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玄幻 >穿越清朝当皇帝 > 分节阅读 329

分节阅读 329(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以两层重檐,显得雄伟壮观。殿内有宝座和宝盖,殿身四周绕以回廊,殿前铺平石板,此外,配色华丽的丹青,造型秀丽的鬼拱包,使建筑更为庄严肃穆,异常壮丽。虽然比不上紫禁城里的宫殿建筑,但是这里一花一草都独具匠心,也别有一番生气。

关续清正想着自己的心事,王商来报,赵秉钧递牌子求见,“宣进。”

赵秉钧依然是一副不苟言笑、深藏不露的样子,把一封电报呈给皇上,“皇上,安全局刚刚破译了德国纳粹的一份电报,请您过目。”

关续清接过来一看,一份是德文电报原件,一份是翻译过来的中文电件。

赵秉钧说道:“这份电报属于德军绝密资料,乃是希特勒计划实施的白色方案。”

“哦详细说来。”关续清马上就提高了注意力。

“白色方案是希特勒亲自签署的1号指令,原文是鉴于波兰目前的态度,不仅需要使修改后的东部边界有安全保障,而且还需要进行军事准备,以便在必要时永远消除来自这一方向的各种威胁。其中具体包括对周边国家的态度,对波兰实施闪电战打击的作战方案,还有德国西部边界的国防任务等等,可以说是德国纳粹近一个时期来的总的作战纲领,臣以为此项方案对于帝国的外交军事政策的制定将会大有助益的。”

“白色方案”关续清沉吟片刻后,对冯相华说:“这个方案非常重要,你马上组织军部的官员对这个方案认真参详。”

“喳。”

关续清又对赵秉钧说:“马上把这个方案以电报形式发给英法两国,让他们及早采取措施,遏制纳粹对波兰的进攻行动。”

“喳。”

1903年5月7日,星期天,阳光灿烂,空气中飘着馥郁的芳香,这是春夏之交柏林少有的好天气。天刚一亮,英国大使馆就收到了哈利法克斯勋爵发给汉德逊的一份电报,指示他设法同德国外交部长在上午9点举行一次会晤,把一份英国政府的照会递给他。

注:德惠是朝鲜李氏王朝第二十六位国王高宗李熙的小女儿,也是他唯一长大成人的女儿,其他的女儿均夭折。其母为梁贵人。朝鲜王室规定,中宫王妃嫡出的女儿称“公主”,嫔御所出庶女称“翁主”。

风云再起:第二次世界大战 第五百四十四章 希姆莱的耻辱

张伯伦政府在这条路上已经走到尽头了。它在大约32小时以前照会希特勒,不要轻举妄动,最重要的是维护欧洲来之不易的和平。他甚至向希特勒发出了警告,如果德国胆敢继续对波兰动武,英国就将宣战。可是一直没有答复,正如法国驻伦敦大使查理考平在头一天下午给总理达拉第的报告中所说的,英国政府担心希特勒可能故意迟迟不作答复,以便尽量攫取波兰领土,等到把但泽等地稳稳地抓在自己手里以后,他就可以提出一个所谓“宽宏大量”的和平方案来。

为了不上这个圈套,哈利法克斯要法国人考虑,如果德国政府不在几小时之内作出令人满意的答复,这两个西方国家就对德国宣战。英国内阁作出了明确的决定后,哈利法克斯就具体建议,在当天半夜由两国一同向柏林提出一个最后通牒。但是达拉第不同意采取这样性急的步骤。

事实上,四分五裂的法国内阁在上星期经过了重重难关,才勉强决定首先要履行法国对波兰所承担的义务。但是,当英国人催促法国人向希特勒提出最后通牒时,甘末林将军和法国总参谋部却迟疑起来了。他们认为,如果德国人在西线立刻发动进攻的话,不得不孤军作战的将是法国,没有一个英国兵会来支援他们。总参谋部坚持要求再等48小时提出最后通牒,为的是更好的进行国内动员。

就在英法两国来回犹豫、相互扯皮的情况下,张伯伦和达拉第几乎同时接到了来自中国方面的密电,密电的内容就是德国纳粹即将采取的白色方案。但是所料不及的是,这封电报不仅没有促使两个国家首脑下定决心,反而加深了他们对德国纳粹的恐惧。这份方案简直就是一份无懈可击的完美侵略计划,就连资深的英国参谋部那群老不死的战略研究专家们都看得瞠目结舌,两国首脑原本就不愿意卷入这场糟糕的战争,波兰的死活和他们有什么关系,那份当年与波兰签订的战时互助协议到现在变得比屁还要淡而无味,张伯伦和达拉第不得不重新审视对德国的态度。然而,两个人都不敢把这份密电公之于众,两国政府的几乎所有人都还蒙在鼓里。

下午6点,哈利法克斯打电话给英国驻巴黎大使埃立克菲普斯,并对他说,“英国政府不能再等48小时。法国的态度使英王陛下政府深感为难。”

话虽如此,但是,英国政府的处境之难已经到了难以支撑的地步,张伯伦在下院站起来讲话的时候,大多数议员,不论属于哪个党派,对英国方面迟迟不履行它的义务都已经感到极不耐烦。等到听了张伯伦的发言之后,他们几乎快按捺不住自己了。

张伯伦告诉议会,“英国政府还没有收到柏林的答复。除非德国给予答复,并且保证从波兰撤退,否则英国必将采取行动。如果德国人果真同意撤退,那么,英国政府就愿意认为承认德国目前的实力范围。目前英国政府正在同法国就两国对德最后通牒的时限问题进行联系,相信很快就能有一个令人满意的结果。”

面对蠢蠢欲动的德意志战车,英国下院再也不能接受张伯伦这种拖延策略了。议员们纷纷要求政府采取行动。工党临时议会领袖阿瑟格林伍德愤慨地说,“在这样的时刻,英国和英国所拥有的一切以及全人类的文明都遭到了威胁,我不知道我们打算犹豫到什么时候,我们应当像中国一样勇敢的向纳粹和法西斯发出战争的警告。”

下院怒气冲天,使张伯伦如坐针毡,他不得不打断激烈的争论为自己辩护说,“我要通过电话同巴黎磋商,使看法与行动取得一致是需要时间的。”他接着说,“如果下院竟有人认为我所提出的声明流露出对本政府或法国政府有丝毫的动摇,我就不免感到震惊。据我所知,法国政府这时正在开会,几小时以后将可得到他们的消息。而且我可以保证,明天他只有一种答复给下院,让大家相信我说的完全是实话。”

面对义愤填膺的下院议员,张伯伦非常了解,英国人民很不满意他,在这国家生死存亡的关头,他的政府很有可能被推翻。

张伯伦从下院出来,马上就给达拉第打了个电话。两个窝囊的首脑磋商了将近1个小时,最后由张伯伦提出了一个折衷方案,既然这份密电是中国发来的,在大战阴影笼罩欧洲的时刻,请中国作为调停人,劝阻德国纳粹不要贸然发动战争。张伯伦提出这样的方案主要是基于两点:第一,通过东方援助计划,中国的产业遍布欧洲大陆,欧洲一旦发生战争对中国来说不是一件好事。第二,借此希望让中国与德国彻底闹崩,把中国卷入欧洲大战中来,英法两国也可以减少很大的压力。

达拉第马上就同意了张伯伦的建议,两国属令外交部立即向中国发电,要求中国予以调停。

关续清很快接到了由北京转发到平壤的电报,马上就明白了英法两国的意图,心说这两只老狐狸,关键时刻想要置身事外,当然不可能,他命外交部与英法两国进行磋商,以三国名义向德国发出调停要求,英法两国一看实在躲不过去了,也只好答应。

但是电报过去两天了,柏林那边却迟迟没有回音,这令关续清都觉得有些奇怪,此时的希特勒到底准备干什么呢

目前在希特勒面前最吃香的莫过于党卫军司令海因里希希姆莱。这个长相很像银行小职员的人,竟在短短的一年多时间里飞黄腾达成为希特勒最亲密、最器重的合作者,并且作了党卫军的首领,掌握大权,成为仅次于希特勒的最重要人物。

接到中英法三国元首签署的调停电报后,这个纳粹二号头子希姆莱觉得事关重大,于是当即驱车来到德国东普鲁士城市拉斯腾堡,他要到希特勒的大本营“狼穴”面见元首。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