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289(1 / 2)
次远航的船队召了回来,然后下达了禁海令。
那支曾经站在世界巅峰的船队的结局是令人悲哀的,它们也许是在船坞中静静腐烂,又或者是成了工部清册上的一个数字,而实际上去了其他地方,换了其他主人
总之,这支舰队就这么消失了,而华夏的航海文明也彻底终止,尽管海港依然繁荣,海贸也仍在继续,可没人再关心提高航海技术,拓展国家海域,因为那些东西显然跟赚钱没有关系,只会成为累赘罢了。
也正是因为这样,三宝太监下西洋的典故,在大明民间也是讳莫如深的。尤其是在京城这样的内陆地方,除了故老们偶然提及的,自己在小时候曾经听说过的故事,又或见到过的奇珍异物,再也没人能够说出这个典故的详情了。
只知道有这事儿却不知道详情,反而更有神秘感,所以,当吴勇健进到珍宝斋之后,只听了几句话之后,他的注意力就牢牢的被吸引住了。
“却说三宝太监的船队离了满刺加国,向南顺风而行,一晃就是数十日的光景茫茫大海上完全见不到陆地,竟是到了海角天涯一般,这一日,船上水粮已然将尽,三宝太监心中实是忧虑重重,就在这时,瞭望台上突然传出了一声欢呼,三宝太监急急举目眺望时,却见南面突现一条黑线待到近前再看时,却是偌大一个海岛”
“哗”
都是用演义的套路讲的,可比起三国、隋唐等让人耳熟能详的故事,三宝太监航海录,也就是候德坊正在开讲的评话,又给人了一种新鲜感和神秘感,众人的情绪都随着故事的起伏而波动,说书人每每卖出一个关子,都是引得一片惊叹。
就连刚进来,方才听了两耳朵的的吴勇健都是下意识的跟着叫了一声,然后也忘记了上楼进雅间,而是站在了楼梯的中央,驻足倾听。
往日里遇到这种情况,候德坊维持秩序的人肯定要来赶他的,可如今那些人也都全神贯注的听着说书人的讲述,哪里分得出神来理会其他事
“三宝太监见状大喜,立刻传下命令,令船队靠岸,并且派出了探子四下探查不探不要紧,一探之下却是大吃了一惊,这岛与其说是岛,莫不如说是一块大陆,休说满刺加国那种小地方,就算是比起我中土天朝也相去不远”
说书先生眼中满是血丝,这话本是最新出炉的,为了背诵下来,他和众同僚都是熬了一夜,今天才能上台讲评,其间也出了不少错漏,可听众却无一人在意,都只是倾听故事,对那些瑕疵理也不理。
听众很宽容,他也是越说越起劲,错漏处越来越少,讲述也是越来越生动了。
“三宝太监寻了一处高山,登高远望,那一片苍茫一眼望不到头去,竟似无穷无尽之感,而在旷野平原中,各种闻所未闻的珍奇异兽遍布其间其中有一异兽,头上有角,身上有斑,状如鹿形,但身量极长”
“麒麟”台下霎时就响起了一片惊呼声,麒麟在化学古代传说中,就是外形像鹿,头上独角,全身有鳞甲,尾像牛尾,听了说书先生的描述,众人都是大惊。
“又有一兽,头颈若鼠,前肢短小,而后肢颇为粗壮,身量也是颇大,足有半人多高,最奇妙处,乃是那兽身前生有一袋,而将幼兽置于袋中抚育,实乃奇哉妙哉,令人百思不得其解”
“这是何物”前一个好歹还能有相似的典故,可这一次,却是连典故都寻不到了,众人都是大奇,相顾问询却都是不得其解。
“单是异兽倒也罢了,三宝太监勘探之下,却发现那岛上金矿处处,白银遍地,却是与传闻中金银岛颇有几分相似”
“哇”金银谁不爱何况还是金银遍地的大岛,简直就是神话传说啊
“这还不算,与那南洋之地相仿佛,这岛上也是常年炎热,百草丛生,五谷之物虽与中原不同,但也尽皆可食,最妙处,那谷物一年可生长三季,众位客官,你们想想,这样的地方,还能缺得了吃食吗”
“可不是嘛”候德坊中,惊叹不绝,京城其他的茶馆,也多半都是这么个景象,人们惊叹之余,也是各有心思。
评话中的物事,简直让人觉得在听神话一般,可偏偏每样东西都是被描述极为细致,有些还跟故老相传的那些传说颇为契合,就算是编,应该也编不到这种地步吧要知道,候德坊的那位实际东主素来就以见识广、手段高著称,能知道这些秘闻也没什么好稀奇的。
若这些都是真的,那就太让人神往了,难怪成祖爷爷当年要遣人出海呢,这哪是靡费之举,分明就是去海外寻宝探险了啊
什么你不信爱信不信,反正我是信了
正文 第366章 开海热议,阳明上疏
第366章 开海热议,阳明上疏
“好打得好”
谢宏的评话走的是当下的演义小说,和后世的漫画结合的套路,他很了解娱乐的章法,光是让人惊叹那些珍宝异兽可不行,还得有跌宕起伏的剧情,这样才能让人欲罢不能。
何况,郑和下西洋的行动本来就是军事行动,海战当然是其中最为重要的一个部分。
自土木堡之变后,大明和蒙古的攻守之势就已经逆转,别说象太祖和成祖那样追亡逐北,就连被动防守都是疲于奔命。尤其是近两个月以来,边关处处告急,让京城中的百姓心忧之余,也更是憋闷。
于是,听完了探险奇遇,又听了海战桥段,听众大多热血沸腾了起来,尤以二楼的军人为最,扬大明国威于万里之外,简直可以和霍骠骑的封狼居胥相比,怎能不让人心驰神往呢
吴勇健是其中最为激动的一个。谢宏不太了解这个时代的海战到底是个什么样,他比较熟悉的是大航海时代的海战。而且他还知道,郑和的舰队也是有装备火器的,于是评话里的海战就成了以炮战和接舷战为主的战斗模式。
这种战斗模式容易讲述,也很形象,尤其是对吴勇健这样的炮兵来说,具备了极强的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