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143(2 / 2)
“下面宣读各部队装备和编制新标准:
单兵标配标准步兵班,班长一名,副班长二名,一等兵三名,列兵四名,合计十人;
标准步兵班装备:民元式步枪汉阳造八支,轻机枪一挺,掷弹筒一个,单兵装备手榴弹六到八枚,工兵铲一个或十字镐一个。
标准步兵排,下辖五个标准步兵班,另设排长一名,副排长一名,合计五十二人;
标准步兵连,下辖三个标准步兵排,另设连长一名,副连长一名,党代表一名,文书一名,另隶属一个六人制炊事班,一个六人制卫生队,一个四人制传令班,合计一百七十五人;
标准步兵连配属有一个重机枪班二挺重机枪和一个迫击炮班五门迫击炮。
标准步兵营,下辖五个标准步兵连,另设营长一名,副营长一名,营参谋长一名,营政治教官一名,文书三名,参谋二名,营十五人制直属卫生队一个,营十人制直属卫士班一个,营直属十人制通讯班一个,合计九百一十九人。
标准步兵营配属一个重机枪排八挺重机枪和一个迫击炮排二十门迫击炮。
标准步兵团,下设三个标准步兵营,另设团长一名,副团长一名,参谋长一名,后勤股干事三名,作战股干事三名,参谋股干事三名,秘书股干事三名,情报股干事三名。六人制电讯班一个,十人制传令班一个,团直属警卫排一个,直属后勤保障连一个,直属工兵连一个,直属三十人制野战卫生院一个,百人制迫击炮连一个60口径迫击炮五十门,合计三千三百二十三人。
标准步兵师,下设四个标准步兵团,另设师长一名,副师长一名无需常设,允许兼任,参谋长一名允许兼任,各种参谋三十人,师部直属侦察连,特务连,警卫连,五十人制通讯连,后勤保障营,工兵营,百人制野战医院,五百人制山炮营山炮五十门一个合计一万六千三百三十八人,另外作战周期超过一周的还需要配备四千左右的民夫协同作战。”
徐源泉和杨万贵对望了一眼,朝着马西成笑道:“兵虽然不用补满,但是装备却是一个也不能少的,算上训练中的消耗,咱们的军备部有的忙了。”
马西成一如既往的没有接话,只是点点头表示尊重和默认。
李宗仁到是兴奋的和坐在身边的万耀煌道:“这样的配置如果真的能够实现,只要咱们把兵练好,北洋一个师打咱们一个师那也是要吃大亏的。”
王振宇听到这话接口道:“光是把兵练好还不行,还是要把这个营连设置政工干部的事情落实下去,这个陈绍你要和老杨这里衔接好。你们这些带兵的不要看不起这个政治思想,让士兵们知道为什么而战,为谁而战,比你们去靠多发一倍的大洋钱激励士气要靠谱的多。好了,说了这么多,关键看落实,散会。。。”
第162章 钢铁王国
也许在我的亲戚和长辈眼中,我就是个游手好闲的小无赖,事实上我自己也是这么认为的。为了活得滋润一点,我不得不借用亲戚的关系跑到了遥远的东方顶着一个领事和商务代表的身份骗吃骗喝,我甚至有了这样一个判断,也许我菲利普斯这一生也就是这样了。但是上帝似乎不愿意抛弃我,他让我扮演了一次卢森堡公国拯救者的角色,而我似乎就是为了拯救卢森堡而生的摘自菲利普斯所著一个卢森堡人的东方传奇
1913年9月,在欧洲的卢森堡公国,一个老人发出了一声哀叹:“欧洲的和平快要死了。。。”
发出哀叹的老人不是别人,正是那个尖嘴猴腮的小个子菲利普斯的远方亲戚,卢森堡公国历史上最伟大的首相保罗伊斯臣。这个满脸花白络腮胡的光头老头已经在卢森堡公国首相的位置上干了足足二十五个年头了,但是他却面临了整个卢森堡公国历史上最危险的时刻。
1913年的世界真的是很不太平,以英法协约国和德奥同盟国为主体的两大军事集团开始了最为疯狂的军备竞争。1913年,德国常备军由42万扩充至87万,法国则由50万扩充至80万,俄罗斯也准备由80万增加到230万,可是最后虽未达标,唯其陆军已有140万,是全欧之冠,不过其素质却甚为低下,无法和德法两国的陆军相比;奥匈的军队由27万扩涨至80万,意大利由20万扩大至35万,而奥意两国的陆军素质皆不及德法,最后美国也响应欧洲局势紧张将军队数由3万4千人扩张至16万。
其实这也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英法这样的老牌殖民强国掌握了太多的殖民地,但是其国力却不匹配。相反德国在经济上,军事上已经超越了英法,却因为统一的太晚,掌握的殖民地过少,原料和市场的匮乏已经影响到了德国的进一步发展了。当原有的世界秩序的维系力量开始不断衰弱的时候,必然会有新兴力量跳出来挑战旧有的秩序,而德国就扮演了这样一个挑战者的角色。后世的历史学家把德国发动一战归结于威廉二世个人的莽撞和愚蠢,却不想像为什么整个德国会支持他的莽撞和愚蠢,很多的偶然其实真的是必然。
现在就是最不懂政治的人都知道欧洲已经变成一个巨大的火药桶了,只是不知道导火索在哪里,什么时候点燃
保罗伊斯臣作为卢森堡公国这样一个小国的首相,根本无法左右整个欧洲的局势,甚至他连本国的命运都无法掌握,卢森堡就处在整个欧洲大陆的十字路口的位置,被德法两国夹在中间。无论谁打谁,卢森堡都是必经之地,而卢森堡虽然在1886年被承认为中立国,可是他没有瑞士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站在战场的中央,你到是中立给我看看啊。
可真的要是参战,就卢森堡国这可怜的三十万人口,连一次战役的军队都拼凑不出来。用保罗伊斯臣自己的话说,我们生产了足以征服世界的钢材,却没有足以使用这些钢材的士兵。
和不能和,战不能站,卢森堡的未来再哪里
保罗伊斯臣想起了自己那个游手好闲的远方侄子菲利普斯伊斯臣,这个家伙已经三十出头了,这么多年除了找自己捞了一个不领薪水的东方的领事虚衔外就没干过什么正事,他的夫人到是很会做人,自己的夫人也很喜欢她。不扯这些了,一年前这个多年一事无成的家伙突然跑来找自己,说是搭上了一个东方的军阀,然后替他服务的阿尔贝德公司搞到了一批订单,主要是一些机床和塔吊,嗯还有一个年产100万吨钢铁所需要的配套设施合同。不过后来听说那边产能不足,最终只拿了二十万吨。对了,当时他还劝自己把一部分国民移送去东方暂时躲避日益临近的欧战危险,可惜自己一直不待见这个远房侄子,而且当时的局面也没现在这么严峻,所以没把他的话太当回事。现在想来,确实有必要这么做,毕竟卢森堡最靠谱的就是钢铁工业了,如果移到美国或者去他国家去,铁矿资源,煤矿资源早就有主了,但是东方据说还是一片未开发的蛮荒之地,只是不知道这个军阀是个什么情况。
抱着一丝疑惑和期望,最近身体衰弱的厉害的首相大人立刻让自己的秘书去请这个游手好闲的侄儿,最近这半年他都在卢森堡的家里混吃等死。。。
我们这位被自己远房叔叔瞧扁了的菲利普斯伊斯臣确实是在家里混吃等死,在远东混了七八年,最后谈成的大买卖居然就是王振宇那一笔,码头的塔吊,还有安江钢铁厂的设备。更悲剧的是因为产业工人不足,煤矿和铁矿资源不足,安江钢铁厂的产能从最初的百万吨缩减到了二十万吨,这个佣金也提成自然也就跟着缩水了。
由于自身资源不足,随后的安江模范城建设被德国人拿走了,铁路项目也归了该死的比利时人,而我们可怜的菲利普斯只好拿着不足八千英镑的佣金老老实实回到了卢森堡,毕竟家里也是需要钱用的,还是把自己这些年来赚的最多的一笔先送回来吧。
这一回来,阿尔贝德公司就把自己给解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