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43(1 / 2)
我们只知道他们刚刚战胜了法国,甚至还俘虏几万法国士兵。另外,俄国人似乎也在中国人手里吃了点亏。”大卫小心的询问道。
霍顿脸上挂着淡淡的笑容,道:“议会的胆子什么时候变得这么小了,与我们所要冒的风险相比,所得的收益实在太大了。从15世纪起,我们就知道亚洲最富饶地地方是印度和中国。现在帝国已经完全拥有了印度,那么就只剩下中国了。在中国附近,我们只拥有香港一块狭小的地方和沿海几个租界,中国还拥有他广袤的内陆。现在法国人已经完全退出了在中国西南的竞争,只要帝国控制了缅甸,我们就可以得到中国西南的三省,从而与我们在长江中下游的势力范围联成一体,到时整个中国南方都会成为帝国的原料产地。”
霍顿顿了顿,表情有些怀念,似乎在想他在中国的日子,“中国人是世界上最复杂地一个民族,没有人能完全看懂他,包括他们自己也是一样。中国这些年有了很大的发展,尤其是最近几年。他们正以一种恐怖的速度壮大起来。不过这也是我们必须尽快在占领缅甸的原因。中国人常把他们比作龙这种动物,要想让恶龙不出来伤人,只有把他们关在城堡里。现在中国与俄国人交恶,自己在北面和西面砌起了一道墙。如果我们在南面砌一道墙,再联合对中国有很大野心地日本,中国就将四面被围。一条飞不出城堡的龙。只会成为屠龙勇士的宝藏。”
大卫认真的听着,时不时的点了点头。
而霍顿继续战事着他对远东的了解:“英国并不是法国。法国之所以会在越南败给中国是因为他们之间的后勤补给相差太远了,法国在本土的军事力量要增援上去。几乎要绕上小半个地球,而中国最富饶地东南沿海却近在咫尺。这与将要发生在缅甸地战争是不一样地,帝国在缅甸附近拥有印度、土耳其、阿富汗等殖民地。轮船从吉大港起航,两天一夜就可以到达缅甸的仰光,而中国却必须要越过他们在西部地崇山峻岭,补给的优势已经完全倒过来了。”
“您是说中国一定会介入缅甸的战事,就像在越南一样。”大卫仔细的询问道。
“是的,”霍顿肯定地点点头,道:“如果中国是以前的那位太后当权,只要帝国不过分刺激中国,他们一定是能不出兵就不出兵。但现在掌握中国的少年皇帝,却是个很有野心和欲望的人,他成功聚拢了中国要求变革的势力,现在在中国百姓心中有很高的声望。一旦帝国在缅甸挑起战火,他一定不会放过这个证明他的机会。所以我们才要乘他和俄国在纠缠的时候果断出兵,尽快控制整个缅甸,造成既成事实。”
大卫已经为霍顿的远东分析所折服,从酒柜中取出一瓶威士忌和两个高脚杯,道:“您真是位杰出政治家,我为您出生在英国而感到庆幸。”
10月的北京天气已经开始转凉,关绪清在8月8日迎娶自己的正宫皇后之后,又于9月9日正式迎娶了两位妃子。青、蓝两姐妹。
紫禁城内仍然是一片欢快的气愤,太监们在清扫着地上的落叶。关绪清此时正在养心殿看着各部送上来的奏折。
“皇上,缅甸王又派使臣来请求我们援助了。”恭亲王双手呈上一张电报。
“噢这次英国人又找什么接口啊”关绪清接过电报看了起来。
恭亲王缓缓的说道:“英国先对缅甸抗议其对英国进行贸易歧视,要求监督缅甸的一切外事活动。缅王已经根据我们的要求答应了英国,可这次英国又借口缅甸收留阿富汗抗英土匪。要求在缅甸驻兵”
关绪清放下了电报,看了看眼前的恭亲王说道:“六叔,您看英国如果真的在缅甸驻兵。我大清该如何自处呢”
恭亲王沉思了片刻说道:“回皇上,缅甸乃我大清西南之门户。与云南、贵州、越北省接壤,另外与西藏一山之隔。东起泰国直接可以进入我大清越南省,南起印度洋。实乃战略要地,如果英国人强占缅甸,很难想象我大清需要多少兵力防卫西南三省。”
关绪清欣慰的点了点头,笑道:“六叔能看到这一层,朕心甚慰。就算缅甸不是我大清属国,朕也不会让英国人强占了去。”
“可是皇上,英国不比法国。其在远东地区已经有了非常庞大的势力,印度就是英国在远东的后勤基地。我大清如今”恭亲王不无担忧的说道。
“与其将来英国人占领了缅甸再去防卫西南三省,还不如现在就把英国人的狼子野心打掉。”关绪清不等恭亲王把话说话就抢先说道。
叔侄二人相视一望,谁都没有作声。其实在他们心中已经有了一个坚定的决心
雄狮苏醒 第八十二章 英国出兵
1885年11月14,英国突然出兵占领了缅甸边防要塞敏赫拉,正式挑起了英缅战争。
这就像一粒小石头投入原本平静的湖面,顿时激起无限涟漪。
“你不是说英国人不会出兵吗”关绪清冷冷地看着跪在跟前的李鸿章道。
李鸿章此时低着头,伏在地上道:“臣办事不力,请皇上治罪。”
“你身为我大清外交大臣、军机大臣。却被英国外交大臣玩弄于股掌之间,英国人有预谋的出兵,而我大清却无一点准备。你,你还傻傻的告诉朕英国人不会出兵,到了最后一刻,大清还没有任何准备”关绪清对着李鸿章一顿臭骂。
李鸿章吓的跪在地上全身发抖,连续说着:“臣有罪,请皇上治罪。”
恭亲王急忙说道:“此次乃英国人背信弃义,实非李中堂一人之过错,臣以为现在最主要的是如何应对英国人的挑衅。”
“好吧。”关绪清缓和了一下语气道:“既然恭亲王求情,朕只罚你一年俸禄,望你小惩大诫,以后用心当差。你起来回话吧。”
李鸿章这才如释重负,起身后擦了擦满头的冷汗道:“谢皇上。”
关绪清坐在龙椅上,威严地看着两旁的一众军机大臣道:“英国人这次背信弃义,侵我属国,视我大清如无物,若不惩戒,何以正国体。”简简单单一句话,似乎就定下了下面谈话的基调。
“臣以为,英国此次偷袭缅甸就是不想给我大清过多的反应时间。希望能一口吃掉缅甸,那时占领了缅甸已成事实,我大清再也无法挽回了。”翁同稣说道。
“翁大人所言及是,可是英国在远东地区不论陆军还是海军都数倍于我大清。此战恐怕很难取胜”醇亲王客观的分析着敌我情况。
关绪清听他们你一言我一语的,虽然不敢明说但话中吐露出的意思就是大清远非英国人对手。出兵缅甸于国于民都无任何好处。
“哼,朕听了半天怎么都是给英国人提气啊什么不论陆军还是海军都数倍于我大清我大清雄师百万,英国蛮夷入缅区区两个师几万人。他印度洋舰队都是些破旧不堪的军舰,与我大清主力铁甲舰相比相差甚远。有何惧哉”如果眼神可以杀人的话,那在场的军机大臣已经被杀了好几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