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205(1 / 2)
然,这也是正德自己的意愿。在紫禁城值守的就是御马监,王岳要真是发了狠,想把里面的人一网打尽,还真就不是什么难事。
“况且,贤侄最应该考虑的,还是人心”曾鉴语重心长的说道:“土木之变后,京营掌握在文臣的手中已经几十年了,而孔孟之道更是在华夏流传了一千多年,早已经深入人心。和边军不同,京营上下,对于外朝的敬畏和服从,可能是贤侄你难以想象的”
和向来是缺衣少食,饷银从来就没按时足量发过的边军不同,京营一直是肥吃肥喝,衣甲鲜亮的。虽然吃空饷什么的免不了,可在册的官兵基本上都能领得到银子,如果国库充足,那领到手的多半也是足饷。
别说是明朝中期,就算到了明末,边军普遍发不出饷银的时候,尽管在那个末世中,京营没发挥出任何作用,也没有任何战绩,可京营的饷银还是有发的,靠京营吃饭的士大夫可是很多的
所以,发饷能赢得边军的感恩戴德,对京营却是没用的。
而且京营的兵源来自于京畿周边,华夏人又是最注重关系的,在这个时代,乡党、邻里、甚至祖辈有过交往,都算是很铁的关系,至于同年、同门、师生,那就更加不用说了。因此,虽然文武殊途,可京营的将官甚至官兵,能和朝中大臣扯上关系的也不在少数。
此外,舆论方面也是差不多的情况,虽然通过台球大赛和候德坊影响了舆论,可效果却不是颠覆性的,只是撬动了铁幕的一角而已。何况,最近候德坊也遇到了些麻烦,马昂编写的话本,因为略输文采,所以受众开始减少了。
这也是可以理解的,马昂只是话痨,却没正经读过书,虽然套路很不错,可听久了就有点腻歪了,而且,京城百姓的文化程度也比宣府的高了不少,欣赏水平也高
于是,在最初的惊艳过后,候德坊的人气已经开始有显著的降低了,如果不是有台球社和音乐等辅助,只怕已经沦为京城茶馆中普通的一员了。
与此同时,士林清议也在不遗余力的引导舆论,如今,天平已经开始往回倾斜了。谢宏最近本就正为此苦恼,听曾鉴此时一提,更是心有戚戚,一千多年的惯性,果然很可怕,很难动摇。
“如此说来,只能用下策了可是,下策耗费的时间太多了吧”谢宏挠挠头,三策已经被否定了俩,中策曾鉴虽然没直接反对,可也不过是说得婉转罢了。
想想也是,谢宏本来也不是会搞政治斗争的那块料,曾鉴会认同他以己之短,去碰敌人的长处才怪呢。
“贤侄这下策么,却是跟你一贯的风格差不多,老夫还真的无法置评。”提到这下策,曾鉴没了刚刚凝重的神情,反而是皱起了眉头。
“这时间上的延误还好说,可其他的么贤侄可是打算让江千户练兵只是这兵源何来又在何处练兵最重要的是,如何能不引起外朝的警惕”
谢宏一贯的风格是啥天马行空呗,否则曾鉴怎么会问出来这么多的问题,他只是说的婉转罢了。反正谢宏这个下策,老人是完全找不到头绪的,简直比上策更不着边际,外朝已经警惕成这样了,还能容谢宏大张旗鼓的练兵
“这个嘛,其实小侄还没想好”穿越小说里面,大多数的主角都是要练兵的,所以,谢宏顺手就把这条给列上去了,其实他自己也没啥头绪,否则也不会列为下策了,他最推崇的还是拣现成的,直接调边军。
而且,练兵通常要耗费很长的时间,传说中西班牙方阵啦,长枪队列,火铳三段射神马的,都很犀利,但是都要用很长时间才能搞定。
尤其是火枪,后世天朝可是禁枪的,谢宏也没提前预计到自己会穿越,所以他对此一无所知。就算知道也白搭,那样的武器,从开始制造到投入实战,需要相当多的技术沉淀,何况还要训练火枪手,想想就头疼。
这倒也还罢了,只要肯专研,火枪会有的。可核心的问题是,谢宏根本不会练,除了看过的网络小说,这些玩意他见都没见过,要从何练起他知道那些都是很好很好的,可他就是不会,咋整
他不会,找个会的也行,可要是戚继光出现在他面前还好,他直接全权委任就好了。可眼下么,戚继光还不知道出生了没有呢,他手上只有江彬和钱宁。
江彬很彪悍,手下也很精锐,不过那支部队根本就不是练出来的,是打出来的,是在刀头打了多年的滚,最后才形成的百战之师。再没有常识的人也知道,这样的部队是可遇而不求的。
总之,相处这么久,谢宏从来没见江彬对手下有什么具有针对性的训练,猴子乌鸦他们也是,这票人都是在实践中成长的。
钱宁更不用说了,他是在锦衣卫里面成长的,勉强可以说是个谍报人员,给正德当保镖那都是副业。他擅长的是搞点阴谋诡计,用下作手段害人,此外还有刑讯逼供、绑票勒索、抄家收刮等多项技能,这些技能等级高、冷却时间短,可问题是,没一个跟军事相关的。
手下没人才,这个难题又一次的摆在了谢宏的面前,除了工匠,他手下就没有个正经的人才。看看吧,笔杆子是马昂这个没读过书的;带兵的是江彬这个兵痞;出谋划策的是钱宁这个恶棍要不是有曾鉴这个高级顾问,谢宏就彻底抓瞎了。
嗯,对了,还有不怎么靠谱的董事长,朱厚照同学这会儿又换了溜冰鞋,正往这边哧溜过来呢
说起练兵,谢宏其实是对正德寄予厚望的,这位可是明武宗,历史上就是他带着自己练的兵,冲到宣府跟小王子打了一仗,打得对方之后几年都不敢回头。
只可惜,这位爷的心思现在完全不在这上面,明显再次喜新厌旧了,看架势,已经完全的摒弃了当初成为台球大师的梦想,而有志于成为一个花样滑冰的选手
“贤侄也不必急于一时,没有意外的话,眼前的平衡还可以保持些时日”曾鉴见谢宏情绪有些低落,出言宽慰道。
掌握兵权哪有那么简单哪怕是皇帝也一样,权力这东西失去的时候很容易,想找回来就难了。何况如今谢宏和士大夫一方已经势不两立,对方更是虎视眈眈了。
在曾鉴看来,如今的局势已经很不错了,只要小心的维持着这个平衡,保持下去就可以了。清君侧,对皇帝举起刀剑可不是小事,士大夫们不是疯子,不到局势太过不利,是不可能用到这种招数的。所以,他觉得谢宏有些操之过急了。
谢宏却不这么想,现在他已经聚拢起了财富,皇权也开始抬头,士大夫们的不满正在积蓄增加。之前只是为了权力的争夺,对方就调动了神机营,如今灭了他谢宏,好处可不单单是权力了,还有财富。
对方会不会动手,谢宏不敢确定,可他从来就不喜欢把希望放在别人身上。巨大的实力差距下,也许一些小事就能成为导火索,让对方下定决心,这中间的平衡是极难维持的。
别看现在士大夫们偃旗息鼓,可曾鉴的话提醒了谢宏,对方暗中的动作却是不断的。宫外有在宣府和各处关隘的布置;宫内挑拨太后失败后,似乎大学士们又想用牛皮糖的手段缠住正德形势险恶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