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玄幻 >西游之火云真仙 > 分节阅读 322

分节阅读 322(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因为药师佛见得他颇有道心,不为力量所迷惑,但一身实力却是太过弱小,不堪大用。所以特意传他八百修罗左道旁门大法,令得凌空子感激涕零。

凌空子心中感激,原本还想将自家七位友人一起介绍给药师佛,听说佛渡有缘,自家七位友人说起来亦是个个不凡,想来定然也会入得佛陀法眼,如此方不负“八友”之名。

而后药师佛并不在意,只是微微摇头,嘱咐其不要告诉任何人两者的“交易”,而后抽身离去,至此不见踪迹。而凌空子则每日修习修罗道法,苦练不辍,只为了早已参透神农禁制,获得其中传承,拜入那位大人门下。

可惜,药师佛错算了人心,或者说力量能够改变人心。修罗法门至强至大,便是那西方教圣人亦是对冥河道祖之道赞叹不已。

那般力量又岂是一介天仙境界的小妖能够掌控的力量增长恶根,而乙木精怪本就阴盛阳衰,被那无边血煞一染,自然化身炼狱修罗。

凌空子于是开始了长久的杀戮,不时袭击山下凡人,以凡人精血修炼道法,神通增长倒也迅速。但修罗大法为天道所忌,一旦学有所成,自然有阴魔降世。

天心感应,却是因为魔道之故,阴魔乃魔道法则所化,与人元神相合,则如跗骨之蛆,难以拔出。

所谓道高一尺,魔高一丈,若是道心坚固之人,能以无上道心一开始斩却阴魔,则能够降服魔头为己所用。又有那修佛之人,以无上佛法徐徐度化,亦能够平安无事。

可惜凌空子并不懂得佛法,只是一个沉溺在神通威能当中的小妖而已,在见识了修罗大法的强大与精深之后,渐渐迷失了方向。

就当凌空子以为自己的力量强大足以掌控一切,甚至能够破开神农禁制的时候,一个人出现了,一个令得凌空子记恨数千年的,轻易的夺走了神农庙中的传承。

令得凌空子抓狂,原来自家守候数千载,换来的,竟然是兰柯一梦。凡人曾言,“断人财路犹如杀人父母”,那神农传承乃是凌空子守候千载的动力所在,乃是他追寻天道的基石,他又岂能不记恨

那人正是红孩儿,说来好笑,凌空子首次在众人面前暴露自己所会的修罗大法,却被一个乳臭未干的少年克得死死的,以至于最后“惨死”在血兽手中。

天道之下,一切因果皆有定数,凌空子之身死却并未真死。也算是因果早定,凌空子深具佛性,所以曾被药师佛点化,练就一个血骨舍利,更是仗此逃得一命,被那官毗罗带入了西方佛界

s:第一更,求票票,蔷薇拜谢

第四百六十章 ,药师算计,昙花一现为韦驮

却说原来那兰若寺中桧树精,正是那西游大劫当中,原本应当出现在荆棘岭木仙庵中的林木八友凌空子。

其原本乃是药师门人,被药师佛作为棋子安插在西游路上,一面看重那西游功德,希望通过西游大劫,选出几个合适的门人弟子。另一面却是因为看重那深藏在木仙庵深处神农庙中的神农丹道。

药师佛成佛之时,曾许下十二大济世宏愿,曾言愿渡尽众生,解救众生疾病苦难,但其本身出生幽冥血海,乃是阿修罗一道的无上王者。

相较于治病救人、阴阳造化,其虽然一身道行精深无比,但却更加擅长毁灭。虽然得了佛门真义,对于普度世人亦是颇为不俗,但又何如神农丹道来的精深

三界当中若论造化之道,除却鸿钧道祖以外,当推三十三天外娲皇天中至人娘娘娲皇女娲,其参悟阴阳造化,所以能够以息壤造就人族,更是令得人族代巫妖二族成为三界主角。

女娲之道精深无比,不可度量。其次则当是那造化修罗族的冥河老祖与太上圣人李老君。

冥河老祖造就修罗一族,鼎盛血海,虽然没有能够比肩圣人,但亦是成就了“血海不枯,冥河不死”之威名。就连药师佛自己也是被老祖造化而出,自然通晓,但其却不适合人族。

至于太上圣人,清静无为高居三十三天外大赤天,便是其分神太上老君日日在天庭兜率宫中调铅弄汞,亦是被称为是“三界第一炼丹宗师”。足见其大道之精深,当得起“天道之下第一圣”。

除却这三者外,洪荒当中却还有一人,专擅乙木之道,师承老君,尝百草、辩五谷,造福三界人族。正是那人族三皇之地皇神农氏。

女娲之道太过精深难求,冥河之道药师如来亦是通晓,而老君之道则更是太过飘渺。所以若论普度世人,自然是本就为人族贴身打造的神农丹道为最好。

可惜事与愿违。出了红孩儿这个变数,“横刀夺爱”,单枪匹马从木仙庵中取走了神农传承,令得药师佛的算计落空。那凌空子若非练就血骨舍利,也定然身殒。

凌空子被官毗罗带入净琉璃界,被呈现在药师如来之前。药师佛怜愍众生,自然也包括凌空子。

有感自己曾与凌空子之间的因果,药师佛却是将其灵性一分为二,将其中良善的一面点化为一颗种子,埋藏在东土兰若寺中。化为了一棵桧树,便是后来的银花姥姥。

兰若寺,被称为“东土佛宗之源流”,更是靠近那南海圣地普陀珞珈山,同样亦是有“慈航道统”之称为。

算是东土佛门当中。庄严、慈悲之境地。因其为观自在显化神迹,传播信仰,化缘修建。更是曾传出观自在数次转世此处,在此处演经说法,所以才会称为东土佛门之圣地。

但身为佛门大能,药师佛却是知道,那兰若寺中自从建庙开始。便有一位大能驻扎镇压。那位大能亦是法力无边,心怀慈悲,几近悟得觉果,却始终不愿意成佛。最后更是放弃了自己原来的尊崇身份,屈居于兰若寺中,日日守护此处。欲要为那大慈大悲慈航大士,守住这一方道统。

那人正是韦驮,西方佛门灵山佛界护法天神韦驮菩萨。那个传言中“昙花一现为韦驮”的佛子。可惜昙花有心,韦驮无意,花开花谢。千年相对,却终是难以换的韦驮的一次回眸。

只因为,在韦驮之内心,早有了一人,便是那观世音化身,慈航天女。也正是因为这天女,韦驮会甘心皈依佛门,从印度教大天神变为佛门的护法天神。

也正是因为这天女,韦驮会愿意放弃自己在灵山当中的一切尊崇地位,来到这东土南瞻部洲,屈居在一座小庙中,只为了时时亲近那道背影,又何尝不是为了换取那人的一次回眸

韦驮与妙善之间的情谊,佛门皆知,从当初韦驮为了妙善入佛之时便可看出。可惜终究是“落花有意流水无情”,观世音一心欲要证得天道,妙善又岂会罔顾儿女私情终究是一次错过的邂逅,令人心生遗憾。

韦驮从此沉默,以金刚怒目之象示人,成了佛门的守护天神,但其对于妙善的情谊却并未减少半分,而是私藏在心底,慢慢生根发芽,成长为苍天巨木。

每一次观自在出行,韦驮必定会一路相随,暗中护佑。便是在那佛门三千小千当中转生,亦是如此。

那一天,韦驮忽而心血来潮,有感自家将会有一段姻缘,且与观自在有关,心中大喜过望,却是忙忙循着渺渺天机,朝向东土,托生在了江南武林一处人家。

那一日,江南城中来了一位天女,当真是生的天姿国色,美艳如花,其清丽出尘之气三界少有,神圣圣洁之一令人心神拜服。

那女子自然便是观音,初次在东土显化的神迹的观音。观自在以自家神念游历三界,度化众生,传下偌大名声,对于如何笼络信徒自然有其心得。

这一次观音却是化身妙善,借妙善之美貌,在世俗中化缘,扬言无论谁手中铜钱击中其身体,便将嫁于其为妻,若是击不中则将所化的铜钱全部用来修桥建庙。

世人蒙昧,皆为美貌所惑,岂会是的圣人真颜唯有韦驮。在茫茫人群之后,韦驮却是第一时间认出了布道的观音,心中却是激动,原来这便是“一线生机”所在。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