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 >捡漏 > 分节阅读 244

分节阅读 244(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显得有些幼稚,虽然很多古玩收藏爱好者抵制了国外的拍卖行,但是依然无法遏制中国艺术品的价格上升。

“先看看情况吧”董德昌说道。他和马尚都此次来的目的就是想看和氏璧的真伪,对于希斯特拍卖的其他古玩并没有什么兴趣。至于抵制希斯特的拍卖那是要联合在场的买家的,否则的话,一小部分人根本就没有办法阻止拍卖。即便以董德昌和马尚都的号召力都无法达到这样的效果。

第一件藏品清乾隆年间的铜胎掐丝珐琅嵌玉寿桃如意,如意以铜为胎,其上鎏金,施透明珐琅釉,嵌玉石,刻“乾隆御玩”四字二行楷书款。

众所周知,乾隆是很喜欢如意的,在他的授意与倡导之下,宫中如意的制造和使用,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局面。单只在室内陈设中,就已经到了“处处座之旁,率陈如意常”的地步,连乾隆五十八年来华的英国使臣马戛尔尼在其所著乾隆英使觐见记里,也叙述其在避暑山庄万树园“所经各宫或各屋,必有一宝座,宝座之旁,必有一如意”。至于喜庆年节及皇帝、皇后、太后寿诞等,臣子们自然也要贡进如意以表祝福;皇帝赏赐,甚至赠送外国使节的礼品中都少不了它;甚至皇帝大婚等重大仪式上也变得不可或缺。

铜胎掐丝珐琅嵌玉寿桃如意的起拍卖价为两万美元。因为考虑到本场拍卖会的特殊性,所以使用美元结算。

拍卖师的话音刚落,一名坐在后排的中国人已经直接将价格提到了三万。

这个如意的市场价大概在二十五万人民币左右,折合美元也就三万多一点。

但是价格的攀升大大的出乎于飞的意料。三万、四万、五万

当如意的价格超过八万美元的时候,已经比它的真实价值都要高出两倍还多了,但是竞价的人竟然还在继续。

王光水脸上露出目瞪口呆的表情,于飞则若有所思,这群中国人好像是商量好有意竞相给日本人送钱一样

最终,市场价也只在三万美元左右的铜胎掐丝珐琅嵌玉寿桃如意硬是卖出了十五万的高价整整翻了五倍。

“奶奶的,这是怎么回事”王光水迷迷糊糊的说道。

参与到铜胎掐丝珐琅嵌玉寿桃如意竞拍之中的都是中国人,仿佛他们喊的价格不是美元而是人民币一样。这样也太不理智了。

于飞苦笑一声说道:“王先生,你刚才说的抵制是理想,而现在你所见到的猜是现实。当梦想遇到现实的时候,总有很多尘渣翻出水面,让人恶心

第二件的拍品是清雍正时期的一对霁红碗。碗撇口,深弧腹,底承圈足,底落“大清雍正年製”六字楷书款,为雍正朝官窑之器。其内壁素白,外壁满施红釉,有灯草口,霁红色泽浓艳,色调沉稳肃穆,此类颜色釉从明代永宣时起,便成为帝王祭祀的专门用色,并一直延续至清朝,故又名“祭红”,所见器物见于郊日坛祭日。

清道光时期,龚鉽撰景德镇陶歌中曰:“官古窑成重霁红,最难全美费良工。霜天晴画精心合,一样搏烧百不同。”由此可知霁红烧造难度之大,要烧得纯正之祭红釉并非易事。此霁红釉碗成对保存,更显珍贵。

最终这件价值两万五千美元左右的雍正时期的霁红碗被一位三十多岁的女人同样以十万美元的价格收入囊中。

整个拍卖现场一片嘈杂,不知道是因为拍卖师穿的太少,还是因为收藏古玩的人实在太多,大家都很投入,竞价的竞价,议论的议论。成交的价格也往往高出实际价格的数倍及以上。

于飞眉头紧锁,绝对不能任由这样的情况继续下去。

s:月初了,红绿灯拜求支持月票,收藏,推荐什么都行。。。。。

这段时间红绿灯工作太忙,每天保持两更都是熬夜和早起码的,请各位谅解支持不是红绿灯不努力,实在是太忙了

第423章乾隆鸡缸杯

s:红绿灯月初求支持

这些竞价的人中,有一些是想为促进流落海外的国宝回归出一分力的爱国人士,也有纯属钱多烧的,不懂行情,因为脸面而哄高价格的富商土豪。

不论出于何种目的,这些人都是中国人,看着他们在日本的拍卖行中挥金如土一般把自己辛辛苦苦赚来的钱撒给日本人,于飞的心中非常的不舒服。王光水说的对,这样做根本就不是促进国宝回归,而是助长这种强盗的气焰,必须做点什么阻止这种行为。

然而于飞却根本不知道该怎么办,他没有这方面的经验。号召在座的中国买家抵制拍卖,他也没有这么大的号召力。到底该怎么办呢

“下一件拍品是清代乾隆鸡缸杯。”拍卖师用她柔弱的声音说道。

鸡缸杯以成化为尊。在成化之后的两百多年,明代嘉靖、隆庆、万历三朝都有仿造,不过质量偏低。仿造较好的是清代的康熙、雍正、乾隆三朝,其中尤以乾隆为佳,乾隆皇帝不仅让当时的景德镇御窑仿制,还题诗作志。

一个小杯子被司仪拿到了拍卖台中央的展示台上。同时,在大屏幕上也打出了鸡缸杯的图像。

这么远的距离,拍卖方也不允许现场上眼或上手,也就根本无从判断真伪。

不过这难不倒于飞,他引导一股混沌之气包裹住了鸡缸杯,紧接着他的眼前一亮

然后他趴在马尚都和董德昌的耳边的悄悄的说了几句话。

两人均露出了惊骇的目光。

“小飞。你能确定”马尚都问道。他虽然知道于飞的运气很好,鉴定能力也很高不然怎么可能接二连三的捡漏呢,但是隔着这么远的距离。就连他自己都无从判断真伪,于飞是怎么看出不对的

“是呀小飞,此事关系重大,没有十足的把握可不好信口雌黄的。”董德昌也说道。

当听到于飞说这件乾隆斗彩鸡缸杯是赝品的时候,两人还是难以置信。

要知道虽然现在拍卖会上以次充好,以假充真的情况屡屡出现,但是在国外大型的拍卖会上。这种情况还是比较少的。

而希斯特拍卖行的本次中国艺术品的拍卖一开始抛出的两件拍品质量都很高,很明显这是一场高规格的拍卖会。希斯特也是日本首屈一指的大拍卖行了,做出这样的事情如果被查出来。对他们的声誉影响是非常大的。

而且一般来说,拍卖会的赝品都会放到中后期,因为拍卖会刚开始的时候,竞拍者都很清醒。甚至抱着几分警惕。这时候售假。被发现的几率会高出不少。而到后来,在现场的氛围带动下,竞拍者或多或少都会有些头脑发热,或者看到别人接二连三的出手,也有可能跟风盲目出手,这样赝品拍卖的成功率就大的多了。

事实上,拍卖会发现赝品的情况太多是在拍品交割之后,而当场便被拆穿的情况非常少。

“董叔。马哥,你们相信我。我在日本的一个私人交流会上看到过这个鸡缸杯。确定为赝品无疑最大的破绽就在它的落款上。”于飞说道。他不可能说这一切都是经过混沌之气仔细观摩之后得出的,便假托是自己之前看到过。反正自己在日本的所作所为董德昌和马尚都并不清楚,而且他也确实参加过一场私人的交流会,只不过并没有见到这个鸡缸杯而已。

“好”董德昌虽然并没有把握,但是他相信自己的弟子,相信于飞,一拍扶手说道:“我就把这点名声全押在你身上了,要是押错了,你可得给我养老。”

董德昌做出这样的决定非常不容易,他数十年好不容易积累下来了这样的名声。如果这件乾隆鸡缸杯并非像于飞说的那样是赝品,而是真品的话,那董德昌这一辈子的名望可就全完了,以后说不定真要靠于飞养老了。

这样的赌注不可谓不大,而董德昌竟然愿意拿所有的一切豪赌一把,显然是为了支持自己,这让于飞非常的感动。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