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117(1 / 2)
又不得其解。
薛亦然并不知道廖氏的那些想法,谈起唐子默,羡慕的成分还是有的。早前是有些嫉妒他,但随着近来和唐家的往来,成见也少了几分。最近频频出府,与同龄人一道出游相聚,较之以前,倒是多了几分趣味。
廖氏沉默了片刻,抬头就道:“唐府,母亲不阻拦你交往。但母亲也是关心你,就怕你在外结交不当,误了自己。平日里唠叨几句,你可别嫌母亲唠叨。”
廖氏的话显得多此一举,让薛亦然感到的是二人间的生疏。压下心底的那几分酸涩,抬头就颔首道:“母亲的心,儿子感动还来不及,怎会心生误解”
“你既是这么说,我便放心了。”
廖氏慈祥一笑,而后一副话家常的模样道:“同母亲说说,你平日里的事儿吧。咱们母子间,要多互动互动。今日要不是听你大伯母提起,我都不知你同唐三少爷的关系到了那般好的地步。往常你有哪些好友,都同母亲道上一道。”
话语间突出的都是浓浓的关怀,薛亦然觉得精神一振,方才早前酒劲的晕厥感消了不少。清亮的嗓子动了动,便回道:“母亲既是想听,儿子自然不敢有所欺瞒。除了子贤,儿子近来就同大姐夫府上的浩宇关系好些。”
“陈三少爷”
亦然轻轻“嗯”了一声,即道:“是的,母亲。早前我同他不熟,但是接触多了,倒也觉得他是一个可交之人。”
廖氏同陈家的人也没什么好印象,对那陈浩宇的印象泛泛,不确定地就道:“便是上回在宫里遇着的,那个写了一手梅花篆的人”
亦然笑着点头,“回母亲,便是他。”
似是又想着了一个事,亦然兴奋地开口道:“母亲不知,他还同儿子提过起那日的事,时不时地还问上小妹几句。”
似是察觉最后一句有些失言,薛亦然忙抬头看了一眼廖氏,但后者只是沉思,瞧不出个所以然来。
廖氏心里不愿亦然同陈家的人往来,虽说如钱氏所言,便是和唐家人往来也是不妥。但唐家少爷毕竟身正性直,亦然可他们一起,可以取长补短,也不是非绝了关系不可。
然陈家的几位少爷,便是除了这位不甚了解的三少爷,其他的几人还真是每一个能瞧上的。
斟酌了一番,廖氏还是决定直白地告诫,“亦然,陈府那种地,不去也罢。”
薛亦然想不通,“母亲,怎么了”
想以陈浩宁为例,却终究觉得不妥,廖氏便含蓄道:“交人交德。”
似是有些明白过来了,亦然道:“母亲,浩宇的品德,您可放心。我先前只是听说过他的才情,等到细细处了,便觉得他不止是学富五车,精通各门,待人亦是谦恭友善。同他一起,儿子受益匪浅。”
廖氏也不想凡事都逆着他,自早前路珠儿、阿莲一事之后,儿子便再没在自己面前提过那些事情。廖氏不想同连他同谁交友都处处受制,因而还宽松了些,即道:“你便是觉得可交,就用心诚交。只是,也别怪母亲说句难听的话,我瞧着大姑爷府并不见得多干净,你还是少沾惹其他人为好。”
薛亦然心里似是不以为然,就道:“母亲这话说的笼统,但也不妥。”话说了一半,就没有继续下去。
薛亦然也不想同廖氏起争执。
“听说,早前陈府的二姑娘倾心于你”
廖氏突然一问,又扯到了薛亦然的感情问题。其实她已经忍耐了许久,想要知道儿子内心的意思才罢休。
“母亲怎么听说了这话”
因酒劲退下而恢复常色的双耳又红了起来,薛亦然讷讷答道:“母亲可别误会了。”
廖氏露齿笑着,瞧着儿子就道:“我来燕京也不是一朝一夕,怎么能一点风声都得不到你这孩子,早前一直不在我身边,母亲愧疚你的同时,又比一般人紧张了些。亦然,这种事,母亲不会强逼你。但凡你今后有些心思,咱娘俩坐下好好谈谈。”
切不要再出现上回剑拔弩张的场面。
廖氏一脸认真,薛亦然听了心中不禁动容,心底难免又想起了路珠儿。听说她进了四皇子,现下得宠的不得了,便是连四皇子妃,对她可是极好,总是带在身边。
漫上一股苦涩,薛亦然抬头望着廖氏就道:“母亲,儿子的这事,今后自然是听您的安排。”
廖氏顿感意外,但不管儿子这话说的是真心还是客套,心底还是禁不住欣喜。
“母亲还是看重你的意思。”
屋子里气氛有些沉重,薛亦然不欲就此多谈,话题一转,笑着就道:“母亲,儿子同您说说一桩奇怪的事儿。”
“哦,是什么事”
“您可还记
儿子不但反问,口气略显轻快,廖氏配合地道:“自是记得的,怎么了”
薛亦然笑意连连,“最近呀,定国公府,流行出了桃花篆。”
第一百八十四章陈女不甘
桃花篆
闻所未闻。
廖氏满面好奇,接话就问:“什么是桃花篆”
薛亦然身子动了动,侃侃回道:“许还是由梅花篆衍生出来的。我也是今日在子贤屋子里瞧见了一副字画,好奇着问了几句,才知是他二哥自创出的书法。”
“自创的书法”
廖氏听得糊里糊涂,不确定地道:“是唐家的二少爷,写出了桃花篆”
亦然点头,笑道:“便就是这样。”
“母亲,您说奇不奇怪,浩宇写了一手梅花篆,唐家的二少爷却发明了桃花篆。这如今的字体啊,那都不是写出来的,而是画出来的。”
廖氏隐隐意识到了些什么,“你可知唐家的二少爷,为何会去修这画篆”
薛亦然先是摇头,后才道:“便是大家不说,也都能猜测几分。其实子默的性子,高调起来却真是不将旁人放在眼中。当初浩宇在宫中出了一场风头,任谁瞧了都是眼红。可独子默扬言,承袭古人之作,何曾有自创之精华独特梅花篆由先人开辟,后世却难得其精髓,不如另辟一径,让后世效仿自己如何”
好大的口气廖氏在心里感叹,“他便就这样起了心思”
薛亦然微微点头。
廖氏将这话记上了心,望着如今的儿子,只是欣慰道:“你能同他们交流才识文艺,自是好事。”
薛亦然表现极好,笑着又陪着廖氏坐了一会,说的无外乎都是外府往日所结交子弟的消息。
日子一天天过去,离廿十九薛家二房迁往利吉大道的吉日也越来越近。
平易王府,陈云婷的闺中,此时丫鬟们拿着满目绫裙,争相地在自家眉头紧锁的主子眼前展示着精心搭配。望着那些红红绿绿的衫裙,陈云婷只是面色越来越不满。
“不要、不要这些,重新再搭”
“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