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284(1 / 2)
的孤岛。
当那支武军想要逃跑的时候,被以逸待劳设下埋伏的明军一举成擒拿,全军覆没。
不到一个月时间,武国之前气势汹汹的攻势被完全瓦解,攻下的几十个城市,也全部被明军收复,反而损失了近十万的精锐部队。
这一仗之后,萧山军衔前的“代理”两个字就被去掉,不过同时去掉的还有“大元帅”三个字,他被责令带亲卫回七星城述职。
一般在战时回去述职,结果可以预见,不是被砍头,就是剥夺军职做一个虚衔贵族,反正在军队中不会再有出头之日。
而这次任命的大元帅,武王终于没有任人唯亲,选择了左骁卫大将军李错。
李错也因此成为了武国有史以来第一位武国王族之外的异姓大元帅。
成为元帅之后,他第一次召集将领就是分析上一次战争为什么会失败。
其实只有一个原因,就因为少了雇佣军。
在对翔国作战时,有很大一部分翔国人组成的雇佣军,充当了武国大军的耳目。
无论是对翔国的地形,还是守城方的优势劣势,他们都是了如指掌,自然也给了武军更佳的攻击选择,如果翔军要来偷袭,他们也会抢先知道并提前报告。
当时武国正规军与雇佣军也是相互配合,正规军强攻城市,雇佣军负责扫荡乡镇,那时正规军的信使跑个上百里都别想看到一个活人,更不用说被伏击。那时也不用征粮队去征粮,光吃雇佣军上缴的那部分就够了。
正因为两者相互配合,几乎没给翔国人留下任何抓漏洞的机会。
而现在武军分散兵力,狂攻明国各大城池,但是对城市附近的乡镇,却没有进行任何扫荡,这样斥候、征粮兵被伏击就非常正常,最后也直接导致了这次武军惨败的恶果。
李错的一席话,说的人人默然。
毕竟萧逸飞大元帅不明不白地被翔国刺客刺杀之事,疑点实在太多,如果翔王真有胆子杀萧逸飞给翔国人报仇,那他就不会与武国大军里应外合,破了这古都城;
而之后那八千左武卫的表现同样很奇怪,按照道理来说,他们是萧逸飞真正的嫡系,见到大元帅被暗杀,他们最正常的反应应该是屠了古都城王城,将所有带有翔国王族血统的人杀个干干净净,可他们只是带了萧逸飞的尸体一路往南,直接跑回了泽伦要塞。
大王的表现一样令人感到摸不着头脑,按理说一国大元帅在获得如此大的功绩后被暗杀,至少应当举行国葬来进行悼念,但是大王只是追封萧逸飞为梁国公,谥号守正,就再无其他任何赏赐;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官方似乎在竭力淡化萧逸飞的影响力。
而南方左武卫的表现同样古怪。吕学文并没有北上攻击翔国人,反倒是在吕唯晨的帮助下,对左武卫进行了大清洗,两万余名武国人类战士包括数十名将军、统领等高级军官以身体不适为由,被迫退伍返回内地或者铁柳城;之后吕学文还杀害了附近几个城市的光明圣庙的多名神职人员,并彻底摧毁了当地的光明圣庙。
许多光明牧师,甚至不知道自己是因为什么死的,而这恶行,更是让吕学文变得愈发“臭名昭著”。
这种种因素加起来,“萧逸飞”这三个字几乎已经成为了大家心照不宣的禁忌,想不到李错刚刚当上代理大元帅,就在大谈萧逸飞政策的正确性,众人一时间当真不知道如何回应。
不过说来也正常,这李错不是萧逸飞一步步提拔上来的吗
“难道就真的只能用雇佣军那种丧尽天良的制度吗”良久,右武卫大将军萧善长打破了沉默。
“不。这种制度虽然效果立竿见影,但是杀伤面过广,有伤天和,乃至折寿,所以我并不打算使用雇佣兵制度。”
另外有将领道:“那我们如何应对敌人这种先以农村包围城市,扯断各军联系之后再发动攻击的战术呢”
“萧大元帅的攻击计划是环环相扣的整体。既然我们不想使用雇佣兵制度,那他之前四处出击,多点开花的战术,虽然战果惊人,效率极高,可我们也就不得不放弃。”
李错这番话一出,一众将领都是恍然大悟,大家都是钻进了牛角尖,确实,攻灭一国,我们拥有太多太多的办法,实在没有必要一定参照前任大元帅的战术。
不过话说回来,萧逸飞大元帅之前的战术当真是省时、省力、省事,而且老是打胜仗。在他的统领下,大家似乎从来都没把对手真正看在眼里,但是反观现在,一个明国的黄毛小子,就已经让大家胆战心惊,如临大敌。
如果萧大元帅还在,加上那近三十万的左武卫,扫平明国,估计也是风卷残云,根本用不了三个月吧。
扫了在场的诸将一眼,李错道:“从综合国力来说,我国远远强于明国,只要我们能够步步为营,稳扎稳打,逼着他们与我军进行决战,那胜利终究还是我们的。不过,这需要大家的共同努力,希望诸位能够戮力同心,争取早日攻取明国,立下千秋万代之丰功伟绩。”
诸将站起道:“愿听从大元帅号令。”
接下来的战争,就完完全全用实力压人,李错出动了足足三十万军队,可是攻占城池的速度却大大减缓,如果说之前最多时平均三天就能打下一座城,现在时间已经过去了一个月,他也只是打下了三座城池。
不过与之前囫囵吞,一点都不消化不同。他对这三座城池都采用了萧逸飞西征北荒原的策略,简单而言,就是驱逐富商和土豪恶霸,再把他们的田地房屋分给了那些赤贫的佃户和平民;再者就是约束部队纪律,严禁烧杀抢掠的事情发生;最后就是尽量拉拢守备军的动摇分子,许诺他们种种好处,让他们成为武军的耳目和工具。
这些措施一旦开始实行,就如同亡灵大军释放的瘟疫一般,开始迅速污染明国人的心灵,而明军游击队想再去那三个城市的附近骚扰,结果反倒是被受了好处的明国同胞出卖,成为了叛徒们获得赏金的重要筹码。
这样一来,吕正心已经明白,这位李错李大将军,实在是做出了最明智、也让自己最无可抵御的选择。
毕竟两军的实力摆在那里。
这样的速度虽然缓慢,但是胜在没有大的破绽。按照现在的发展速度,明国七十几座城池,最多五年,只怕就要完完全全成为武国的土地了。
不过他虽然意识到了眼前巨大的危险,却依然是无计可施,因为两军的实力差距太大,对方每一步走的都挺稳,自己就是想使绊子,只怕最后断的还是自己的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