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同人 >赤唐 > 分节阅读 332

分节阅读 332(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跟着那门房穿过一条条游廊,李括和周无罪终是在一处小跨院处停下来脚步。

“我家大人便在书房中读书,请二位稍等片刻,我进去通传一声。”

李括微微点头,示意门房自便。

那门房也不客气,兜头便向正中的屋子走去。

“七郎,这高伯父也真是,你和他那是什么关系,怎么见个面还要这般麻烦”

周无罪撇了撇嘴对高适的这番作态很是不满。不就是个江淮节度使吗七郎还做过团练使吗,也就是个差不多的官嘛,至于这么摆谱吗。

李括也不与他挣扎,静静的等候着。

过了不多久,那门房便从书房踏步而出。

“二位,我家老爷有请”

李括微微颌首冲那门房致意,率先迈着方步进了书房

许是背阴的缘故,即便在白日,屋内的光线也很暗。

照理说,书房不都应该是建在面阳的地方吗李括实在想不明白高适为何要这么做。

好在屋子并不大,几步也就走到了尽头。

“七郎,你来了”高适斜靠在一张胡床上,微眯着眼睛冲李括示意。“来,坐到我身边来。”

李括微微皱眉,在他印象中高伯父不一直都是正襟危坐的吗,什么时候变得如此邋遢。

但他毕竟不好多说什么,只微微一笑,便寻了个临近高适的位置坐了下来,并示意周无罪也落座。

“七郎,听说你在睢阳城外击溃了令狐潮,斩杀敌将无数”

高适端起茶盏轻抿了几口,有一搭没一搭的问道。

李括和声道:“不错,我本是率军驰援睢阳,不曾想赶到时睢阳已被叛军攻破。为了让沿途百姓及时撤离,我便领了一千人去往沧河狙击叛军。”

高适轻点了点头道:“如此,你也算是立下了一件大功来日我自当向皇帝陛下奏请,替你请功。”见李括似乎不为所动,高适显然有些尴尬笑着摆了摆手:“你我叔侄俩也好长时间没见了,不如你便陪我下盘棋吧。”

“伯父之命,敢不从尔”李括冲高适拱了拱手,欣然领命

“下棋讲究的是心神宁静,七郎,你如此恍惚可是心中有事压着”

见李括屡出昏招,高适轻咳了几声,沉声发问。

见自己的心事被高适揭穿,李括也不再作掩饰只道:“实不相瞒,小侄这次来江都是特地接娘亲他们的。许久与他们不见,心中一时挂念着,若是高伯父不介意,不知现在我能否与他们一见”

听到此处,原本心神平和的高适腰身猛然一挺,手中的茶杯应声跌落

s:大家猜猜结局,绝对想不到。

第五十六章 天问八

细瓷烧制而成的茶杯应声跌落,碎裂成数片。

李括望着面色慌乱的高适,心头的不安感越来越强烈。事实上,从他进入书房的第一刻起就觉察出了一些异样。高适从前从来都是正襟危坐,而此时却如此惫懒。这倒也罢了,最让李括感到不解的是高适对待自己的态度。

虽然面上他对自己仍然很是温和实际上却明显的带有疏远之意,虽然李括不知道是什么原因,但想必不会很简单。为什么自己问及娘亲一事他会如此反常的激动。

“咳,咳咳”高适摆了摆手道:“老夫人他们今日恰巧出城拜佛了,恐怕七郎不得相见啊。”

“噢,原来如此。”李括心下一沉,微微点头:“即是如此,小侄便不打搅了,改日再行拜会。”

说完,李括竟是怫然起身,甩袖而去。

高适望着愤然离席的李括,喉咙微微涌动想说些什么却终归长叹一声,将心中之话,悉数咽下

从节度使府出来后,李括便径直去了城南军营。

高适的表现实在太过蹊跷由不得他不生疑。如今整个淮南道都在高适的治下,若他真动了什么想法,自觉必须有一定的应对方案。而一切应对的前提便是你具备一定的实力,在现在实力就是军队,就是刀枪。

李括将自己的想法和李晟、窦青等人说过后,对方皆是认为自家将军说的在理,纷纷表示一切听李括的安排。在事情没有弄清楚前,李括也不想把事情做绝,只命众将小心行事,凡事多留个心眼。而李括自己,则索性住在了军营。

第二日李括带着一百甲士再次去往节度使府“拜访”。那老门房看到这番架势差点吓得跌落在地,一颤一抖的去向高适奏报。高适未做片刻停歇,立刻亲自出门相迎。

李括与他寒暄了几句后便直入正题,要求接回亲人。

高适一番支吾后竟给出了一个让人哭笑不得的回答,说老夫人因为李括久久膝下无子,去往南山的观音庙求子了。

先是拜佛又是拜观音,这样的话便是说予谁也不会偏信。

李括念着高适的长辈身份不好太过用强,但他确实十分不习惯高适现在的作态。

“高伯父可知,我娘亲何时能够归城”李括挑了挑眉,沉声发问道。

高适见李括这番模样,许是不等到老夫人回来就不走,一时冷汗直流。

“七郎,在门外说话多有不便,不如我们进去说”高适满怀希冀的望向李括,面上堆满了笑容。

李括点了点头道:“这倒也无妨,窦青、李晟,你们便在府门外等候,无罪、小春你们带五十人随我进府”

面对李括如此强硬的做法,高适一时愕然。只是他显然想不出什么更好的做法,只得长叹一声随着李括向府中走去

高适端起了一杯新醅好的绿蚁酒,冲李括高高举起道:“七郎啊,来干了此杯”

李括却并没有表露出太多的情感,淡淡的将杯中酒汁灌入腹中。

“来,来,七郎我为你引荐一番,这位是江淮采访使韦霖韦大人。韦大人可是京兆韦家年轻一辈中的翘楚,早先做过南阳刺史,说来也与你有番渊源。”

高适走到李括的身边拉着他的衣袖热情的介绍了起来,似乎害怕那韦霖因为李括的怠慢而对自己心生恶感。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