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53(1 / 2)
人还好,也许这辈子再不得相见也是好事一桩。
可偏偏那人却是王爷最好的兄弟袁五将军
躲不得,逃不开,却又不能言说。
这几日王爷心中已经够苦的了,偏还要亲手去送小黄书给袁五将军
这简直简直太残忍了
九王目光里透着几分痛楚,随即敛去眉间凄楚神色。他淡淡开口,语气里带着几分莫名的严厉,“少悟,从前的事,以后不许再提了。”
他目光垂落。摆了摆手,“用个木匣装了,将书送过去吧。”
少悟无可奈何地离去,空落落的书房内,便只剩一道孤独的剪影。
九王慢慢走到桌案前,扶着桌边坐下,他的目光空洞而幽远,也不知道投射向何方。
两年前,崔家二郎大婚,他在安宁伯府见到了一位有趣的姑娘。
酒过三巡,他临时起意,想去安宁伯府的荷塘看月,便带着少悟悄悄从筵中溜走。
然而,有这等雅兴的,还不只是他。
等他靠近崔家后院的观月池时,只见层层叠叠的荷叶中间那座四角见方的小亭内,早就有了欢声笑语。
他看到一个绝美的少女盘膝坐在亭内的石廊上,一手毫无形象地拿着油腻腻的鸡爪,一手却指着天上圆月念诗,“塘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啃鸡爪。”
皎洁的月光之下,碧波荷塘之中,如此美景良辰,出现一个啃鸡爪的少女,本该是件十分违和的事。
但好奇怪,当时的他却觉得看到了天下最美丽的风景。
这有趣的少女从此便留在了九王心中,再也无法抹去。
九王以亲王之尊,喜欢什么女子从来都是手到擒来的事。
然而,这一次,他却是动了真情,所以不愿意用以往的手段行事,使这有趣的姑娘蒙受零星半点的污名。
透过隐秘的方式,他得知这女孩是安宁伯府崔家的九小姐,十三岁,并不曾定亲。
九王知道姜皇后忌惮自己,但他仍旧想要碰一下运气。
他想要明媒正娶崔九为正妃,姜皇后竟然不假思索便同意了。
但姜皇后也有要求,她以皇帝身子不好恐并无时日为由,要求九王在宫中再住两年,等到他年满二十,她便给他和崔九赐婚。
盛朝贵族女子大多都是及笄之后再说亲嫁娶的,九王算了时间,等两年之后,他满二十,她刚好十五,正是最适宜成亲的年纪,便欣然答应了。
谁知道,两年之期还未至,皇上竟他的心上人转赐给了他的好兄弟
s:
今天会有二更的
090和谐粉红90加更
袁五郎自得了那秘籍之后,便立刻将自己关在屋中。
他天生聪颖,理解能力甚强,不消多时,便将这本书中的插画浏览了一遍。
原来竟要从此处入手,又由那处收住,个中玄妙,令他瞠目结舌之余,也倍感新鲜。
他目不转睛地盯着那些妖精一样的图画,眼中没有半分猥亵,满满都是专研的精神
是的,开弓没有回头箭。
袁五郎从来不打没有准备的仗。
他觉得就这么匆忙地扫视一遍,只能学到个皮毛,远不足以令他掌握其中的精髓。
想了想,反正近日来没啥事,日常事务有九王坐镇,并不需要担心。
他便决定今日闭门不出,全身心地投入到钻研中去,务必要让自己在今夜之前将这书中的弯弯绕绕全部学会,好在自己的小妻子面前一鸣惊人。
如此,便吩咐了槐书在外头守着,只说自己在检阅机密军情,不许任何人前来打扰。
崔翎亲手熬了点粥,左等右等袁五郎不来,便想着不如给他送过去吧。
她先前跟槐书打听过,知道袁五郎一般都在沧澜院中处理事务,夜里也歇在那。
一大盅糙米粥,几盘小菜,将食盒装满,她便提着出了雅情小筑。
靠着好心的巡逻侍卫们的指引,好不容易摸到了沧澜院,谁料到却吃了个闭门羹。
槐书十分尽责地守住院门,不让她进去。
他的语气虽然万分为难,但拦在门口的手臂却丝毫没有动摇过,“五奶奶,爷在里头检阅机密军情,吩咐了不让任何人进去的,您看”
不是他不懂人情世故,实在是军令如山。
袁家军之所以可以傲世独立,当了这数百年的常胜将军,便在乎他们严明的军纪。
五爷在屋中研读机密的军机呢。说不定前方战局有了什么变化,可真怠慢不得。
在这一点上,崔翎倒是十分通情达理。
她抬手举了举手中的食盒,“那就麻烦槐书小哥帮我将这些送进去吧。”
槐书鼻子一嗅,闻到了食盒中传来的食物香气,面上露出十分神往的表情。
但,他还是摇了摇头,“五爷说的是任何人都不许打扰,这个任何人里,也包括我。”
崔翎无奈地叹了口气。将食盒递给了槐书。“既如此。那就送给你吃吧。”
她精心用牛骨汤熬出来的粥,不仅味美,还很有营养,既然袁五郎不吃。那就便宜了这口水都要流出来的槐书吧。
槐书受宠若惊地问道,“给我真的给我”
在得到肯定的回答后,他乐得都快要跳起来,“那槐书就不客气了,多谢五奶奶”
自从昨日五奶奶在聚英堂的厨房里显露身手之后,整个令尹府的人都知道五奶奶一手绝妙的厨艺,色泽香气味道皆是一等一的,人人都渴望有机会能够品尝一二。
现下,他有了这么个解馋的机会。自然高兴得不得了。
崔翎望了一眼沧澜院紧闭不开的门扉,心下也在担心前线是不是又发生了什么紧急战况。
让她分外牵挂的是,瑀哥儿刚跟着镇国将军去了前线。
她不敢想象,若是战情突起变化,瑀哥儿有个三长两短。她该怎么跟四嫂交待。
怀着惴惴不安的心情,她一步三回头十分忐忑地回到了雅情小筑。
也不知过了多久,闭关修炼的袁五郎终于从书案前站了起来。
他神清气爽地伸了个懒腰,推开门出去,“槐书”
槐书闻声而动,也不知从哪间屋子跑了出来,“五爷,您的紧要军情处置妥当了吧”
袁五郎面色微沉,含含糊糊地点了点头,“嗯。”
他一眼瞥见墙角处的食盒,问道,“是五奶奶来过了”
槐书连忙赞道,“还是爷慧眼如炬五奶奶晌午前来过了,小的也很想放她进去,但爷您吩咐过的,不论任何人都不准打搅,所以”
他骄傲地挺了挺胸膛,“所以,尽管十分为难,但小的还是将五奶奶拦下了。”
袁五郎原想喝斥几句的,他和崔翎好不容易重归于好,槐书却让她吃了一个闭门羹,倘若她生气了怎么办
但随即想到,他在屋中其实并不是在检阅什么军情,而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