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44(2 / 2)
拿了王知县的书信,谢宏与王知县告别回家。家里也没什么好收拾的,他的重要物品如工具之类的都已经在董家庄了,也就是简单拾掇一下而已。这小院儿,谢宏也不打算卖掉,一则是卖不了几个钱,他也不缺钱;另外,这个小院也承载了很多温馨的记忆。
谢宏不知道自己还有没有回来的一天,不过他还是打算保留着这个院子,反正二婶也说了,她会经常过来收拾的。
等装好了马车,出城的时候,不知道谁泄露了消息,百姓们都知道了谢大人要离开北庄,纷纷赶来相送。谢宏很是感慨,其实自己并没有真的为百姓做些什么,可是这些纯朴的人还是如此感激自己。
县里的留言总是传个不休,其实并不是百姓多愚昧,而是百姓们也同样存了心思,是对谢宏的善祷善颂罢了。无论是娶公主当驸马,还是文曲星下凡考上状元,都是百姓们心里最好的祝愿。
谢宏深为感动,望着黑压压的人群,谢宏暗下决心,等自己真正在皇帝身边立足后,一定要让百姓们都过上好日子,让大明富强起来。
刚出城门,谢宏却听见有人在哼唱,循声一看,正是当日记录曲谱的那个书生,这曲子很简单,很快众人也是纷纷相和,一曲离殇回荡在旷野之间,更增离别之绪。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一斛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
谢宏也不由低声相和,这曲送别由北庄而起,今日也由北庄而终,一曲终了,谢宏挥手转身。
“走吧,去宣府。”
s感谢书友愿伴海、倲城aa廆冭孒、不问烟火的打赏,也感谢书友苏月痕的评价。第一卷的内容结束,第二卷的故事会在宣府城展开,小鱼会更加努力,让故事更精彩,谢谢大家一直以来的支持,也希望大家能够继续支持小鱼和弄臣。
正文 第72章 白马青衣赴宣城
九月金秋,正是收获的季节,河北大地上一片繁忙景象,人们都只顾着田地里的活计,官道上则显得空荡荡的。
一辆马车由南而来,缓缓前行,引起了不少人的注意,他们放下手里的活计,举目望去,都不由在心里啧啧赞叹。
马是白马,人着青衣。
在这边陲之地见到神骏的白马,也不算是什么太稀奇的事情,即便是有人用这样的好
马拉车,也不会让人觉得不可思议。可车辕上坐着的那个青衣书生,却让见惯了马上英雄燕赵之人眼前一亮,以至于少年身旁的那个胖子,和牵着马的黑大个,则被众人完全的忽视了。
只见这少年丰神俊朗,目若寒星,脸上带着一丝漫不经心的微笑,更显出一种俊逸之气。最引人注目的莫过于他偶然伸出来的那双手,那双手白皙修长,宛若处子的柔荑,却很不合时宜的执着马鞭、缰绳,让人惋惜不已。
富家公子还是去赶考的士人众人纷纷猜测着,直到马车慢慢走远,才有人回过了神,沿着洋河向西北而行,这分明是去宣府镇的啊。这样一个书卷气十足的公子,去宣府那个军镇做什么
有人惋惜,有人不解,不过很快也就把事情抛在了脑后,对这些庄稼汉来说,田里的收成才是最重要的,其他的,哪怕是皇上来了,大伙儿也不过看个热闹罢了。
“公子,按照现在的速度,咱们在黄昏前就能到宣府镇了。”
“那就好。”谢宏松了一口气,因为娘和晴儿都在马车里,他也不敢让马车走得太快。可出了保安州之后,这一路上还真没有什么县城,只有些驿站可供歇脚,昨天夜里甚至连驿站都没找到,只好在野外露宿。
出了北庄县,谢宏才知道,宣府并不像他想象中的那么繁华,这里终究是边陲之地。在这样的旷野中露宿,当时他还真是在心里捏了一把冷汗,好在有二牛在,他这才安心。等听得董管家说今天天黑前可以到达宣府镇,谢宏更是放下心来。
“咱们这宣府可是好地方,秦汉的时候这里叫冀州,隋唐时被称作上谷郡,是专门出豪杰的地方。”董家是宣府的坐地户,董管家说起宣府的时候也是一脸自豪,兴致来时,他指着二牛道:
“象张壮士这样的豪杰,在其他地方百年也不见得出上一个,可是在咱们宣府,不说车载斗量,那也是司空见惯的。所以咱们这地方虽然出的读书人少,可也是一样值得称道”
谢宏颔首微笑,河北自然是出豪杰的地方,自赵武灵王胡服骑射之后,燕赵雄兵就名震天下了。这宣府,也就是后世的张家口一带,他也是来过的,虽然当时不过是匆匆一瞥,这北地风光依然给他留下了颇为深刻的印象。
举目望去,旷野低平,绿杨如席;远山如丹,排列天际,这壮美的景色让谢宏豪气顿起,胸臆大开,恨不得吟诗一首。不过想了想,他摇摇头,还是算了吧,这可是明朝,自己肚子里那点货色还是不要随便卖弄了,被人听出来是剽窃可是麻烦。
再说,就看身旁这个胖管家,肚子里只怕也是有些墨水的,只看他博古引今的介绍宣府,谢宏就知道对方的水平了。自己若是真的抄诗一首,引起了这人的兴致,要跟自己对诗什么的可就糟糕了。
只不过,谢宏皱起眉头,问道:“董先生,按说咱们已经靠近宣府镇了,怎么这人烟这么稀少啊这里不是镇城吗,怎么还比不上北庄那个小地方人多”
从出了保安州,他就有这个疑问了,本来还以为是离镇城远的地方就是如此,可是现在,明明已经快到了宣府啊,怎么还是如此萧条。
“公子有所不知啊。”董管家闻言,长叹一声,道:“宣府终究是边陲之地,宋元以降,便是没有个安定的时候。祖上说,太祖驱除鞑虏,立国之后,宣府这才有了几年好日子”胖子抬起头,似乎憧憬了一下当年的景象,随即,又苦笑着摇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