的手段,真是弱爆了。

堂堂正正的压过来,然后还留个对方一个选择,这才是大气魄的手段呢,任他们跳脱挣扎,总是逃不过侯爷的手心。

“传令下去,船队在与那国岛停留一天,然后一口气回到宁波港去。”

“喔”

余姚县位于宁波港西北,东汉建安五年始筑县城,为浙东古县城之一,其后日间兴旺,在唐宋年间已是越州巨镇,也有东南最名邑之称,曾数度升格为州,由此可见此地的繁华。

到了明朝,虽然经历了洪武年间的废州复县,可这里依然日趋鼎盛,余姚三阁老,正是对这个人杰地灵的地方,最恰当的诠释。

当然,三阁老之说是后世给予的评价,在正德年间,余姚的三阁老才初见雏形,不过谢迁正是三人中,最著名的一个。

出了一位阁老,不但谢家,余姚本地人也多是有荣与焉,出入则称咱们余姚的阁老。

不过,自去年冬天以来,谢家人就乐不起来了,因为谢大学士又创了一项纪录,那就是和刘健并列,成为了第一个被罢黜的阁老。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