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77(1 / 2)
在神志不清的姬昌身边倾诉自己的苦闷。此时姬发所面临的局面比姬昌脑中风那次还要窘困,眼见西岐就要四分五裂,诸位兄弟也一个个与自己离心,甚至连大臣们中也有人起了异心,认为西岐再也不能兴盛
姬发自幼可说是顺风顺水,在一片赞扬中长大的,虽然也有艰辛之时,但有父亲、有强大的西岐做后盾,做起任何事情都充满勇气与信心但是这一次,他所依仗的父亲已经不能告诉他答案,西岐也即将分裂变成无数个力量薄弱的小诸侯,不能成为他自信的来源
他毕竟才只有二十岁,面对这番困境,如何不会灰心丧气,迷茫不知前路应当如何行走
却是到了半夜,姬发已然混混沌沌,神志不清时,那一直瘫在床上动弹不得的姬昌竟然突然伸出手来,拍了拍姬发的脑袋
姬发陡然惊醒,当发现拍醒自己的是父亲时,登时惊喜不已,正要往外边叫来大夫,却是听到姬昌沙哑着声音,断断续续地吐出了一句话:“反商宁为玉碎不为瓦全”
姬发登时愣怔,在听到“宁为玉碎不为瓦全”这句话时大为震动,想想现在西岐的处境,可不就是如此即便现在听从了纣皇的旨意,得到了一时的苟安,但是长久之后必然会一个个被其他强大的诸侯吞食、兼并想他西岐一直对大商俯首帖耳、委曲求全,最后得来的还不是四分五裂的结果与其灭亡于屈辱之中,不如拼死一战,或许还能成就一番事业
只是让姬发失望的是,姬昌说完这句话后,又变回了原样,一动不动目光呆滞地看着前方。
但姬发确实从父亲那里得到了指示,人生的指明灯在这指示的指引下已再次亮起,他感到前途再没有黑暗,只有等待自己去战胜的挫折
于是第二日,姬发便委派南宫适将所有的兄弟以及殷姬监管了起来,不允许他们离开住所,也不允许他们与外人接触因为苏妲己那件事姬发没有重罚南宫适,南宫适十分感念这份恩德,而今已然成了姬发的死忠,所以姬发很多事情都交代给了他去办理,这个人也没有再犯浑,办坏差事叫他失望
将南宫适吩咐下去后,姬发这才将姜子牙与众位大臣聚拢在一处,将昨夜父亲对自己说的话告诉了众人,并且明确地表示了西岐绝对不能分裂,宁做碎玉也不能让纣皇的阴谋得逞
但是现下时局对西岐实在不利,诸位大臣都是姬昌从全国各地笼络来的聪明人,哪里会看不出西岐造反根本不会得来好处,因此面上虽然唯唯诺诺表示相信姬发的话,心中却并非如此,反而认为姬发被权力、地位蒙蔽了双眼,竟然利用瘫痪在床的老父来作假,诓骗他们,很是觉得不舒服
而这些大臣里大多数都是当时十分有贤德声望的人,就比如仰慕姬昌“善养老”之名而归入西岐的三贤臣散宜生、太颠、闳夭,都是十分重视名声之人,现在眼见西岐举兵只能落得一个众叛亲离被史书唾骂的境地,哪里能肯真心跟随姬发去造反不由得暗地里聚在一处长吁短叹,最后想了想,反正当年也是从别的地方投奔来西岐的,现在就再投奔一次别处吧,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如此一番商谈,竟是不谋而合,虽然觉得愧对姬侯,但他现在瘫痪在床人事不省,犹如死人,即便他们此时离开也不算愧对他的知遇之恩因此私下里谋和了时间,在姬发举兵前夕,偷偷摸摸地溜出了岐山,跑到了姬旦受封的领地里,默默地潜藏在百姓中,只等姬发兵败之时再冒头,正式投靠姬旦辅佐于他,也算为姬昌继续尽忠,不枉他们君臣一场的情分
这三贤一直是西岐股肱之臣,那些从各处奔来的贤士无不以他们马首是瞻,如今他们一逃,其他人更是不肯留下,一时间竟是逃走了半数,叫人才济济的西岐小朝廷一下子稀疏了起来,唯有那姜子牙没有离开,始终留在了姬发身边
姬发看着逃了一半大臣的朝廷,方知什么叫做患难见真情,因此更加器重留下的人,发誓一定不会让他们后悔今日的决定,西岐占领朝歌之时便是这些大臣成为一方诸侯之日
s:姬昌说的那句话究竟是不是他自己说出来的呢究竟是不是他自己说出来的呢我不告诉你们
西岐分割图:
庶子与养子庶子与养子
庶子与养子太姒其他儿子姬鲜姬处太姒其他儿子庶子与养子
庶子与养子太姒其他儿子姬度岐山姬发姬旦庶子与养子
渭河
。。。。。。。。。。。。。。。姬奭。。。。。。。。。。。。。庶子与养子
太姒娘家其他诸侯其他诸侯
大概就是这样的划分
、107凤鸣岐山二
作者有话要说:
姬发在面临内忧外困的局面下,执意要举事反商,但他毕竟自幼于行伍间成长,非是一介莽夫,因此定下反商大计后,立即前往军队与几位大将军碰面,迅速地制定了作战策略,成就千秋霸业
却不是立刻就举事,而是先与外祖家有莘氏取得了联系,等到狗皇帝纣皇巡游至有莘氏的领地上,便由他们设法活捉,而后西岐便可挟持纣皇号令诸侯,一举捣毁大商老巢朝歌
这本是一个可行之计,哪知狗皇帝在渡过渭河,即将来到有莘氏的城池时,突然在渭河一条支流上停了下来,突发奇想地弄出了一种叫“冰刀”的玩意,于是在这条完全被封冻的支流上玩耍了起来,甚至还将周围的诸侯召集过来,准备举行一场大型的冰球大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