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82(1 / 2)
照料的情景。
渐渐的张邦昌消除了心中的恐惧,渐渐的平静了下来。
说着说着,赵朴问道:“如今大宋危机,不知道张相公有何计可以安天下”
“这个”张邦昌眼神中闪出一丝难以之隐。
赵朴对身边的宫人道:“你们全部退下,舞儿你护卫在门外,十丈之内,不得有人靠近”
宫内的太监、宫女纷纷退走,房间内,只剩下两人。而此刻王舞月,则是守在门口,眼神警惕的看着一切。
张邦昌眼神中闪过惊讶,眼神扫过王舞月,以他老辣的眼神,自然看出王舞月正是女子,只是陛下对这位女子出乎意料的信任,让她护卫在外,不让外人靠近。
“陛下,不得干政,陛下似乎太过宠幸这位女子了”张邦昌委婉的劝诫道。
“自然不得干政,不过太宰不必担忧。她无父无母,自然不会有外戚,我就是他最近亲的人,她不会背叛我的”赵朴沉声道。
张邦昌也不再这个问题上纠结,而是问道:“陛下,如何看待金军”
“虎狼之师,如日中天,大宋弱旅不可匹敌”赵朴坦然道。金军的战力很强,若是单纯的防御守城还可以,若是野战必输。不过防御,从来不是单纯的防御,单纯的防御必然失守,南宋的钓鱼城那样防御强,也陷落了;襄阳城防御,固如金汤,也是沦陷了。
野战,是宋军必然面临的课题。
“那陛下,打算如何对待金军”张邦昌问道。
“是战是和犹豫不定”赵朴道。
张邦昌开口道:“陛下,还是议和吧”
赵朴立时脸色变得铁青,神情冷酷到了极点,可还是问道:“理由”
“金军强大,我军不如,唯有议和,才能求得社稷保存”
“议和”赵朴冷笑道,“就算是我想要议和,金军也未必答应,能战方能言和。若是不能战,即便是议和而不可得。岂不知人心不足蛇吞象。”
“汉贼不两立,王室不偏安议和是不可能的,即便是我们想要,敌人也不会答应。反而是借着议和之名,一些乱臣贼子趁机扰乱朝堂,弄得天下不安,人心惶惶”
张邦昌却道:“议和只是暂时的,只是缓兵之计。如今河北,河东等地的义军连绵不断,金军在黄河以北极度不稳,无力南下,我军正好议和,从而获得喘息的机会,训练士卒,加强武备,才能一雪前耻”
“时间,世界上最缺的就是时间”赵朴淡淡道,“时间只有半年,甚至是三个月,当秋天到来的时刻,就是金军南下的时刻,练兵的时间仅仅有三个月”
次日早朝,张邦昌以太宰的身份出现在了朝堂之上。
只是他出现,立刻遭到了李纲等人的口诛笔伐,似乎张邦昌就是国贼,要将他诛杀。而张邦昌也不服气,立刻反唇相讥。立时间,朝堂之上,争吵起来,好似菜市场一般。
赵朴恼怒不已,这个李纲为何老是抓住小辫子不放。
“诸位,如今金军退去,但不久之后金军就会再度南下,不知如何布置秋防,不知如何不知黄河防线。还有如今河南之地,尽数灾荒,饥民颇多,不知如何赈灾”赵朴看着吵闹的朝堂,不得已只能是赤膊上阵,抛出了一个巨大的命题。
秋防和赈灾
秋天是收获的季节,也是金军南下的季节,如今距离秋季,没有几个月了,必须要布置黄河防线,防备金军南下,同时要赈灾。随着金军南下,大量饥民的出现,赈灾是必然的,总不能眼睁睁的看着百姓饿死吧
这才是今天朝会的主题,而不是惩治张邦昌。
“陛下,请还都汴梁”这时,一个老臣开口了,正是宗泽。
s:感谢wangang93,麒麟727打赏。
第128章还都汴梁
还都汴梁
听到这四个字,赵朴的脸色立时间变得绿了。
汴梁,位于中原地带,黄河边上,易攻难守。谁守着汴梁,谁就等于背上一个大包袱,大量的钱财,大量的兵力,都是投入了这个无底洞。而对手,只需要派上少量的兵力出击,就可以将汴梁拖死。
还都汴梁,等于是一脚踏入了鬼门关。
赵朴不怕死,可是却不想找死。
还都汴梁,除了得到可怜的少的很的政治意义之外,既得不到经济利益,也得不到军事意义。为了一点可怜的少的政治经济意义,将大宋的大量人力,物力,财力消耗在一个无底洞中,太不划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