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212(1 / 2)
血之余,纷纷把矛头转向了谢宏,就是这个奸佞用奇y技巧的东西蛊惑君上,才酿成如此大祸,纵是千刀万剐都不为过。
于是,弹劾奏疏如同潮水一般涌向了乾清宫的御书房。
若是刚登基那会儿,面对这样的大场面,正德可能还有些手忙脚乱。可经历了这么多风浪之后,他已经完全不把这种小意思放在心上了,奏疏当然是全部留中,朕很忙的,哪有空看这些千篇一律的东西
也有那行为特别犀利的,比如左都御史张敷华张大人就雄起了一回。
刺血上疏
上疏之后还不算完,张大人紧接着就是绝食,独居静室,虽妻子都不得近,放言说,皇上一日不纳谏,自己就一天不出静室,饿死为止一时间,朝野上下皆为感动,对张大人尽是赞誉之声。
当然,张大人这行为有跟自己弟子风的嫌疑,不过当事人苏逝这会儿还在居庸关吹风呢,也没人提起当初那事儿。不过,同样的招数用在同一个人身上,效果却不怎么样,何况被跟风的那次行动本身也是失败的呢
理所当然的,张大人的行动失败了,正德的应对很简单:请张大人入宫,朕要当面开导;开导的方式更简单:关进小黑屋
于是,重臣之中又多了一个卧床不起加精神衰弱的,张敷华虽然提前做了心理准备,可是谢宏多坏啊,张大人进的那间是加了料的,他不悲剧才怪呢。
当然,谢宏本心不是要吓唬他,他不过是应正德的要求,增添花样做到更刺激一点但是,世上的意外多着呢,也不多张大人这一次了。
张大人历险之后,候德坊也是紧紧跟上,三公公又是热情洋溢的写了一篇游记,极言左都御史的狼狈之态,张大人也是灰头土脸的步了谢大学士的后尘。
这篇应景的文章让正德也很高兴,对相关人等大加封赏。于是,小三儿也得了品级,名正言顺成了三公公,只不过他的职司有点怪,是宦官四司之一的混堂司
咳咳,这个职司是掌管宫中沐浴之事的,至于为什么,谁知道呢大概是因为正德经常在泡澡的时候看小说消遣吧
这次过后,对谢宏更添憎恶之余,朝堂上倒是消停下来了,两个前驱的下场摆在这里,谁还胆边生毛去触那个霉头啊
还是那句话,被打廷杖很好,可以名利双收;可被小黑屋吓却是赔了面子又遭罪的事儿,没想到应对办法之前,白痴才上赶子去惹祸呢。
一时间,朝堂上风声鹤唳,所有人都是噤若寒蝉,凭借小黑屋的威慑力,正德皇帝独揽朝堂
朝堂上的动静,谢宏也是心知肚明,他是虱子多了不怕咬,反正身上的仇恨值已经很高了,再多点也没啥。眼下他最关注的,还是练兵的事,这才是根本。
回到军器司,他再一次召集起了手下所有的军事人才,摆起了一张圆桌,开始议事。其实,他已经议过好几次了,人才们也都很积极,集思广益之下,也是出了不少主意,可就是没一个靠谱的。
“谢大人,还是用标下的办法吧”猴子动作最快,也是最积极的一个。
“这个嘛”谢宏砸吧砸吧嘴,不知道应该如何回答。
什么人出什么主意,猴子跟江彬不一样,他是马匪出身的,盯梢、探查等技能都是那个时候奠基,最后在战场上大成的。所以,他的主张就是去各地收编马匪,然后来京城集中。
这主意的可行性是有的,谢宏记得正德朝有个造反的宁王,他就整过这么一出,召集了五湖四海的好汉,声势极其浩大,结果却很悲剧,被官军一战就给击溃了。
有这么个例子在,谢宏当然不会认为猴子出的是个好主意。除了战力堪忧,忠诚度和军纪也完全没法保证,这支新军可是要在正德身边护卫的,一旦有什么意外,甚至天下都会动荡起来。所以,对于猴子的主张,谢宏只能予以否决了。
“侯大哥,你还有别的好主意没有”
猴子失望的摇摇头,又不甘心的说道:“其实马匪之中也有豪杰,标下从前在山东就结识过几个,都是勇武过人之辈,手下儿郎也有不少”
“行了吧,猴子,你就别瞎出主意了,马匪么,也就是干点小打小闹的勾当还行,真刀真枪的可差远了。”和尚摸摸脑袋,一把推开了猴子,凑到谢宏近前,提议道:“谢大人,还是用俺的办法吧,去边镇左近招收牧人”
和尚这提议更怪,谢宏初听的时候吓了一跳,牧人那不就是蒙古鞑子么按说边军不是应该跟鞑子仇深似海吗可他看其他人的神色都是从容,也就耐心听了下去,然后也就明白了。
其实这个时代的民族仇恨跟后世那种不一样,鞑子是个蔑称,专指的是那些跟野兽一般,杀人放火无所不为的蒙古骑兵。
草原上的异族很多,并不全都是蒙古鞑子,也有不少零散的部落,多半都是自称蒙古。可是无论蒙古王帐还是他们自己,却都并非真的就把他们当成蒙古人了,对于蒙古王帐更是没有半点忠诚度。
相反的,因为草原上很穷,他们的生活都极为困苦,因此,这些部落对大明都极为向往,有不少落单的牧人甚至跑到边镇从了军,或者接受各种雇佣。
边镇这种地方,本来各族就颇为混杂,无论百姓还是军队,对这些落单跑来的牧人也没有仇视,和尚就是这样,他祖上也有草原血统,可平日里也没人把这个当回事,他自己也完全不在意。
其实不单是边镇,京城也是一样,京营三大营之中的三千营,最初的时候就是收编的草原骑兵,当时的数目是三千,所以,名称就这么定下来了。
听完了相关的解释,谢宏倒也坦然接受了。受了华夏文明熏陶,不再野蛮的鞑子,自然也就不是鞑子了,这个观点无论在这个时代,还是后世,都是通行的。
所谓的民族仇恨,都是某些无聊的人自己想象出来的。否则,憎恶这个时代的鞑子,跟后世有什么相干难不成那些遗老遗少还要拉起杆子恢复他们祖宗的野蛮吗
接受观点容易,可对于和尚的这个主意,谢宏还是否决了。笑话,用异族来护卫皇帝,不说丢脸的问题,也放心不下啊这些家伙的忠诚度恐怕还不如马匪呢。
“我说,就没有准成点的主意吗”谢宏很无奈的说着,人才匮乏果然是大问题啊,问了一堆人,就没问出来一个正经主意。
“谢兄弟,要是某说,还是调动边军入京最稳妥。”刀疤脸的思路跟谢宏差不多,也很热衷于调边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