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162(1 / 2)
回答得理直气壮又理所当然,让一直沉浸在旧例的王子腾一愣,说不出话来。
可是还有别的话说欠债还钱,天经地义,就是不识字的市井顽童都知道的道理。
史家的事到底还有回转的余地,不过是变卖些家当还清楚账目就是了,现在最要紧的还是宝玉。
王子腾以为,只要没什么人插手,宝玉应当是能留下条命来的。
对皇帝看来,甄宝玉还是贾宝玉,都没什么关系,横竖都是弃子。虽然此举定会让皇上彻底地厌弃贾家,但也是没办法的事了。撑的过一时是一时吧。
说到底,他从九省检点的任上赶赴京城时心里就有数了,明面上升了官,实际上丢了实职兵权,说到底,也就他们家那些人觉得自己是体面了。若他还在九省检点的位子上,何至于同现在似的,自己亲自求爷爷告奶奶也没个搭理的人。想当初,可是连王家的女眷都能管些事的。
林沫客客气气地目送王子腾上了马,才钻进了自家的车子,脑子里转了一圈,哑声道:“直接回吧。”
他今儿个得空吃些热乎的东西,本想着瑞文口味同自己差不多,可以一起来尝尝新鲜都是这样的出身,什么山珍海味没吃过,倒是想尝尝野味了,不过仔细想想,再怎么被忽视,瑞文也是王府公子,他贸贸然地把人接出来,乱了规矩不说,若是叫瑞文因此被韩王、韩王妃疑上,他可就罪过大了。
待回了家里,天还亮堂,他随口问了一侯妃在做什么,便命聆歌把桌子摆到了园子里去:“到溱沚去,正好今天没有风,那里也凉快,我吃热和点。”
溱沚正在园子的正中央,是池子里头的一块小地儿,却是人工的乃是一块难得平滑漂亮的大石头,得踩着布好的石块路儿走过去,或者乘船去才好。地方也不大,只够摆一张桌子,坐三五好友罢了,好在他今儿个吃饭也用不着人服侍,自己烫着吃也好。只是到了地方,竟发现静娴也在那儿坐着,还替他烧好了锅子。
“这是”
“老爷还真是,吃个豆腐也能吃出这样的花样来。这样的天吃锅子,也就你一个人不怕热了。”静娴嘴上这么说,手里却没闲着。
锅底是昨儿个熬了一夜的小雄鸡汤,把油都撇了干净,还添了几片人参,算是大补之物,确实用来烫凉性的豆腐的,尤其这豆腐还是绿豆做的,细嫩柔滑,比外头买得更软些,旁边是一碟子加了秦椒沫的老陈醋,这醋昨儿晚上泡了一夜的蒜末儿,问得出辣味蒜香同鲜酸味,格外地开胃。
林沫许是打小因为身子的缘故,吃得格外清淡,等自立门户了,口味就愈发地重些,好在静娴同他算是同乡,倒也能跟着吃一两口,若是黛玉在,只能坐得远远的笑话他活似个贪吃虫子。
“和惠公主来的时候,妹妹大约能回来一趟。她如今身份不同,当时的屋子是不能睡了,器物用具都不合她身份。不过燕子坊我还留着,她的性子,是愿意回那儿坐坐的。我琢磨着她的新屋还是要在园子里的,到时候我搬出来去你院子里住几天就是。”静娴挖了一勺豆腐,蘸了酱吃了一口,小声嘟哝道,“皇后娘娘问了两次呢,说你教导崇安王辛苦,赏了我一匣子珠子你教皇孙念书出什么差错了”皇后可不是一句话说两遍的人。
林沫苦笑道:“是嫌我偏心,或者是嫌我不够偏心呢。”
秦王两个嫡子,次子年纪小些,还在吕王妃膝下承欢,齐王的庶长子烨尧亦在上书房里头,他生母是皇后亲自选的侧妃,出身不俗,人也有几分伶俐,只是林沫看那孩子不过庶出,却被宠出了几分邪气,连看崇安王都隐着几分轻蔑,心里不大喜欢,看他与其他学生并无二样。倒是花霖身份尊贵,勤奋好学,亦从不生事,叫他十分喜欢。又有瑞文更与他有一份濡慕之情,格外关照罢了。
皇后嘛,要么是不喜欢他偏疼瑞文,要么是疑惑他为何不帮衬着烨尧罢。他对瑞文的疼惜,果真成了这孩子的新的负担
能有什么办法。
喜欢谁不喜欢谁,还能是别人能决定的连他自己都决定不来。
静娴也没想到这一层,听了这话沉默了片刻,又把修朗学说话的乐事拿出来说了一通,瞅见太阳落山,天时渐冷,二人又都吃出了一身味儿,各自回房沐浴歇息不提。
第229章
皇帝本来也不是个好打猎的人,他从小武艺不算精通,不如兄弟们得太上皇喜欢,带去的几个儿子也就燕王的骑射像点样子,手底下人吹捧的时候不必脸红害臊。都是兴致缺缺的。加上京城虽然大事没有,小事却不断,本来也就是出来散心,告诉祖宗他们还没忘记武艺的,时候到了,半点没留恋地班师回朝了。
三王率群臣相迎,秦王打头,齐王楚王随后,皇孙之中,未有崇安王有爵有份位出席,其他的皆跟着府上王妃聚在太后宫里,等着皇上见完朝臣回后宫赴宴。原都是一块儿读书耍乐的堂兄弟,也唯有这时候才分得出差距来,还格外醒目。偏人家是太上皇养的,尊贵得理所当然。
齐王不是没个想法,只是连皇后都私底下骂他:“花霖是谁养的烨尧是谁养的都是陛下的亲孙儿不假,总得分个嫡庶,要是王妃侧妃养的都没个区别,那你同燕王调个个儿,你可愿意有空琢磨这些,不若回去同王妃生一个,再不济,把烨尧养到王妃名下,同我啰嗦做什么”原先觉得大儿子子嗣不丰,现下才觉得小儿子没有嫡子才叫麻烦。但她虽然是妇道人家,也明白太子只有一个的道理,两个都是她儿子,可是太子只得一个人做。
不过是老三还是老五,对她来说都没有差别,只要是她的儿子就行。
她还不至于蠢到觉得自己能在立太子这样大的事情上插话。该说的,该做的,十几年来都做完说完了,如今全凭儿子自己的造化。若说没有当上太子的那个就觉得自己可怜,真正可怜的兄弟连王爷都没当上,混得还不如老七甚至瑞文呢。老天爷可从来没许诺过对每个人都公平。
但老五这么偏着侧妃庶子也不是个办法,忠顺王当初那么得势,为庶子请封世子都能被皇帝压下去,她还不至于天真地以为老三老五兄弟和睦,互相关照有加。现在崇安王已经封了,老三只要不出什么大褶子,估计是要成大事了,她心里想着,要是真定了,得想法子断了老五的痴心妄想才是。
崇安王小小年纪的,穿得圆滚滚的,眉目清秀,比他父亲老实平淡的长相出色得多,就是皇帝也忍不住多捏了他几把,问:“最近书念得怎么样”花霖扬起脸来,回了一声:“孙儿不敢辜负皇祖父疼爱。”
“勤勉方好,一会儿问你先生去。”皇帝笑了一声,祖孙合乐。
皇家也主张个抱孙不抱子,花霖是正儿八经的嫡孙,模样生得也好,老人家未免多心疼些,就是一向爹不疼娘不爱,连皇帝都觉得丢脸的瑞文,被林沫拾掇拾掇,去了一身缩头缩脑的坏习惯,竟也是个白净孩子,看着还不赖。说到底,王公贵家的孩子,就是五官平凡些,这样的吃穿教养,总不至于太差。他倒是不慌听儿子们汇报,先叫孙儿们依次上来行礼,又叫水游把两个小孙女儿留皇后那儿住两天,末了还有些遗憾。林沫家的修航满月以后,被静娴抱进宫一次给皇后谢恩,可惜只皇后见着了,说是雪白雪白的,小小年纪已经看出生得格外好,同泰隐小时候是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可惜他竟没能见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