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142(1 / 2)
吴琼笑道:“我们中华领自然是愿意和陛下交朋友的,不过贵国正在和波斯帝国交战,如果中华领和贵国结盟不就是要对波斯帝国宣战了,这可不是我们想要看到的,毕竟和平才是经济发展的最佳环境。”
吴琼并不急着表明来意,伊斯坦帝国一直被波斯帝国压着打自然是急着脱身,而对方越急,吴琼就越表现出犹豫。
“可是如果伊斯坦帝国被彻底击败,波斯帝国就没有了牵制,他们会在中大陆执行扩张政策,贵领的巴坦地区相信也非常危险吧。”阿卜杜勒二世将自己说的好像是为了邻国安定自我牺牲的圣人一般。
吴琼正好借坡下驴,假装思索了一番之后吴琼道:“如果要和贵国结盟也不是不可以,不过我需要足够打动我家领主的利益。虽然我这次有全权签署任何协定的权利,但是这毕竟要为中华领带来一次战争,没有足够的利益我无法做主。”
听了吴琼的话,阿卜杜勒二世脸色狂变,他大声道:“我是不会出卖自己国家的利益来换取帮助的。”吴琼知道他误会了,不禁哑然失笑,不过他也因此对这位硬气的皇帝有了一些好感。
见到面露严肃的阿卜杜勒二世,吴琼笑道:“波斯帝国有大量的利益等着我们去分配,怎么会要伊斯特帝国付出代价呢”
听了吴琼的话,阿卜杜勒二世才知道自己误会了,他对着吴琼笑了笑:“不好意思,特使先生,是我误会了。”
对于分配波斯帝国的利益,阿卜杜勒二世可没有什么心理负担,何况双方结盟攻击波斯帝国,分配战后利益也算理所应当的。
双方既然有了初步的意向,细节谈判阿卜杜勒二世就不会亲自上阵了,毕竟这种谈判并非他所长,因此在有了初步意向之后谈判在吴琼和伊斯坦帝国外交大臣阿巴迪斯之间展开了。
吴琼一上来就以救助者自居,声称中华领和波斯帝国没有任何仇冤,如果和伊斯坦帝国结盟并对其开战完全是为了处于帮助友好国家的目的。如果结盟共同攻击波斯帝国,在灭亡波斯帝国之后,中华领必须获得巴德拉以东的全部波斯领土作为报酬。
这个条件一经开出吓了阿巴迪斯一跳,如果以巴德拉为界,中华领将占据波斯帝国领土的八成,包括以波斯帝国首都巴赫塔兰为核心的北方地区,这是波斯帝国最富庶人口最多也是最发达的地区,如果接受这样的条件伊斯坦帝国就算是白忙活了。
如果签订了如此的跳跃,阿巴迪斯相信他一定会被阿卜杜勒二世砍头得,因此他硬是打了个一折,只同意在战后将靠近巴坦地区的哈巴尔省和比尔詹得省交给中华领管理。
他的理由是伊斯坦帝国与波斯帝国作战多年,付出了巨大代价,应该获得足够的利益。何况波斯帝国和伊斯坦帝国同属阿伯丁人,如果将人口众多的北方地区交给中华领对伊斯坦帝国人民的民族感情会造成巨大伤害。
吴琼一口一个伊斯坦帝国的解救者坚决要求获得最大利益,阿巴迪斯则以功劳最大针锋相对,双方谁也不肯让步,就在谈判陷入僵局的时候,一个战役意外的帮助吴琼打开了局面。
原来一直敌视中华领的撒尔帝国,在中华领获得巴坦地区并派驻了一支不小的舰队之后立刻感到了威胁,因此它在中大陆政策上做了很大的调整。
与雅曼帝国暗中支持伊斯坦帝国一样,波斯帝国的支持者是撒尔帝国。两个西大陆强国虽然表面上一团和气,其实早已在打一场代理人战争,这也是双方争夺中大陆控制权的战斗。
在中华领势力进入中大陆以后,撒尔帝国感到了明显的威胁,为此它曾经一度希望与雅曼帝国和解,停止这场代理人战争,而让波斯帝国腾出手来威胁中华领的巴坦地区。
可是由于撒尔帝国近年与雅曼帝国的死仇南特帝国走得很近,同时又在和哥萨克帝国寻求结盟,这一系列措施显然是针对工业能力越来越强大的雅曼帝国的,何况雅曼帝国在中大陆的势力上一直遭到撒尔帝国的全面打压,他还巴不得多出了中华领来和他们共同对抗强大的撒尔帝国。
除了这些担忧之外,雅曼帝国还担心这是撒尔帝国的阴谋,也许是为了让己方放松警惕之后,一举拿下伊斯坦帝国。因此撒尔帝国抛出这个提议后,雅曼帝国根本就置之不理,鉴于这种情况撒尔帝国只好寻求自己解决问题了。
依靠庞大的海外运输舰队,撒尔帝国神不知鬼不觉的将十万枝马蒂尼亨利步枪,也就是中华领转让技术的兰亭一型步枪出售给了波斯帝国,一同出售的还有近两百挺南特帝国最新出产的马克式重机枪,以及近三十门七十六毫米轻型火炮。
第二百三十八章 鏖战中大陆一
有了这些新装备,波斯帝国立刻武装了自己最精锐的第一高登军团,随后这支精锐部队被秘密运送到来与伊斯坦帝国的正面战场上。
898年10月14日,拥有十万装备精良士兵的波斯帝国第一高登军团对伊斯坦帝国的博兰伊山防线发起了进攻。
这场代理人战争由于雅曼帝国和撒尔帝国都不想让这两个中大陆强国过于强大,双方非常默契的只将老式的单发后装枪卖给他们,而且绝不出售火炮,因此双方的战斗力都不强。
当撒尔帝国将自己国内的最新式的各种军械,装备给波斯军队以后,本来就采取攻势的波斯军队攻击能力就更加强大了,措手不及的伊斯坦帝国很快败退下来。
三天之后,波斯帝国以伤亡三千多人的代价消灭了伊斯坦帝国近万人并占领了伊斯坦帝国在边境线上最重要的博兰伊山防线。不但将伊斯坦帝国第三军和第四军击溃,更是迫使伊斯坦帝国在边境线上的防线整体后撤四十公里。
虽然伊斯坦帝国还有两道防线可以依托,可是没有了博兰伊山的有利地形,面对装备精良人数众多的波斯帝国军队恐怕也是凶多吉少,中大陆的局势一下子紧张了起来。
对于一个国家,自身实力才是最重要的,在没有实力做保证的情况下,再优秀的外交家也很难在外交活动中获得足够的利益。在国家处于这样危机的情况下,当中华领与伊斯坦帝国的谈判再次进行的时候,阿巴迪斯已经不再坚持以前的条件了。
出乎他的意料,高琼居然也做出了让步,中华领的条件仍然是以巴德拉为界,不过除了西面划给伊斯坦帝国以外,它的北面也就是波斯帝国最繁华的首都圈也划给了伊斯坦帝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