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118(1 / 2)
嬷嬷。
都到了这份上了,安氏倒也没有愁眉苦脸,她很是爽快地说道,“这会儿到外头去兑银子,怕是来不及,就拿去郭嬷嬷那儿,叫她帮忙换一点银子。”
那老嬷嬷不赞同地道,“郭嬷嬷那虔婆。黑得很。这块金子分明能值个五两银子。到了她那儿顶多出来三两,夫人”
她嘴快,很有些不赞同地说。“与其如此,还不如老奴出去外头一趟。兑了五两银子出来,就直接上酒楼,挑那上等的席面置办一桌,叫人送了来才好。”
这主意倒是好,从郭嬷嬷那兑出来的三两银子,等拿去厨房,顶多就能置办出一两半银子的菜来。
倒还不如直接从外面兑,再从外面买,不只体面,还能剩下点钱。
安氏高高兴兴地说,“那就这样办了吧”
崔翎叹了口气,高声喝道,“母亲”
安氏一惊,见自己的盘算被崔翎看穿,脸上不由一红,“九姑奶奶,你怎么来了”
她忙使眼色叫老嬷嬷出去。
崔翎却喝住了那嬷嬷,“不必出去了。”
她不赞同地对着安氏说道,“母亲手头紧,那就该跟我说,何苦绞了头面出去兑银子”
安氏忙指着那头面说道,“九姑奶奶也不要误会,这不是因为你来了才绞的,早先你父亲的药里有一味百年老参,价格贵了些,府里要用普通的人参来代替,我不肯,就绞了那个去换的。”
她不好意思地笑笑,“一个金头面而已,身外之物,不值一提的。”
崔翎心里倒有几分感动,她叹了口气说道,“我带了一些米面食材过来,咱们这里不是有小厨房吗我已经叫人清理了,等会儿我亲自下厨,给你们做一顿好吃的。”
她笑了起来,“母亲一定也有所耳闻吧我的厨艺可是还不错哦。”
安氏闻言却并不高兴,脸上青一阵红一阵。
她讷讷说道,“我知道,那些年,我没有好好照顾你,叫你受委屈了”
这盛京城的世家小姐们,谁肯去厨房沾阳春水
想要吃什么喝什么,都是使唤人去做的,哪个会真的亲自下厨动手去做菜
所以,当安氏听说崔翎的厨艺好时,并不觉得光荣,反而有些理亏。
那些年,她对这个元配所生的女儿,的确是没有苛待过。
可她也没有对她好,日常份例她倒是给得痛快,不只及时,还总是额外多一些,但这也不过只是物质上的关怀。
说到底,这些都是公中的,也没有让她自个掏钱,至于为什么给的多一些,只不过是因为她的孩子都还小,用不上那些。
她没有真正地像一个母亲那样去关心崔翎。
所以,就在她眼皮底下生活的,可她竟然不知道崔翎还会厨艺。
崔翎轻轻笑了起来,“母亲这话说的,我下厨做菜,是因为我喜欢,我愿意,可不是因为你虐待了我不让我吃饭,所以不得不自己去做。”
她上前搂住安氏的臂膀,这还是她第一次对继母这样亲近。
顿了顿,她才说道,“母亲不要多想,你待我挺好,我没有什么好怨的。”
这倒是她的真心话。
继母和继女的关系,这本来就是最难的一层,十个人中有九个要相处不好。
名义上虽然是母女,可到底不是亲生的,还占着元配嫡出这四个字,轻不得,重不得,这个度很难把握。
崔翎可以理解。
安氏没有苛待过她,连重话也没有说过一句,虽然也没有贴心地教养过她,可继母而已,她对继母的要求还没有那么高。
她能够在心里面认同安氏,无关过往这些。
关键的是,安氏对崔成楷无微不至的照顾,诚恳中带着一片真心,并没有将他当成一个上司或者领导,而是真真切切地将他当成爱人。
另外,在乌烟瘴气的安宁伯府后院,安氏的三个孩子却都还保持着一份纯真和善良,这一点尤其难能可贵,叫崔翎对她彻底地放下了心防。
虽然不是生母,过往也不过亲近,可她还是想对安氏好。
这大概是因为她太缺乏母爱了吧就算只是继母,可每当她唤她母亲时,心里总带着一丝期望。
时辰不早,崔翎便去小厨房准备午膳,安氏说什么也不肯光看着,也要跟着一道帮忙。
崔翎没有拒绝,看着两个妹妹跃跃欲试的表情问道,“你们两个要不要跟我一起去”
小妹崔翡睁着一双大眼睛,眨巴眨巴望着崔翎,却不肯说话。
崔翩大一些,鼓足勇气说道,“我和妹妹想跟着姐姐一块去”
说话的声音虽然小,但语气却十分坚定,说到姐姐这个词时,还带着明显的亲昵和依赖,就好像她们是从小一起长大的关系,从来都不曾疏远过。
崔翎听着不由笑了起来,她的脸上露出灿烂笑容,“好,一起去。”
崔成楷的屋子里,翁婿二人谈得正欢。
五郎听崔成楷谈着如今的朝局,替他分析京畿卫的境况,不由啧啧称叹,“岳父大人这样的才情,不出仕真是可惜了”
这话发自内心,没有半分虚假。
他一直都以为他的岳父崔成楷常年沉溺醉酒,为人不修边幅,不求上进,也没有什么野心,就是个寻常的纨绔子弟罢了。
可今日这一番见解,直听得他瞠目结舌。
他只不过是说了个大概,岳父大人就能窥一斑而见全豹,从细节处替他分析到了全局,这简直就是天生的政治天才
崔成楷灰白的脸色总算露出一点红润来,他傲娇地说道,“说起来当年,我也是盛京城叱咤风云的人物,连先帝都说,我必将成为国之栋梁,股肱之臣呢”
但随即他脸色却阴沉下来,半晌低沉说道,“只可惜,天有不测风云”
五郎对那段过往知晓得十分清楚,晓得不能再继续说下去了。
他便连忙岔开话题问道,“新帝开春之后便要立后,岳父可能预测一下,新后的人选会从哪家出”
这是最近盛京城里最风靡的话题。
不论是高门大户,还是街头巷尾,只要人们相遇了,总要谈一下新帝立后的话题。
坊间认为可能性最高的,还是沐阳伯府。
不过五郎却有不同见解。
崔成楷已经很久都没有到外头去过了,新帝立后的人选都不知道,不过他听了五郎一番介绍之后,便坚定地说道,“看来这新后是要从梁家的姑娘中选了。”
他目光微闪,郑重说道,“太后娘娘的娘家,承恩侯梁氏,不日便要出一位皇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