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同人 >数据三国 > 分节阅读 418

分节阅读 418(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之怒,暂与三家讲和。待来日再起兵马报今日之仇。”

曹真急切道:“丞相万万不可迁都我等愿与许都共存亡。”

曹丕听众文武七嘴八舌,欲战欲和皆有,脑袋都大了一圈,不由望向荀彧问道:“文若先生可有破敌妙计”

众将见曹丕询问纷纷不言,望向荀彧。荀彧出班道:“众将之言皆有道理。至于迁都与否,还看许都是否可守。刘备兵微将寡,便得豫州一地也是吃力,兵发许都不过虚张声势而已。孙权兵马水战尚可,若要陷阵攻城却还差得远,丞相无需忧虑。唯有南烨一路兵马甚是堪忧,若与另外两路合兵一处,许昌危矣,我尚无计可破。”

荀彧话音刚落便有一人道:“我有一计可敌国师。”

众人闻声视之,乃是谋士李儒。李儒虽有谋略,可是由于之前出仕董卓,因此很受曹将排挤,朝中文武皆不愿与其来往。李儒自知名声不好,为人也很低调,不过此时众人无计可施,他也低调不下去了,上前躬身道:“丞相可速遣人与刘备讲和,将虎牢关以东的司隶之地割与刘备,再遣细作将此事告知南烨。南烨若出虎牢关进兵许昌,必先经刘备之地,而刘备已与丞相讲和,南烨又岂敢借道而过南烨或是顾及刘备不敢出兵,或是与刘备交兵相争,许昌皆安矣。”

曹丕闻言喜道:“此计甚妙可刘备若是不愿讲和又当如何”

此时又有一人出班道:“丞相无需多虑,我有一计可令三家罢兵。”

殿上众人闻言皆是一惊,寻声望去,只见说话之人甚是年轻目光如鹰,正是司马懿。

司马懿道:“适才元颖言丞相当退公位以平众怒,我以为不然。三贼怒丞相之公位,只因丞相有而三人无,丞相与其退还公位令四方皆无,还不如将三人封公令四方皆有。若再进一步,丞相可封三人为王,三人之中只要一人受封,另外二人便必然接受与丞相讲和。待三人封王之后,丞相随后晋升王位也就理所应当。”

曹丕也知道“王”比“公”大,开始听司马懿说封三人为王还有些不喜,当听到司马懿是为自己封王打算又开心起来。可是他自己拿不定主意,便问荀彧道:“文若先生以为如何”

荀彧笑道:“此计甚好若用之得当不但可使三家退兵,还可令三家为敌,丞相可如此行事”

第五十三回曹丕继位封三王南烨出兵入西凉9

曹丕用了司马懿、荀彧、李儒三人之计,一面遣使与刘备讲和,一面遣使往南烨、周瑜二人营中封王。虽说汉高祖刘邦定下规矩不封异姓王,不过此时刘邦子孙献帝刘协都做不了主了,也就没人死抱着规矩不放了。

这封王也极有讲究,为了挑拨三家兵马,曹丕封刘备为豫州牧,关中王。封南烨为荆州牧,蜀王。封孙权为扬州牧,吴王。

三王之中以刘备的关中王最有来历。关中指得就是司隶三秦之地,地理位置十分重要。想当年楚汉相争,楚怀王便约定,谁先攻下咸阳谁就是关中王。结果刘邦先入咸阳,项羽却没有将关中王封给他。

司马懿相信刘备身为汉室宗亲刘邦后人,绝对无法拒绝关中王的封号。而且此时司隶大部分已然在南烨手中,刘备只占有虎牢关以东的一小部分,还是曹丕割让的,刘备假如想要坐实关中王的威名必然要与南烨争司隶之地,这就挑起了两家争端。至于豫州牧的册封则没什么陷阱,主要是为了表现和谈的诚意。

曹丕封南烨荆州牧、蜀王同样是挑拨离间之计。在荀彧得的情报中,荆州有二郡在刘备手中,蜀地则在刘璋手中。天下诸侯里就剩下这两位汉室宗亲,荀彧就是想让这两位联手抵挡南烨。当然这官位封的也不是一点道理没有,毕竟南烨占着荆州大半还占着南中四郡,对外来讲封南烨荆州牧、蜀王也说得过去。

孙权的扬州牧、吴王看似实至名归,实际上扬州的南部也在南烨手中。如此一来便挑拨了南烨与孙权的关系。很显然,曹营众将已然将南烨当作了头号大敌,想让南烨四处树敌。

诸葛亮、周瑜、庞统哪个都不是省油的灯,自然看出了其中奥妙。不过曹丕这是一招阳谋,利用刘协圣旨封王,难道还能抗旨不遵吗更何况其中好处不小。

刘备在诸葛亮的劝说下第一个接受了册封讲和,并且兵进司隶,挡住了南烨的东进之路。以刘备此时的实力,吃下一个豫州已然是极限了,正需要休兵养民积攒实力。曹丕割地求和正中刘备下怀,再加上关中王的吸引力,刘备没理由不接受。

周瑜倒是不想接受曹操册封求和继续攻打许昌,可是这事儿不由他做主,只能回报孙权请示。这一来一回的工夫刘备已然与曹丕讲和停战,孙权见到比自己弱小的刘备都封王了,自然不肯屈居人下,也就接受了册封。周瑜见刘备与曹操停战,又挡住了南烨的进兵之路,也就没了继续强攻许昌的打算,收兵回了江东。

南烨或许是三人之中对于王位最不在乎的人,接受与否对于南烨来说都不重要,但是有总比没有强,于是南烨接受了册封却没有与曹操和解的意思,估计就算南烨想和解曹丕也不会放下杀父之仇。刘备挡住了东进之路没关系,南烨还可以选择向西打,原本南烨的战略目标就是西凉。

有马超、庞德、马岱、为先锋,南烨大军一路挺近西凉毫无阻碍,所到之处,尽皆归降。唯有韦康与参军杨阜退守冀城不降。

韦康、杨阜二人也确实有些倒霉,荀彧下令收缩兵力到许昌时,他们也接到了消息。可是西凉路远,等他们想启程时南烨已然攻占了司隶,堵住了去路。当然二人如果真想走也可以学南烨穿越匈奴之地,可是他们二人皆是文臣,并没胆量冒险与匈奴交锋。于是二人一面收缩兵力到冀城严守,一面遣使入朝请求援兵。

马超、庞德统帅的铁浮屠和拐子马平地争锋无可匹敌,攻城却没有办法,只能等待南烨大军围城。

南烨统兵来到冀城之下,仰望城池高大也是一阵头疼。此次南烨远征虽然带出十万交州军,可是镇守荆州分出两万,镇守司隶分出四万,此时手中还剩下四万可用之兵。当然马超、庞德的一万骑卒下马之后也能攻城,不过南烨却不舍得如此滥用。

原本南烨还指望城中兵马不多,可是通过镖局和马超的细作探明,城中士卒有五万之众,根本不比南烨兵少。如此一来南烨自然放弃了强攻的念头,开始与众将商议破城之策。

庞统观望一番,见冀城地势既不利火攻,又无法水淹,便道:“城中既有国师与孟起细作,可否令细作夜间开城”

南烨早在赤壁之战时就已然令曹操属地镖局、钱庄撤离,只留下了少许细作在各地。传递消息尚可,却无实力攻取城门,于是摇头道:“我在城中细作甚少,无法作开城之用,不知孟起如何”

马超同样摇头道:“我所用细作皆是昔日家父旧部,或老或病无法再战,因对家父忠心耿耿,知我到来才通传消息。”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