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玄幻 >另类书僮 > 分节阅读 99

分节阅读 99(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了点头,说了一句:“嗯,我也有些累了,御兄,不如咱们一起回宫吧,晚上我陪御兄一起用膳。”

杜风很郁闷,这什么叫做陪他用膳啊明明是杜风陪李昂吃饭么,他当皇上就是好,让人陪他吃饭,还搞得好像那个人很光荣很荣幸似的。

但是没办法,谁叫人家是皇上呢,杜风只能弯腰低头拜下:“臣谢皇上恩赐。”

各自上了轿子之后,李昂突然就觉得有点儿不对,刚才光顾着听杜风说话了,而他这个计划也的确安排的很深,可是,不知道为什么,李昂总觉得杜风有点儿说书的味道。幸好唐朝的时候还没有说评书或者是讲单口相声的,否则李昂非要认为杜风是个说相声的人才不可。

在李昂下旨让李德裕回京之前,杜风先写了一封长信,安排了八百里加急送去扬州。

收信人是李德裕。

信的内容其实很简单,只有一句话是有用的,那就是提前告诉了李德裕他将被调回长安,并且出任中书省侍郎同平章事,轶正三品。之所以这封信会那么长,完全是杜风卖弄文采,整了几乎一万多字的废话,无非是些从前在润州和扬州的时候承蒙李德裕照顾等等等等,又有些恭喜他的话语,反正是把这个人情卖出去了。

杜风自然不会提到李德裕这回调回长安是由于自己的一番话,但是李德裕也不傻,在皇上的圣旨还没到的时候,杜风的信就来了,而且紧接着,他就见到了长安派来的送圣旨的官员,圣旨的内容自然是跟杜风说的一模一样,这就不由得李德裕不仔细想想这之间的关联了。

况且,李德裕消息那么灵通的人,怎么可能接不到长安传来的关于杜风现在在朝中颇受重用的消息他早就知道了杜风被太皇太后郭氏收为御皇孙干殿下的消息,这下杜风突然莫名其妙的来了一封恭喜自己的信,明摆着是告诉他:你这回之所以会被调回长安,都是因为我的关系。李德裕明白,他回去长安之后,怕是第一件事不是进宫谢恩,而是要去杜风那儿跟这个奇迹般的家伙沟通沟通。

李小语知道这件事之后,暗暗高兴,当然是因为知道自己很快就能回到长安见到那朝思暮想的情郎了,又如何可能不高兴呢

杜风写这封信其实也隐隐有这样的意思,早点儿让李德裕知道自己即将回朝,并且官拜相位,也就早点儿让李小语明白,很快他们俩就能见面了。

随后,杜风又给杜牧写了一封信,嘘寒问暖之后就让杜牧一定要跟牛僧孺把关系搞得更好一些,然后让他帮忙去叫那个该死的小胡治赶紧回长安了,这小家伙有点儿乐不思蜀,大概是因为在润州生活轻松,不用回来读书练功,自然能赖在那儿就赖在那儿了

得到了杜牧那边的回信,说是胡治已经动身回长安的消息之后,杜风不禁觉得有点儿对不起胡治

第二卷 小试牛刀 第一百四十四章宰相上门

为什么杜风会有觉得对不起胡治的地方呢

那是因为,胡治现在不过是十四岁有余十五岁不到的孩子,等到杜风要用他的时候,估计也不满十六岁。十六岁的年纪,就要他经历那么大的风浪,杜风这心里,也有些不忍

如若只是风浪倒也罢了,可是,杜风要交给胡治的任务,基本上就是要他杀人的,十六岁啊,按照现在的话来说是花季,多数人都还只是刚刚初中毕业,这种年纪就要拿着刀剑去杀人

想到这个,杜风不禁就觉得对于胡治他有些愧疚。

可是,不让胡治去,又能让谁去呢这件事必须让一个极端能够信任的人去做,而且,其一身武艺还必须非常高,目前为止,杜风身边能用到的人,又有这个能力的,也就只有胡治一人了。找一个跟胡治身手相若的人不难,难的是这个人要让杜风完全的信任。

没办法,也只能委屈这个孩子了,不过这样也好,他迟早是要指挥千军万马封为一代名将的,早点儿经历这样的事情,也许对他也是好事吧

杜风也只能这样去宽慰自己了

其实,杜风也有点儿多余,他忽略了古人和现代人的差别。

古人十六岁,基本上就被认为是成年人了,十五六岁上阵杀敌冲锋陷阵的人多了去了,多少名将都是十五六岁就从军了。并且建功立业崭露头角,胡治这个年纪也算不得太小。

杜风这就是关心则乱,他毕竟心疼这个孩子

转眼间,这就到了年关了,而李德裕一家也赶在年关之前,回到了长安城。

站在长安城正南的明德门门外地城墙之下,李德裕不禁就仰头看了看这一别两年多的长安城头,旗子还是那个旗子,城墙头上也没什么变化,依旧是几队巡逻的士兵。手里端着几百年不变的长矛,头里是一个腰挎朴刀的火长相当于现在不对里的班长。手底下是十个兵,正领着他们沿着城墙来回走动。

大概是看到李德裕的马车。这车上的标号一眼就能看出来是个当官儿的,这个火长立刻就整了一下腰间的挎刀,右手一挥,就带着那队士兵往城墙地楼梯口走了下来。

从偏门出来之后,那个火长先是很尊敬的施了一礼,然后问道:“请问这是哪位大人回城了”

这里要解释一下,像是李德裕这种级别地官员。出城进城的时候是要开启正门地,而通常的时候,除非是盛大的一些节日,否则城门的正门都是关着的,来往的人都是从偏门进出。所以官员的马车上按照要求是要有特殊地记号的,这就可以使得各地把守城门的士兵们很清楚的知道自己见到的是什么级别的官员。是否应该开启正门。

还有一个要交待地,那就是非朝中的官员进长安城,都是要有皇上的圣旨才行。否则就是私自进京算是有意刺王杀驾,那是满门抄斩地罪过。所以这个火长一看到是个三品官员进京,就赶忙下去问是哪家的官儿。

李德裕从马车后头走到了前边来,微微一抱拳,算是回了个礼:“这位火长大人,某乃奉旨回京的李德裕”

对方一听,回头看了看身边的一个文书,那人赶忙翻开手里的本子逐行查找,一看,果然有个叫做李德裕的官员值当奉旨回京,便微微的一点头。

李德裕手一挥,手下的随从立刻把手续交给那个火长,火长接过,翻开看了两眼,确认了这的确是盖有吏部大印的文书,赶忙跪倒:“小人不知大人回京,请大人恕罪。”

李德裕淡淡一笑:“火长大人也是忠于职守,应当如此。不如就此放行吧”

火长听了,赶忙冲着身后几个士兵说了一句:“还不赶紧大开城门请李大人进去”

如此这般,李德裕才进了长安城。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