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26(1 / 2)
”
这话一说,廖氏面色一松,彻底是拿自己女儿没辙。再说她这悄悄话哪是什么悄悄话,微微抬头就发现众人望着她们母女两的眼神蓦地一变。心下无奈,这孩子,心急的性子还是一如当初,等离开了这里再说也不迟,好歹还露了一手,为自己这个做母亲的争光呢
不过,“锦儿你什么时候看的这书法书”
其实廖氏真正想问的是,“你什么时候开始看书了”但是在众人面前,自己总不好说出这种话,只好换个委婉的说法。
如锦瘪了瘪嘴,似是有些委屈,尤带了几分埋怨道:“年后母亲您让人摆了那么多书到女儿屋里来,又请了那么多师傅,女儿就是再笨,无聊时总也瞧上几眼的吧。”
她这话,让原本听了那“悄悄话”的众人又忙收起了轻蔑之色。这薛家五姑娘不过是风轻云淡地瞧了一眼,就可以说出这梅花篆的精髓,果真是入目不忘的奇女子啊。
如此,众人望着薛如锦的目光各有思量,有赞赏、有钦佩,当然也有不屑,以为她故作学识,卖弄文采。
陈浩宇看着如锦的目光有些复杂。至于子默,倒还是一副绕挺有兴趣的样子,更加多了几分探究。
先是如锦看子默,现在子默又对她露出这种神色让一早就很注意着二人的亦然望了不禁有些纳闷,唐家与薛家平时素无往来,照理说,他们是不会见过面的。
现在这是怎么回事
亦然思来想去,只有一种可能,那就是锦儿先前鲁莽的目光惊动了他。
唐子默,你唐家的人最好不要打我们薛家的主意,亦然握紧双拳,目露怒气,他是绝对不会允许这种事情发生的
想起自己的妹子,还真是喜欢勾三搭四,一点都不收敛。早前不止对亲姐无礼,后又与表姐闹纠纷,最后还打起了秦家世子的主意,那明明是大伯母为大姐选的夫君,最后闹出那么一出戏剧,闹得秦家与薛家不欢而散。
如今又当众对唐子默暗送秋波,她鲁莽不懂分寸,难道连最起码的礼义廉耻也不懂亦然心中越想越愤怒,恨不得就将拳头往旁边的亭柱上砸去,好发泄出自己的一腔怒意。
本就知道她说不出那么一番话,自己还真以为她是有长进了呢,看来也不过是侥幸罢了。
对这么多人的目光都停留在自己妹子身上这一点很是不满,她就非要“万众瞩目”,用这种方法亦然撇开脑袋,望向亭外的风景。
一直没有出声的太子旁观着这一切,此时看薛如锦的目光又与之前不同。自己的表妹,似乎有了很大的不变化,不动声色地将她从头打量到脚,太子脸色未变,一如当初的气定闲若,既没有别人眼中的意外,也没有他人面上的不屑。
四下看看,见着好友们都纷纷收敛起来,也不再如开始那样揪住浩宇那副字画上到底是什么内容,敛神开口道:“时辰不早了,小郑子,送各位公子出宫。”
本站在假山半台阶上的那小太监忙弓着身上前,恭敬地在亭外应下。
众人纷纷理了衣摆,一一开始互相拱手告辞。太子目光涉及处,发现以路柳讯为首的不少人依旧看着浩宇,担心等会他们路上闹起来,便又再次开口:“浩宇,如今有人道破了这梅花篆,你可是也要信守承诺。”
“是啊是啊。”
还是有人记得方才一开始的事情,望着浩宇一脸期待,开始附和着。
浩宇正了衣袍,刚抬头的脸色一怔,脸颊泛红,不知是因为不好意思,还是因为恼怒。转而又看了看如,只见后者半低着的颜面上露出一抹幸灾乐祸,浩宇望着又是一滞。
她、刚是故意的
心中带着疑惑,浩宇对于周边人的催促漫不经心地就摆摆手,敷衍着道:好好。”
听到他允诺,路柳讯最为激动,忙搭着他的肩膀道:“浩宇,这可是你说的,可千万不能耍赖”
浩宇斜眼睨他一眼,先是“啊”了一声,转而就皱眉不满道:“你这话怎么好似说的我总是耍赖君子一言快马一鞭”
“好,还是浩宇爽快”
注意到先前浩宇也盯着如锦看,又见如锦低头含笑,似是回应。子默不由自主地上前接了话,后来却连自己都觉得有些莫名其妙。
在小太监的招呼下,众人很快就散了场,如锦一直与廖氏站在一旁,让众人先出亭子。因为目前看这个样子,这位太子爷似是对去皇后宫一事并不是很心急。至于张公公,现在有太子在场,娘娘就是要怪罪,也不会找自己,当然安分地站在一旁。
太子对这些人似是很重视,与他们的关系也十分好。就是方才这么一会的接触,如锦都能看得出太子对他们的纵容,一点宫规的束缚都没有。而众人间那种随意自然的反应,也不会是一朝一夕能养出来的。
但是很奇怪,方才亦然这个亲哥哥离开前与母亲告辞的时候,站在旁边的自己好像受到了一个白眼。
对自己如锦不禁好奇,她做了什么惹着他的事情了吗
第四十九章凤宠
一行人缓缓来到薛皇后的朝凤宫,还未走至宫殿门口,就见着从里面出来一形色匆匆的宫装嬷嬷。那人焦急的脸色在见到众人的时候不由一松,立直了身子对着太子率先行礼道:“奴婢见过太子殿下。”
太子只是微微颔首,整个人神采奕奕,却不怒自威,与方才在沁心亭时嬉笑亲和的模样大相径庭,让人不敢直视。
那嬷嬷转至廖氏身前,恭敬地道:“薛二夫人可来了,娘娘都念叨了许久,夫人请。”
廖氏含笑地点点头,却并不着急进去,只望向一旁的太子,等他抬了脚才跟上去。
一旁的如锦自然是不敢疏忽怠慢,规规矩矩地跟着他们的脚步也进殿。
朝凤宫极为华丽,金砖铺地,光可鉴人,四下又铺了驼地凤凰戏牡丹毯。东西两边各摆着五六个榉木镶骨椅,其后排站着的都是清一色粉红宫装的妙龄宫女,此时见到有人进来,只纷纷垂头,并不左顾右盼。殿内无人出声,只余几人轻微的脚步声。
外面艳阳如火,这屋里却是冰凉沁心,如锦心知这殿里定是摆了寒冰避暑。不敢大张旗鼓地张望,如锦只用余光瞧瞧瞄了眼周围,入目的不是奇珍异宝,便是从未见过的新奇玩意,她看在眼里却说不上名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