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玄幻 >明朝第一弄臣 > 分节阅读 176

分节阅读 176(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长勾心斗角,而士大夫有多没下限他也看清楚了,所以,他决定先放弃朝堂上的争斗,先专心搞好自己这一摊。

等军器司基本成型之后,通过珍宝斋这样的皇庄作为渠道,能爆发出来的威力是这个时代的士大夫完全不能想象的。

什么是实力人才,经济,军事,这三个分支构成了实力,经济通过军器司来构建,等有了足够的经济实力,那就是组织军事实力,和招募人才的时候了。

对于其中的关系,谢宏有着充分的认识,江彬手下的边军都很忠心,可要是停了他们的饷,再忠心,也挺不过一年半载。所以,没有经济实力,就什么都没有。

到底要如何招募人才和组织军事实力,谢宏还没有个明确的概念,曾鉴也没法在这上面给他什么帮助,老人毕竟没接触过兵事和吏治。

可谢宏却知道,等自己财源滚滚之后,另外两样自然也就水到渠成了。有经济就有实力,在明朝这个观点一般都是默认的,没人明说;可同时期的倭国,却是直接在两者之间划上了等号。

倭国的大名,也就是诸侯,他们的实力都是用经济来代替的,也就是用领地的产出代表实力。谢宏在后世玩游戏的时候,就经常看见这样的代称,一个大名有多厉害,就是因为他有多少万石的收入。

所以,他放弃了那些看似诱人的好处,以换取暂时的妥协和时间。文臣们也确实中了他的算计,毕竟他们不知道谢宏的构画,知道了也不会相信。

“不过,他们以后肯定会后悔莫及的。”谢宏把所有的算计解释给正德后,笑着总结道。

“哦。”正德倒是听懂了,可他却不怎么关心:“反正大哥你加油吧,兄弟一场,我会顶你的,我是很讲义气的呦。”

囧,谢宏苦笑,二弟又开始不靠谱了,好像这些事跟你没关系似的,你咋就把自己摘得这么干净呢

正文 第228章 瘟神谢宏

第228章 瘟神谢宏

那场朝会之后,朝臣们果然如同谢宏预料的一样,安静下来。说是安静也不太恰当,应当说是对谢宏的挑衅和骚扰暂时停止了。

会出现这种情况,最主要的是因为谢宏丢出去的那个大馅饼,也就是户部的那笔结余。之前众人也为此疯狂过,可那个时候这笔银子的名分未定,大伙儿也只能通过各种暗示,来达到瓜分的目的。

可是,在昨天朝会上,这一百多万两银子已经确定为结余了,怎么能让各位大人不为之振奋

虽然皇上年内有可能大婚,那银子无论如何也得从国库出,否则让皇上自己来,会搞成什么样子,还真的很难说。不过,那事大可以等到秋粮入库之后再说,总之,现在的这一百多万是才是最重要的。

这样的情形下,对付谢宏就只能暂缓了。

其实众人也没什么新招数了,跟前些日子一样,谢宏整日基本上都呆在南镇抚司,前些日子对付不了,现在南镇抚司门口的圣旨又有了内阁的票拟,就更加没法对付了。

珍宝斋也是一样,那里是皇庄,也是确定了名分的,上门找事纯属找死。而且,皇上也随时会在那里出没,谁还敢去

最关键的,还是朝臣们认为,谢宏的应对太过异想天开。而且他们也注意到了,王岳的事情并没有在朝会上最终敲定,只是暂时搁置了,这个时候寻隙,没准儿正德又会旧事重提,何必惹那不痛快呢

就让他们开店过家家好了,等积蓄用光,到时候皇上想不低头也难。

谢宏得了清静,却不得闲,新的高炉在他和曾鉴、董平的研讨下,已经基本差不多完成了。其实,若不是他多事,提出了焦炭的概念,这项工作应该早就完成了,毕竟这不是后世的高炉,只不过是基于这个时代的基础上,发展出来的过渡性产品而已。

高温炼焦是个很危险,很复杂的过程,谢宏本来也没想着能实现,只是顺口一提罢了。可他面对的对象毕竟麻烦,董平一听之下就上了心,把谢宏肚子里那点可怜的货色榨出来后,便急吼吼的去研究了。

谢宏肯定紧张啊,他其实不懂炼钢技术,只是有些后世听来的常识罢了,他最在行的是手艺和对材料的分析,所以,他并不太清楚焦炭对炼铁技术有着什么样的意义。他紧张的是董平的安全。

跟正德说到了人才,可目前他手上的人才真的是很少,就连他手下最多的工匠也一样,除了董平和曾铮,其他工匠都是手艺精湛,创造研发能力却很低。不考虑他跟董平的交情,单以人才来讲,他也是要紧张的。

焦炭当然是没炼出来,那东西要隔绝空气才好炼制,以这时代的技术还有些困难。可意外的是,为了达到更高的温度,董平在鼓风技术上有了突破,无师自通的领悟到了如何利用热风的办法,倒给了谢宏一个惊喜。

温度绝对是炼钢技术中的一个关键性指标,谢宏也一直强调过,可他终究不是专业的,一些细节问题还是忽略了,好在董平的专研精神和天赋都极高,这才让原始的高炉成了型。

高炉既然成型,其他作坊也就随之运作起来,忙碌了十来天之后,谢宏就基本上从工坊中脱了身,只要时不时的去看看就行了。流程都安排好了,其实他除了亲自动手,要做的也只有最关键的产品设计了。

抽身出来,他依然不得闲。

前面几次风波虽然都安然渡过,打了对方的脸的同时,还不无收益,可谢宏却发现了一个很严重的问题,那就是士人阶层无处不在的影响力。

能够统治华夏一千多年,士人阶层的威望已经深入了这片土地的每一个角落,尤以京城为甚。在这里,就算是贩夫走卒,说起读书人,也都是一脸景仰的表情,几次风波中,自己这边多次占了理数,可舆论却都是毫不犹豫的倒了过去。

这种影响,只有在宣府那样的军镇才相对薄弱,可即便在那里,对读书人的敬重和崇拜也是无处不在的,只不过那里的读书人少,舆论没人引导,而且自己也被看成是读书人,这才多次占了上风。

发现了问题就要解决,解决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但潜移默化的引导总是要进行的。变革这种事就像是风暴,先是小股小股积蓄下大量的能量,然后一股脑的释放出来,摧毁原来的建筑,再构建新的。

谢宏定计暂时以退为进,不代表他什么都不做,对舆论的引导,就是他的工作之一。

这方面的工作相对省心的多,他手下缺识文断字的读书人,缺有创造力的工匠,可就是不缺各种歪才。

盯梢的、反盯梢的,打闷棍的和打明棍的、散布谣言的和编瞎话的,这种人才他多得是。嗯,还有严重不靠谱,杀伤力极强,但是飙起来经常不分敌我的二弟朱厚照派他去看个场子,居然把神机营都给引出来了,这杀伤力太可怕了

谢宏觉得自己要是真在京城混不下去了,倒是可以带着正德和一票小弟去做马贼,人员构成决定团队属性嘛。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