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333(1 / 2)
国发出了电令,中华帝国东大洋舰队的一支战列舰队和航母编队,将由副司令员李伟国中将带领,前往瓦胡群岛进行军演。
对于这次军演,中华帝国已经秘密照会各盟国,要求他们派出最为强大的舰队阵容,参加这一次军演。在中华帝国的要求下,各国海军主力倾巢而出,圣马丁帝国、拉丁王国、伊斯坦帝国等各个国家都派出了全部海军主力,就连刚刚复国的哥萨克帝国也派出了仅有的三艘巡洋舰,经过圣马丁帝国的运河进入东大洋参加军演。
军演的阵容异常强大,总共有六艘总督级航空母舰,三艘将军级航空母舰,十二艘直隶级战列舰,八艘山南级战列舰,以及大量巡洋舰和驱逐舰参加了演习。
对于这次演习,中华帝国还是有所保留的,南明级航空母舰没有露面,巡洋舰也只来了十艘红原级,携带导弹的眉山级巡洋舰敏感装备太多,没有参加军演,不过军方还是派出了两艘五万吨排水量的黄蜂级两栖攻击舰,作为舰队反潜力量。
中华帝国向来是居于军事变革之先锋,因此中华帝国即将与盟国进行海军军演的消息传开后,各国都申请希望前往观摩,而正想震慑轴心国的中华帝国自然是全部同意,让他们乘坐专门的参观飞艇,在附近空域进行观摩。
中华财团的飞艇一直没有停止研制,本来这些飞艇主要是为了节省燃料和长时间留空,作为警戒飞艇使用的,但是在研究中,科研人员发现,在完全解决了高空气流对飞艇的危害之后,飞艇的低耗能高载重量的优点就显现了出来,对于不要求运输速度的远途运送方面,成本低的惊人,所以在中华帝国内部一些地面交通不便的地区,飞艇又应用了起来。
对于飞艇这种在西大陆已经被淘汰的运输工具,中华帝国反而在广泛应用,这引起了各国代表的好奇心。当走近这个巨大的飞艇,他们才发现新的飞艇与他们之前所使用的有些不同。
以前各国使用的飞艇都是长长雪茄状,气囊表面相当光滑平整,而中华帝国新式飞艇的造型却有些奇葩。这种新飞艇的形状大致上也与以前相同,只是在内部大量气囊隔舱之外有一层隔舱,隔舱内分为十数层,可以供人员进入,隔舱内层为气囊,人员可以在隔舱中对气囊进行检查和维护,而外部则是铝合金板,做为外框和装甲使用。
更为奇特的是在铝合金外框之外,还有六个长条形的气囊组。六条气囊顺向布置,从气囊的首部延伸到尾部,均匀的分部在飞艇的周围,有它们的存在可以极大的稳定飞艇在空中的状态。
如果有横风从侧面吹向气囊,气流会沿着气囊组的方向,向着艇首和艇尾流动,同时由于气囊组之间的凹槽内,气流是向三个方向用力,这样就能够有效的防止气囊发生翻滚,保证了飞艇内人员的安全。
第五百六十一章 海上军演下
在飞艇下面的大型吊舱中,除了用铝合金制作的大量座椅和沙发之外,地面还完全用带有金属框架的钢化玻璃铺设,这样可以非常方便的观察下方的情况,是专门为了各国观察员参观海上军演而特制的。
对于中华帝国出产飞艇的精美,各国观察员都叹为观止,飞艇内奢华而舒适的布置,也同样让他们异常享受,当然为了让他们从各种位置都能清楚的看到军演的过程,除了透明的地面之外,飞艇四周还有大量窗户,而且窗户上都配有固定式的高倍望远镜。
同盟国和轴心国的各国代表,分别乘坐着两艘飞艇,升上了瓦胡群岛的上空。由于中华帝国飞艇向来都是充入氦气的,各国使者并不担心其安全性,他们非常安逸的坐在自己的座位上,享受着乘务员提供的葡萄酒和各种精美食物,欣赏着脚下的蓝色海洋,等待着军演的开始。
一个小时之后,两艘飞艇抵达了演习区域上空,北约盟军的舰队已经排成了整齐的队伍。为了让各国观察员能够看的更加清楚,飞艇降低了高度,见到北约舰队已经出现,各国观察员纷纷凑向了望远镜。
“好庞大的舰队,好大的战列舰啊。”来自哈布夫斯堡王国的海军准将岑斯克惊叹道,直隶级战列舰那高达六万多吨的满载排水量让他看得吃惊不已,因为在他们的国内,还在使用着老式战列舰,满载排水量还不足三万吨。
“那是总督级航空母舰,看起来和我们波士顿帝国的埃塞克斯级航母好像啊。”另外一艘飞艇上的波士顿帝国武官麦迪上校说道。
已经退役的波士顿帝国特约海军观察员,著名的马汉上将用看白痴一样的眼神看了他一眼道:“不用大声说出来,我国的埃塞克斯级航母,就是仿照总督级航母建造的。”
“不过说起来,还是埃塞克斯级航母更加威武一些。”旁边的莫斯王国使者拉布兰赶快讨好自己的宗主国。对于这些只会阿谀奉承的家伙,马汉从来都是看不上的,他只是在鼻子中轻哼一下,算是回答了拉布兰。
“第一战列舰队三分之二全速,左转弯,准备炮击。”负责指挥这一次演习的高同辉二级上将一声令下,隶属于中华帝国的四艘直隶级战列舰首先加速完成了转弯,数量众多的四百零六毫米口径主炮扬起了炮口,瞄准了远在三十五公里之外的靶船。
四十八门主炮齐鸣,开始了第一次齐射。“咦他们不是每次射击之前,都会打上两枚校准弹的吗”非常熟悉中华帝国战列舰炮击习惯的撒尔海军坎宁安中将看的有些奇怪。
他的话音刚落,密集的炮弹就落在了行驶中的靶船附近,最远的落点也不超过五十米,甚至有三枚炮弹已经击中了靶船。在巨大的爆炸声中,足有六千多吨的靶船很快开始下沉。
见到这一次炮击的效果,所有熟悉海军的各国观察员都惊讶的张大了嘴巴,久久陷于震惊之中。在世界各国的战列舰炮击中,如此远距离的炮击,一般都是各国海军尽量避免的,因为在如今落后的光学观瞄系统面前,如此远距离的炮击命中率不会超过百分之三。中华帝国的战列舰居然如此准确的首轮命中,实在是让人感觉不可思议。
第一队直隶级战列舰是中华帝国自用的,上面安装了专门的火控雷达,所以才能如此准确的命中目标,而随后的八艘直隶级战列舰和八艘山南级战列舰都是盟国使用的,他们的战舰可没有雷达火控系统,因此这些军舰的准确率又回归到了正常的水准,甚至由于这些国家的海军训练不足,准确率还稍有下降。
见到后面军舰的准确率,各国观察员松了口气,前面第一队的战列舰那么准确的炮击,被他们归功于中华帝国海军的训练有素,不过即便训练有素,能达到如此的准确率,也让他们相顾骇然了。一些观察员开始考虑这种情况,是不是与中华帝国从军校开始,就使用现役战列舰不计损耗的进行训练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