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318(1 / 2)
“谢大人口口声声的说要富国强民,可行事却如此偏颇,又如何当得起这知行合一四字”
我擦,王老兄,你可是圣人来着,怎么能这么记仇呢
谢宏脸一黑,非常郁闷,很明显,他以彼之道还施彼身的策略失败了,不但没能说服对方,反倒激起了对方的不平之气,否则以王守仁的气度,又怎么会用这种语气说话呢哥这才是搬起了石头砸了自己的脚呢
怎么办谢宏心中千念百转,急谋对策。
不过,这办法可不好想,因为说服一个人和呛住一个人,完全是两种概念。
当日在京城时,谢宏可以在金銮殿上舌战群儒,而朝上朝下每每有口舌之争时,也能占得上风,甚至连正德得了他的传授之后,也从被外朝压得一面倒,变成了有攻有守,谢宏的口才不可谓不强。
不过,他用的多半都是诡辩之道,不求让人心服,只想着让对手哑口无言,反驳不能,反正他背后有皇帝,只要抓住对手的一点破绽,猛攻到底,就能取得最终的胜利,也算是以士大夫们的矛,攻他们的盾了。
可对王守仁却没办法这么做,先不说用了诡辩之后谁胜谁负,谢宏可是来笼络人才的,不是来吵架的,用他那种办法,吵赢了也只能减少好感度,离真正的目标只会越来越远,谢宏不傻,当然不会这么做。
但是,比起这种摆明车马的论道,他又怎么可能是王守仁的对手即便现在还没成圣,这位至少也是个准圣人了,学识和头脑又岂是普通人能比的
他现在虽还没总结出来名震后世的心学,可言辞间却都是务实之语,全没有普通儒生引经据典的虚言,谢宏压根就找不到破绽,何况王守仁的辩术跟谢宏也差不多,都是抓住对手的破绽猛攻,让谢宏很是难以招架。
要知道,谢宏本来也不是研究哲学和律法的,穿越前他就是个半宅男,口才都是在网络论坛上练出来的,如果王守仁是准圣人,他顶多也就是散仙一流,怎么可能是对手
不过谢宏也不是普通人,最终他还是想到了对策,他猛然抬起头,目视王守仁,躬身深深一礼,道:“晚生不才,敢请王先生有以教我”
正文 第402章 找军师也要学刘备
第402章 找军师也要学刘备
谢宏脑筋转的很快,王守仁是什么人
圣人
这样的人请他过来,难不成就是为了骂他一顿别逗了,就算对着大海发呆,也比骂自己有趣吧前面那个叫悟道
天下士人八成都会想着骂自己一顿,若自己还不能还口,认输服软,那就更趁心思了。可若王守仁会这么无聊吗他要只有这点心胸,那谢宏反倒没什么招揽他的欲望了,没有气度,就算有些才能又能如何
所以,谢宏断定对方是有用意的,而且他说的话也没错,除了在宣府的时候,自己确实也没有照顾到百姓的利益。
当然,这其中有很多的原因,到了京城之后,自己马上就被卷入了朝争的漩涡,为了自保,也为了保护正德,也只能奋力相搏,又哪有空去想百姓如何
珍宝斋是要赚钱的,当然要走奢侈品路线,高端市场来钱最快,这是经过了后世市场营销学验证的真理。低端市场也不是不赚钱,可价格若是低了,就得讲究出货量,单凭珍宝斋那几个匠人怎么够
何况,谢宏的军器司人工成本又比外面高,核心竞争力是冶炼和构造,也不怎么适合用在低端市场,没有珍宝斋的财源,他又拿什么跟外朝对抗
其他几个机构也都差不多,具体的功用都是有针对性的,可以说是用来应急的,求的就是一个见效快,当然是怎么吸引人,怎么有煽动力怎么来了。
除此之外,还有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对象的问题。
与宣府不同,京城是个相当复杂的地方,宣府百姓可以统而称之,京城就不行。
前者的构成很单纯,军户,以及与军户相关的民户,虽然掺杂着少量的军将和官宦人家,可和总体的基数相比是微不足道的。
可后者就复杂得多了,勋贵之后以及与之相关的,官宦人家以及与之相关的,官商,普通商人,应试的士子,过路打酱油的完全不能一概而论,总而言之,就是京城的常住人口是由多个阶级混杂而成,很难彻底区分。
想要予之与利,出了在街上散铜钱,谢宏还真就想不到什么见效快的方法,更何况,他还没空去考虑,京城的危机一波接一波,他有空才怪呢。
原因很多,可谢宏却并不打算去辩解,因为他想明了王守仁的思路,这就和刘备去见诸葛亮差不多,孔明也是几番质问,把刘备问的哑口无言,最后才点出真相。
当然,孔明是为了显示才学,而王守仁的用意却是把谢宏驳倒,然后才能亮出自家的观点,目的是不一样的。
可谢宏既然想明白了,当然不会继续搞什么辩论,还是直接学刘皇叔最好,这就叫诚意,你看,我有千般理由,万般无奈,可是,我都不说,只说让你教我,多虚心啊除非你本来就是耍着我玩,否则,就没有理由不教。
找兄弟要学刘备,找军师还是要学刘备,皇叔果然威武哇
“呃”谢宏这招以退为进奏效了,王守仁闻言便是一滞。
不光是谢宏对王守仁看不透,反过来也一样成立。单是听传闻的话,士林中的不用提,单是听民间的,谢宏给人的印象也是阴森恐怖的,还带着神秘色彩,不然能叫瘟神吗
以王守仁自己的观察,他也觉得谢宏作风硬朗的人,完全不知道变通,但凡有点政治头脑的人,又怎么会把京城的局势搞成那样逼宫和内战,而且双方都是早有预计翻遍千年的史书,这也算是屈指可数的情况吧
明明就有个强大无比的靠山却不能有效利用,专门搞歪门邪道,王守仁实在理解不了谢宏的行为。有了皇帝的名头,对士人大可以分化瓦解嘛拉拢拉拢也就有了势力了,然后就可以玩正规的朝争了,从古至今,多少奸臣贼子都是这么干的。
可谢宏倒好,雷火之夜前,他手下称得上读书人的人屈指可数,出名的只有一个唐伯虎。
开始的时候倒也罢了,多数人都不看好他,可在变乱之后,很是投靠他的朝中大臣,但是,谢宏完全不重视,把那些人往朝堂中一扔,然后就撒手不管了,完全一副任人自生自灭的架势,这叫什么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