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108(1 / 2)
人心性如何,还是知道的,总不会是要害咱们家。”
她叹了口气,继续说,“反正皇命不可违,与其这样提心吊胆,倒还不如大方受了。”
正好袁家已经分了家,几位叔叔也总要有个营生做,坐吃山空肯定是不能的。
换了别的人家,为了子孙计,还得想方设法地要谋个官职,也不一定就能成,还要看这位置是不是好,将来有没有发展前途。
既然皇上这一回替袁家的三郎四郎五郎一块儿铺就好了门路,安插的都还是又重要又有油水的好位置,那还不如领了这个情。
三郎和四郎直肠子,没有那么多弯弯绕绕的想法。
但苏子画却是有见识的,她思来想去很久觉得,如果拒绝皇帝封赏,虽然是自家的低调,可难免却得让皇帝欠袁家的人情。
谁喜欢欠人人情啊尤其是在能够还清的情况下。
所以,皇帝这回大肆封赏,未必不是在将袁家的旧账还清,好放下那份沉甸甸的人情债。
这也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否则,若是老让皇帝有着欠着袁家的感觉,时间久了,皇帝会越来越不耐烦的,说不定不耐烦到想要直接铲除袁家为快的地步。
这话虽然有些危言耸听,但好歹也开启了袁家人的新思路。
大伙儿想了半天,觉得说不定还真的是因为这个道理,便也泰然接受了。
三郎四郎工作狂,闲在家里没事情做,早就有些无聊了,如今双双领了兵部的差事,都高兴地很,兴致勃勃地准备要去赴任。
可五郎却十分郁闷。
他在家里宅着带孩子陪老婆多么美好幸福的生活啊,新帝却非要让他去当什么京畿卫的副指挥使,听名头就知道以后有得忙了。
亏得还是一起长大的好朋友,但封赏之前连个招呼也不打。
虽然这算是空降高位,手里一下子有了权力吧,可这心里怎么一点也不觉得高兴呢
崔翎见五郎闷闷不乐,只好压低声音安慰他,“放心,你是个副的,上头还有个正的。一般来说,副手的工作比较少,你只要跟着那正的狐假虎威,挂个名头,偷偷懒便成了”
她想了想,又忽然问道,“不过,京畿卫的指挥使是谁,你晓得吗以后要在人家手底下做事,总是要先了解一下你上峰的为人品性背景才好。”
五郎略一沉吟,忽得脸色一变,“指挥使,是他”
168病危
京畿卫指挥使叫做孟良,以心狠手辣严苛享誉盛京城。
五郎没有和孟良打过交道,但袁大郎和孟良却是同窗,对这位孟指挥使的为人品性有几分了解。
大郎为人宽厚,但孟良却十分记仇,只要是得罪过他的人,就算隔再久也会想法子还击报复回来。
在这样的人手底下当差,一定要时时刻刻地小心。
五郎顿时觉得头疼,他这样新帝钦命安插进京畿卫的,一定会被看做是下一任指挥使的有力竞争者,对孟良来说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威胁。
哪怕他半点取而代之的想法都没有,孟指挥使也会将他视作眼中钉。
这往后的日子可要难过了。
五郎觉得十分委屈,便将孟指挥使那些“辉煌”的往事挑拣着说了一些,然后沮丧地说道,“什么叫烈火烹锦,我想大约可以体会到了。”
大郎却正色说道,“五弟,莫要这样说,孟指挥使虽然性子有那么丁点的但他不只是待别人严厉,对自己也很有要求。”
他微微一顿,“你进了京畿卫之后,严格要求自己,不要想偷懒蒙混过关,跟着孟指挥使好好学,还是可以得到一番很好的历练的。”
大将军也道,“小五,你听你大哥的,是这个道理。”
他略有些嫌弃地瞥了五郎一眼,“外面的人总以为你是个好的,实际上吊儿郎当不学无术,这性子还忒得腻歪。若不是你祖母总护着你,老子早就想把你扔到水深火热的地方好好锻炼一下了。”
五郎一听这话就不乐意了。“爹儿子哪里吊儿郎当了哪里不学无术了您出去打听打听,满盛京城的人一听到我袁五的名号,不都得竖起大拇指夸一声好儿郎”
他撅着嘴说道,“再说,儿子现在可是两个孩子的爹了。您可不能这样败坏我的名声,以后叫我在孩子们面前怎么摆父亲的威严”
大将军满脸黑线,想要再说点啥,又碍于儿媳妇还在场。
只能冷哼一声,“要想摆当爹的威严,那首先就得威严起来。你还当真以为威严这东西是靠摆就能摆出来的”
他冲着大郎说道,“孟指挥使既然是你同窗,那改日得空你碰见了他。一定要他好好地磨砺磨砺小五这小子。”
从前不敢在朝中太过大放光芒,怕袁家的光彩会让皇帝见了闹心。
所以,五郎愿意胡闹就胡闹去,不肯进学也没有什么,不想出仕当官也随便他,反正万贯家财,几辈子也花不完,家里就算出了一两个纨绔。也没什么。
但今时不同往日,新帝当政,暂时羽翼未丰。还需要袁家的支持。
赐予高官厚禄,除了是对先前的襄助论功行赏,说起来,也是希望信任的人能够在朝中重要的位置给予支持。
袁家不能推拒,还必须要好好地将活干好。
三郎四郎向来都老实听话,大将军是不发愁的。可五郎这孩子,虽然算得上是文武双全,可性子上还需要好好锤炼。
一句话,略欠管教。
孟指挥使虽是个不大好相与的人,但胜在眼中揉不得沙子,对下属严厉管教,就好比是一个锻炼人的熔炉,只要推进去,出来时就是个全新的五郎了。
再说,只要五郎好好做事,不让人抓住了把柄,就算孟指挥使想要寻他的麻烦,也得有地方寻衅不是
这是一个绝好的机会。
新帝的厚赏在袁家激起了惊涛骇浪,但群策群力商讨了一番之后,大伙儿决定坦然接受这份封赏。
袁家这权臣的角色,已经深入人心了,大盛朝上下可都是这样想的。
既如此,那就也不要过分谦虚,一心想着要退隐山林,好好将大盛第一权臣的位置坐稳当了再说吧。
好在此时已经十二月将末,又到一年新春时。
借着要过年这个冠冕堂皇的理由,五郎顺利地为自己争取到了年后再上任的机会,眼看着以后就要忙碌起来,便趁着这有限的空闲,好好地在家中陪伴妻子,抚育儿女,孝敬长辈。
去岁新年,崔翎是和五郎还有大将军三郎四郎一道在西北边疆过的。
所以这一年,还是她嫁到袁家之后,过的头一个团圆年。
老太君特别重视,宜宁郡主也严阵以待,整个袁家的女人都齐齐上阵,想要过一个欢喜快活的春节,一时间各房都变得忙碌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