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159(1 / 2)
帐中冲出来,手中拿着一个葫芦,仰头就是一口,那葫芦中的酒味隔着老远也能嗅得出来。
“王将军,这不是酒,这是药,你怎么又偷喝了”叶畅的声音跟着传了来。
抢着葫芦的正是王难得,他未曾注意到皇甫惟明一行,笑着对叶畅道:“我知道是药,我这不是替伤兵试药么”
“唉若是好酒,战后我奉上几坛醉黄粱与你就是,这药酒运来不易,你偷吃一口,伤兵就少一份,况且药酒有什么滋味,性烈”
叶畅正待唠叨,便见着皇甫惟明转了过来,一愣之后拱手行礼:“皇甫大夫”
“你莫诈我啊呀”
王难得回头一看,见真是皇甫惟明,顿时将那葫芦向后藏去,皇甫惟明脸上浮起笑:“藏什么藏,我都看着了”
与杨景晖不同,王难得可谓皇甫惟明心腹,哪怕明知他违反军律在这偷酒喝,皇甫惟明也不舍得责骂。
他掀开帘子,便要进帐,却看到叶畅伸手拦住:“大夫且慢,此处乃重伤员营帐,最忌感染,大夫若要进去,还请先换一身衣裳。”
皇甫惟明这时才注意到,叶畅与王难得身上的衣裳纯白,象是一件长罩袍。
“恁多讲究”皇甫惟明的一个随从忍不住道。
“性命攸关,不可不讲究。”叶畅解释道。
“哦,此言何意”皇甫惟明甚感兴趣。
“人身之上,皆带有病气,只不过咱们身健壮,自然就可以抵抗病气。可是重伤员身体虚弱,若是我们身上的病气传过去,他们未必禁受得住。”叶畅尽可能用能被此时人理解的方法解释:“我称这种病气传播为感染。”
“一件白衣,便可阻住感染”
“自然不足,还有口罩、手套,尽可能不要直接与伤者发生接触,特别不可接触伤者创口。”
“那郎中欲为之治疗当如何”
“这就是方才药酒的效用了,药酒性烈至阳,可除病气。”叶畅指了指王难得手中的葫芦:“某此次来陇右,别的东西没有带,就是这药酒怕有用到之处,带了一些来”
皇甫惟明倒是知道叶畅带了不少东西来,叶畅一人从军为参军,却带了自己的仆从家人,还有李白高适等,他们一行有二十余人,马匹驼队更是两倍于此。
“原来这厮倒不是完全大言,凡事预而立,他来之前便想着可能会有伤病之事若不是他一张嘴胡言乱语,倒是可以招纳。”皇甫惟明心中暗想,然后接过叶畅递来的白色套裳,将之罩在自己的身上。
紧接着是口罩、手套,这一套装备下来,皇甫惟明自己都觉得新奇。
进了营帐之后,便看到最中间升了一个炉子,将室内烘得暖暖的,二十余个垫起的床榻左右排开,有同样穿着白衣的郎中更挨个帮助这些伤员们。
每个伤员床头,还挂着一个小夹子,夹着一张纸,皇甫惟明凑上去一看,乃是伤员受伤情形与诊疗手段,还包括伤员用药情形。
“许多伤员的伤势,其实都可以挽救过来,只需要干净的环境避免感染、温暖的食物补充营养,还有真心的关怀。”叶畅跟在他身边,叹息了一声道:“不过咱们还是缺乏经验,故此手段有限,否则可以将重伤员的病殁率降至二成以下。”
皇甫惟明对此将信将疑,若真能做到,那就太了不起了。
重伤员此前的生还率才不足二成,大多数都在痛苦中默默死去,若真能把他们抢救回来,这其中意义之大,可以说对大唐军事来说乃是天翻地覆的变革。要知道,重伤员可都是上过战场有过经验的老兵,他们活下来一个,意味着后方可以少征召两个新兵
这些年,大唐边境冲突不断,虽然拥有多达六十万的军队,可是老兵还是缺。
“若真如此,叶参军,你之功绩,便不逊于开国将相了。”皇甫惟明说道:“此事我会奏明天子,即使达不到你说的那种程度,只有一半,也是足以封爵的功劳”
他这般话让叶畅愣了愣,有些奇怪。
皇甫惟明对叶畅的态度一直算不上好,在献计之事上,更是耍了叶畅一把,此时却是这般,又是赞扬又要表功,这种变化似乎不是一个伤病营能够扭转过来的。
礼下于人,必有所求。想到边令诚的事情,叶畅心中就冷笑,这个时候来求他,已经晚了。
当然,这不妨碍叶畅与皇甫惟明虚以委蛇。
“皇甫大夫谬赞了,些许事情,哪及得上将士们在前线浴血杀敌”叶畅谦逊地道。
“及得上,叶参军,你勿太过谦啊,象你这般的人才,朝廷理当重用,好在你年轻,待到我这般年纪,一镇节度对你来说也不是不可能”
他这般勉励,叶畅只是笑了笑。皇甫惟明向他示意了一下,两人走出了营帐,皇甫惟明摘下口罩,痛快地喘了口气,然后皱眉道:“边大使之事,我觉得似乎不对劲,他若是向我求援,为何却往相反方向去”
“皇甫大夫的意思”
“他只怕是托名求援,实际上是临阵脱逃吧。”皇甫惟明道。
没有谁是傻瓜,皇甫惟明更不会蠢,方才他寻了随叶畅来的军士打听,故此一些细节他现在也很清楚。他自然不会怀疑叶畅杀了边令诚,但对边令诚是否是真的求援则有所怀疑。
哪怕没有怀疑,他也要想法子将边令诚的求援变成临阵脱逃监军大使在战场上无援阵亡和临阵脱逃为敌军所杀,那完全是两回事前者是他这个一军主将的责任,后者他就不用担多少干系了。
叶畅略一犹豫,然后低声道:“边大使究竟是如何打算,某确实不知,他此前并无半点消息透露。”
“我准备了一份奏折,你可愿意附名于其上”
听得叶畅这么识趣的回答,皇甫惟明甚是满意,当下便拿出一张纸来,交到了叶畅手中。
事实上早在回来的同时,皇甫惟明就已经将夺取积石军的捷报奏折令人送往长安了。那捷报中对叶畅、边令诚可以说只字未提,只是说自己如何运筹帷幄,诱敌出来。现在边令诚阵亡的消息,他必须再用一份奏折交上去,因此在这份奏折之中,颇多有关叶畅的内容。
叶畅看了看,虽然主要功劳还是皇甫惟明自己的,但总算将他割麦之功、诱敌之功、伏弩射杀犬戎副将之功还有坚守化成城之功都罗列出来,另外还大加褒扬了一番,就连李白、高适、南霁云等人也有幸列名于功劳簿上。
但对边令诚,则是说他擅离职守,连夜脱逃,故为犬戎游骑所截杀。
看了这个,叶畅哑然失笑。
“如何”
“卑职只做了一些自己该做的事情,不敢当皇甫大夫如此夸赞,而且卑职官小位卑,这署名之事,还是免了。”
要他署名,无非是让他为边令诚逃跑之事背书,叶畅如何能答应这个至于为他表功之事,叶畅根本不放在眼里,边令诚的密奏之上,可说得比皇甫惟明更多
“嗯”皇甫惟明顿时怒了,他盯着叶畅:“为何免了,这是我之命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