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玄幻 >明朝第一弄臣 > 分节阅读 370

分节阅读 370(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议,跟侯爷捣了几次乱,可每次都是碰了一鼻子灰,老爷心里也是郁闷。要说咱们生意人,讲究的就是个和气生财,这硬抗的手段,都是不得已才用用的。”

他一摊手,“结果现在呢,几大世家把朝堂上那套拿到生意场上来了,抵制珍宝斋也好,对辽东的限运也好,又有谁从中得利了京城粮价倒是涨了,可人家谢家、屠家那些大家都是提前备了大量的货,自然有钱赚,可其他人呢”

“唉,谁不说呢我家老爷这一年来也是一直叫苦呢。”

“可不,真是作孽啊。”

“刘家的岁入足足少了五成,五成呐”

他这话正是说到了众人的心坎上,这一次附和的声音更大了,引起了不少好奇的目光,于是,那些原本在远处的人也都围了过来。

“眼下的形势就更明显了,侯爷派人来长崎这么一截,没他点头,谁还能做得成海贸那些大世家不论,你们说,其余各家会作什么选择”见听众更多了,郑龙也是比手划脚说的更来劲了。

众人默然,可心里却都有了确定的想法,一边是所谓士人的尊严,付出的代价是真金白银的损失;一边是服个软,日后一切如故,甚至更上层楼。

即便真能打倒冠军侯,得利、拿大头的也是那些家里有人在中枢的,其余人也只能小小的分润;反之的话,却要一起承受灭顶之灾,要不是手段够狠,冠军侯也不会得个瘟神的名号了。

老爷们会怎么选择,其实一点都不难猜。

如果家里那边都服了软,自己却在这边硬挺着,那不是傻么谁还会给自己颁个奖,赏个功名出身不成

“郑兄弟说的对,投靠侯爷才是明路,郑兄弟,你见识广,主意多,你给大伙儿拿个主意,要主动投靠,应该是怎么个章程过得眼前的难关,日后大伙儿都会记得你今日的好处。”

“对,咱们都听你的。”

郑龙扫视众人一眼,问道:“大伙儿都拿定主意了,没有二心要知道,如果现在从陆路往南九州走,说不定还能搭上船回江南呢。”

“金光大道就在眼前,还回个屁的江南当初珍宝斋初设的时候,要不是李阁老阻了一下,咱们孙家本来能抢个先机的,结果却让一帮破落户抢在了前面,血淋淋的教训啊如今天下人又有哪个不知道投靠冠军侯,投靠的越早,得利越多,傻子才回江南呢。”

“就是,就是,再说了,倭国这边乱着呢,别看九州岛不大,从肥前国走到萨摩国,路上要过的关卡真心不少,能不能活着走到地方都是个事儿,还谈什么回江南”

“对,都听郑兄弟的,谁敢有二心,哼,老子手中的刀子可不是吃素的”

郑龙的说辞在先,再加上另一些人的鼓噪,海商们心头最后一点疑虑也打消了,最后都是齐声吆喝起来,纷纷表示要弃暗投明。

“兄弟们既然这么说了,我郑某人自然也不能藏着掖着,大伙儿都安静点,我给各位说说。”郑龙一抱拳,做了个四方揖,倒是有了几分江湖卖艺的架势。

“都别吵,听郑兄弟说话。”众人都是心切,一听这话,顿时安静了下来。

“说起来也简单,咱们滞留在倭国是因为诚意二字,祸福相依,要飞黄腾达,还是要着落在这诚意上面。”

“咱们都有诚意。”有人拍着胸脯大声叫道。

郑龙伸出一根手指摇了摇,口中啧啧有声道:“啧啧,有没有诚意,光是靠嘴上说可不行,关键还是得做点事情出来。”

“要怎么做”

“侯爷如今这架势,显然是要在倭国,乃至东海大干一场的,不过,侯爷再怎么厉害,终究也不是神仙,对倭国的情况,他多半也是一知半解。而咱们呢咱们对倭国可熟啊,现在手上虽然没有大船,可远了不敢说,从长崎去界町,应该没啥难度吧”

“郑兄弟的意思是”

“对,投名状,投靠之前,总得递个投名状上去,这才是正理,这投名状,就是倭国的关系和情报了。”郑龙哈哈一笑,将最终的目的公示出来。

“原来如此,这个容易,界町我常去,你们都不要跟我抢。”

“萨摩那边我熟,岛津家的家督胜久跟我是拜把子兄弟”

“那我去下关港好了”

这些人都是老海商,跑了几十年,倭国的重要港口都是门清,一时间纷纷嚷嚷,把倭国西面的大小港口都数了遍。

郑龙意气风发的一挥手:“那就如此好了,郑某跟松浦党还算有些交情,找他通融一下,弄些相对大些的船只和货物想必不难,只要咱们齐心合力,明年就是飞黄腾达的时候了。”

“好,就这么说定了。”众人轰然响应,气氛热烈之极。

正文 第466章 大撒谍报网

第466章 大撒谍报网

半日后,福江岛。

“总督大人,小人已经把消息放出去了,其他人也都认可了。”郑龙一脸谄媚的笑容,和在长崎港时,指挥方遒的模样简直判若两人。

“嗯,这差事你办的不错,将来贸易部成立的时候,本官会留给你一个好位置的,以后你就继续为皇上效力吧。”马昂不胡扯的时候,也是官威十足,至少在郑龙眼中是这样的。

“多谢大人,多谢大人,小人一定尽心尽力,回报大人的信任。”听了这话,郑龙也是大喜过望,对他这个小人物来说,为皇上效力,算得上是三生修来的福气了。

“很好,你可以走了。”马昂摆摆手,示意对方离开。

“是,大人,小人告辞。”郑龙起身后,也不转身,就那么躬着腰往后了几步,态度比在江南面对郑家老爷的时候还要恭敬。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