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玄幻 >穿越机战世界 > 分节阅读 200

分节阅读 200(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号日文:ガルスj英文:gassj中文:卡尔斯j

机体类型:局地战用试作型s

制造商:阿克西斯

所属:新吉恩

部环境:标准式全视野监控

尺寸:头顶高:195米

全高:211米

重量:本体重量:527吨

全备重量:783吨

比重:133

装甲材料及结构:高达尼姆合金gundariuaoy可变式框架

发电机出力:2840kw

推进力:4x18400kg2x16700kg1x14900kg121900kg

姿势制御喷嘴数:16

加速度:156g

装备及设计特征:传感器探测有效半径:11200米

固定武装:指部4连装发射器;2连装导弹荚舱x2;铁拳

选用武装:4连装导弹荚舱

选用手部武器:能量枪,额定输出功率38w

本机是新吉恩军为侵攻地球而开发的陆战用s。与几乎同时期开发的ax009德莱森相比,本机的综合性能不及后者;但由于搭载了指部4连装发射器、铁拳等实验性的装备,使机体的生产性大大地提高了。最终本机实现了量产化并大量投入到了战场。作为攻占都市的机体,本机的设计重点放在了远距离攻击后的压制行动中,因此在军事行动中必须与支援型s特别是ax102兹萨协同作战。本机的试作机由玛修曼塞罗驾驶,在与sz006z高达的战斗中被击破。

基拉多加

机体番号:as119

机体代号日文:ギラド-ガ英文:gearadoga中文:基拉多加

机体类型:泛用量产型s

制造商:阿纳海姆电子公司

所属:新吉恩

内部环境:标准式全视野监控

尺寸:头顶高:2000米

全高:2000米

重量:本体重量:2300吨

全备重量:5080吨

装甲材料及结构:钛合金钛陶瓷复合材料

发电机出力:2160kw

推进力:2x14000kg2x13000kg54000kg

姿势制御喷嘴数:15

加速度:106g

装备及设计特征:传感器探测有效半径:16400米

固定武装:光束军刀斧x1

选用武装:手持式装甲护盾x1,于左臂携带;4连装榴弹发射器

选用手部武器:光束机枪,可选择配备高热刺刀或小型榴弹炮1枚;手提护盾内藏携带式火箭炮4发

uc0093年,第二次新吉恩战争爆发。as119基拉多加作为新吉恩军标准部队配置正式投入实战。其沿袭了吉恩系列s泛用性能的优点。于战事中极为活跃。但从理论上,此机的出现比预期足足迟了五年之多。

其实早于uc0088年间,即第一次新吉恩战争后期,新吉恩阿克西斯已经开始研制此机。因为当时的新吉恩虽然拥有数量和种类繁多的s,而且各种机型的战斗力都非常强大。但也因此暴露出在后勤操作上的种种问题。包括维修、补给、测试等。最直接的后果便是极大地加重新吉恩的财政负担。所以新吉恩开始以一年战争时期著名的s06系列作为基本模式,开发并量产比较高性价比的新型s。

“控制成本高性价比泛用”这一构思便很符合新吉恩的未来要求,而要达到这个要求的机型,也只有吉恩的传统机体扎古系列。一年战争中扎古系列的泛用作战能力是有目共睹的。以吉恩公国并不丰裕的资源条件能与联邦抗衡很大程度上就是拜扎古的高性能泛用作战能力所赐。

历经短暂休息后卷土重来的新吉恩阿克西斯所面对的仍然是一年战争时期的问题。在复兴初期新吉恩所开发生产的都是高火力的重型s,而且这段时期s的发展已经超越了s本身的战斗用途,逐渐趋向战略化。财政支出已经是一个棘手的问题,而在实战研究中,盲目注重高火力对s本身也存在巨大缺陷。所以调整发展战略、开发新型s是非常有必要的。

基拉多加的开发便是在这样的情况下被提出来。由于开发构思来自s06系列。自然便成为扎古系列的机型,而本身的架构则来自ax011扎古3。而在开发扎古3时,繁重的装备已经令机体接近战的性能大幅下降,于是按照泛用要求的新方案,设计中几乎取消了所有的固定武器装备,改为在多个部位加上可分离的接合口,可以因作战环境和任务的不同而调整所携带的装备,成为一台真正泛用的全天候s。这是与当时以高火力为主流的设计思路最大的区别。虽然将过于沉重的武器取消,但仍然保留了上身的重型装甲。以保证作战时的耐久力。但也可能是出于灵活性的考虑,腰部以下的装甲却削减至最少,裙板也重新修正。总体外型上接近与s06,但高度却增加了2米左右。可以说基拉多加才是扎古2到扎古3的过渡。

不过开发计划还在草议阶段,新吉恩阿克西斯便因集团内讧而瓦解。大部分s开发资料流失。而as119却幸运地被核心组织的残余人员保留并与暗中活动的夏亚接触。后来夏亚正式成为新吉恩总帅后,秘密委托阿纳海姆电子公司继续进行开发。

在后续开发过程中,背部推进器也设计成可换式。通常的标准装备是宇宙用巡航型。这也是由夏亚所领导的新吉恩的短期作战战略所决定的。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