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460(1 / 2)
时上前,用最严厉的犯规手段及时干扰谷成龙,而是慌忙地退后了一步,试图堵截谷成龙冲进大禁区。
如果是对谷成龙熟悉的防守球员,一定不会犯这样的低级错误。
谷成龙这个家伙,一贯地不喜欢进大禁区。
“杀”
谷成龙双目圆睁,大吼一声,抬脚就是一记迅猛的抽射
唰
皮球像是一枚出膛的炮弹,带起一片残影,笔直冲向了球门。门将阿纳祖卡迪尔虽然奋力跳了起来,但他根本来不及阻挡,皮球径直飞进了球门球进了
第730章 老爸,看儿子进球
本届亚洲杯到目前为止的最快进球
华夏的球迷们想到了球队会胜利,但谁也没想到华夏队表现得如此强势。
谷成龙的突袭简直就是摧枯拉朽
马来西亚队的防线,在他的面前根本不值一提,他很轻松的一个摆脱动作,就让对方的后卫趴在了地上,这一记禁区外远射更是给力。
很难想象,亚洲球员竟然也能踢出丝毫不逊色于欧美球员的那种暴力美。
“万岁豹子哥万岁”
球场看台上的华夏球迷都兴奋地跳了起来,他们将手中的球迷用品都抛向了空中,太激动了
“华夏万胜华夏万胜”
谷成龙带头高举起右拳,带领着队友们开始了欢呼。
这个射门,他自己踢的也很爽
毕竟,这是他为自己的国家所进的第一个球,具有不同的意义。
如果,他日后继续在足球这条道路上不停的探索,这个进球将一直伴随着他,成为他在球场上的代表作之一。
“哈哈哈哈,太爽了这样就领先了豹子,虽然你有点独,但我还是要祝贺你”
董方拙一把抱住了谷成龙,狠狠地在他的后背上拍了几下。
其他都队友也纷纷上前与谷成龙拥抱。
这个进球,对于华夏队同样很关键,这就像是一把钥匙,将马来西亚队的大门敲开了一道大裂缝,接下来的比赛就轻松多了。
如果马来西亚队不甘心失败,只能继续强攻。
华夏队应当还有很多破门得分的机会。
球场边的两队替补席上,冰火两重天。
华夏队这一侧的球员和教练欢呼雀跃,而马来西亚那一边,却如同参加葬礼一般,气氛压抑。
46岁的主教练巴卡尔眼前发黑。
他知道,自己完蛋了,谷成龙在球场上的骁勇,比他想象的还要厉害。
虽然,他一直混在国内联赛,但眼光不缺,谷成龙这种级别的对手,不是他手下这支球队能对付的。
“无所不在的安拉啊求您慈悯我,救救我吧”
巴卡尔的心中发出一声哀叹。
他和大部分马来人一样,都是伊斯兰教徒。
但,这个时候他也明白,他的主救不了他,能救他的,唯有场上的这些球员。
球场上的马来西亚球员已经被打蒙了,这和他们想象中完全不同。
主教练激励他们的是,只要坚持不懈地跑动,就能像泰国队和越南队一样,压制住对手。
这一次,马来西亚是主场作战,天气会帮助他们,华夏队虽强,但无论如何也不会出现如同199年亚洲杯预选赛、4年世界杯预选赛那样的:4惨败,更不会造成1978年亚运会上那种1;7的大溃败。
然而,谷成龙的这次半场奔袭吓住他们了。
每一个球员不禁都想到,如果换成自己,能拦得住那个17号吗
“镇定一些安拉与我们同在你们看,教练在向我们打手势一个球不算什么最后的胜利一定属于我们”
14号阿克马尔拉克里从前场跑了回来,高声地向队友们喊道。
虽然他的年龄在这支马来西亚国家队算是小字辈,但4年的那粒进球成全了他,他现在是马来西亚第一球星,所以很自觉地开始为队友们打气。
这时候,主教练巴卡尔也貌似很镇定地跑到场边,在给场上球员打手势:不要担心努力进攻
巴卡尔这是豁出去了。
他这也是死马当活马医,反正已经丢球,难道死守吗这是不可能的。
如果巴卡尔敢这么干,后果会非常严重。
马来西亚可以输球,但绝不能输了气势。
这里面有个不足以与外人道的理由,本届亚洲杯的另外三支东道主球队,不仅成绩好,更是都打出了“漂亮”的攻势足球。
所以,临出场前,马来西亚足协给巴卡尔下达了通知:
本场比赛,不管结果如何,必须打攻势足球,场面绝不能弱了。
这一点,关系到马来西亚足球在东南亚诸国中的地位
非常重要
殊不知,就是这么一个命令,不仅害了巴卡尔这个主教练,更害了马来西亚队。
另外那三支东道主球队,虽然对手也不弱,但是都没有谷成龙这种级别的妖兽啊
谷成龙这个家伙,他的盘带和速度,最适合的就是快速反击。
如果是阵地战硬碰硬,他虽然也会是焦点中的焦点,但还没到予取予夺的地步。
然而,在巴卡尔指挥下的这支马来西亚队,雷打不动地坚持猛攻,反而成全了谷成龙了
仅仅分钟后,华夏队再次在后场抢断成功,李爽带球向前突破,然后分球给谷成龙。
谷成龙再次上演快速冲刺的拿手好戏。
这一次,大个子前锋石俊多了个心眼,他就待在前场靠近禁区前沿的地方,看见谷成龙带球高速跑动,石俊立刻向前逼,仅比马来西亚的主力中后卫17号南瑟库马尔落后半个身位。看到石俊跃跃欲试,就等着队友传球后,往禁区深处去抢点,南瑟库马尔急了,拼命用手拦着石俊粗壮的腰肢。9岁的南瑟库马尔原先的位置是中场,他的18c的身高,在马来西亚这个国家就算是鹤立鸡群了。
本届亚洲杯之前,南瑟库马尔被主教练巴卡尔看重,成功改造成了中后卫,为的就是对付那些高个子球队的前锋。
为此,原先名不见经传的南瑟库马尔成了当地的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