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311(1 / 2)
寺卿方大人,如今满朝文武,竟全是您的故交旧属,唯一能辖制与您的晋国公,如今和世族派官员都在江南”
“晋国公与陛下有血缘之亲,而您和陛下之前毫无任何情谊可言。您的侄儿是太子陛下的亲随,您是太子陛下的太子太师,却不是当今这位陛下的。满朝大臣一大半都听从您的命令,您以兵部尚书之身统领中军,一声令下便可使朝局变换。这样的您,何以让天下人相信不会挟君王而自重”
“又如何让陛下相信您是因为忠心才如此辅弼于他”
李茂被齐邵问的脸色铁青。
这个年轻人问的,又何尝不是他最担心的问题。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盘算,晋国公不也被挟持去了江南有时候每个人不同的想法,就会造成完全不同的结果,更会变成灾难。
但他除了忠心,确实任何保证也没有。
“此时只有令爱与陛下联姻,陛下才能放心,未来被迎回的太后才能放心。勋贵和中立派才会放心。世族若真被迎回,您认为现在的文武大臣们愿意又和他们分庭抗礼吗勋贵和老臣需要一个保证,一个您地位不会动摇的保证。一个他们不会被动摇的保证。”
“信国公大人,您认为在下一直让两个孩子一起上课,一起练武,真是为了陛下的安全吗”
“若说天家无父子,无夫妻,那便是笑话了。”齐邵的嘴角露出微笑,“若天家无父子,三皇子和小皇子就不会还活着。若天家无夫妻,先皇拼着自己性命不要将太后娘娘送出宫去,又算什么难道这不是真情”
齐邵见此时是最好的劝解时机,毫不虚伪的把心中想说之话全部说了出来。
他知道这位国公会想通。
好厉害的年轻人。好可怕的年轻人。
他竟没看出这个年轻人有这么深的心思。
他若接受了这门亲事,陛下就会和自家女儿结亲。等李湄与少帝大婚之时,便是他卸任还政于少帝之时。
因为那时,他这后戚实在太过强大,比现在的晋国公府还要让人担心。天下的泱泱之口就能淹没了他。他若不想玷污信国公府几十年来的忠心之名,就必须要退隐。
否则,家中几个孩子就不会出头。李铭肯定是要继任国公之爵的,李锐如今领禁军,以后前途必定不可限量,若他家又是文臣又是武将,还和羯人的军队交好,便是长成的少帝也会容得下他。
“你想我做霍光”李茂喃喃说道,“你想我”
“不,在下是想让您做姜尚。”齐邵低了低头,向李茂揖到。“陛下终究会长大,而朝廷的局势不会一直像如今这么明朗。”
“李老国公因急流勇退而得到三代帝王的信任,晋国公两代后戚之门却被一直忌惮,为何概因不会守拙。”
“令爱与陛下,乃是天造地设,命中注定的一对良配。”
作者有话要说:小剧场:
但楚承平一想又可以和李湄睡一张床了,只是想了片刻,就点了点头。
“可以。”
方氏歇斯底里:你这么贸然决定,你娘造吗你考虑过我的感受吗
第240章顾卿掰孩子
李茂此人,算是一种“老好人”。
他是家中老二,但弟弟走的早,自长大一点后,便和幼子没什么区别,但是却没得到过家中幼子常有的宠爱。
父母和兄长的意见,只要不超过他的接受范围,他都允了。他不用思考,他只要照做就行。因为他知道家人不会害他。
等出仕了,皇帝吩咐他的话,只要不超过他的接受范围,他也都允了。去马场去沙场去什么场,皇帝一声吩咐,他就去。他不懂的,皇帝教他,他学。
在家里,他有谋臣吴玉舟和陈轶,有身后一群为他献策献力的部属,他不需要自己去费力思考,他只要找到适合的法子,去做就行。
去了前线,也是一样。他不擅长兵法,不通谋略。他只知道一点,前线兵士有衣穿,有粮食吃,身后有家人在,就不会逃,不会退。所以李茂不会带兵打仗,不会排兵布阵,他可以为他们征集粮草,购置冬衣,清理道路,让专人为他们送家信。
李茂的作用,越来越像是一部机器里的润滑剂,他不是螺丝,不是支柱,但依旧有着自己特殊的作用。
迁都长安后,小皇帝几乎是以一种盲目信任的姿态信任着李茂和李锐,对李茂是言听计从,从不忤逆,对李湄也是友好和睦,形影不离。李茂对此很满意,也很新鲜。
因为换了一位帝王,前后的境遇真是天差地别。
若说李茂没有想过弄权,那是假的。但李茂随即就把这种心思熄了。自己有几两重,李茂心里很清楚。别说玩不过一些老臣,就连齐邵这样的年轻人,他都看不透。
大家支持的是“正统”。不是他。他很清楚。
而如今,齐邵告诉他,太后要回来了,晋国公要回来了,这时候勋贵派就会受到极大的打击。晋国公和太后都是出身世族,现在是少帝继位,少帝不如先皇楚睿,还能平衡政局,你要勋贵和寒门怎么相信皇帝不会抛弃他们
你要他们怎么相信你有能力和影响力和晋国公分庭抗礼
然后齐邵笑嘻嘻说,有的,只要你女儿嫁了皇帝,你就会为少帝一心一意的工作,你全家也是一心一意工作,少帝和太后一看到你变成姻亲,就会满意你。勋贵们看见你即将变成国丈,就会放心。
李茂不笨,齐邵的分析他懂。
但他不想这样做。
“齐太傅的好意,本公心领了。”李茂看着齐邵露出满意的笑容,也笑着回他;“但本公一向认为亲事这种事,得一心一意才行。太傅知道我家的情况,连男子都不纳妾,本公实在接受不了自己的女儿以后和一群女人争来斗去。”
“更何况,小女粗鄙,入宫只会惹祸。”
齐邵觉得自己对李国公分析的很透彻了,结果这位位极人臣的壮年国公却隐隐有拒绝的意思,而且理由还这么荒谬。
李家能决定不纳妾,难道能不嫁女不成总不会招赘吧
他们家上面还有男丁呢
只是到了他们这个层面,话都不会说死。所以李茂又笑了笑,补充几句。
“况且陛下的婚事,非臣等该议论决定,这不是为人臣子该做的事情。齐太傅有才干,年轻人看得透彻是好事,但一定要踏实,不要老想着将来,而应该先着眼现在。”
“若将来陛下可以独当一面理政了,本公就自请退隐就是。”
齐邵苦笑。
您现在说的倒是轻巧,等晋国公回来,您身后那些人愿意让你退隐吗
齐邵和李茂商议完下江南迎太后的事情,很快就准备回各自住处召集人手再议。李湄虽然不愿意离开神仙奶奶和楚承平,但还是依依不舍的跟着父亲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