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同人 >赤唐 > 分节阅读 305

分节阅读 305(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安禄山。

但如何稳住局势,把安禄山留下的数十万骑兵牢牢掌控在自己手中,可就是个难题了。要知道,虽然安禄山于去岁称帝,在军中也只是相当于草莽英雄中大当家的位置。在其之下,如史思明、田承嗣、甚至孙孝哲、崔乾佑之辈,都有拥兵自立的能力。

但他们慑于安禄山的威势只能暂且压下自己的想法,维持着明面上的一种平衡。但这种平衡会在安禄山被杀后迅速打破,安庆绪眼下最重要的是如何培植亲信握紧军权而不是再在这些父子纲伦的小节上纠缠。

既然选择了这条路就没有后悔的余地,史书只是胜利者撰写的,只要安庆绪能够统率诸部夺了李唐的江山,他便是另一个唐太宗,有谁会去计较他曾经的弑君之举这不过是一个永远的谜团罢了。

安庆绪听了军师严庄的一番分析后道:“军师分析的不错,刚才是孤鲁莽了。只是如今史思明在河北和郭子仪等人鏖战,田承嗣又在荥阳那边驻守,朝中并没有什么人可以危及到孤的位置啊。”

严庄轻摇了摇羽扇微微一笑道:“殿下忘了一个人。”

“谁”安庆绪连声追问道。

“蔡希德”严庄目光闪亮,一字一顿道

翌日清晨,洛阳宫城笼罩在一层浓浓的雾霭之中。

文武百官从应天门进入宫城,经由乾元门入含元殿的阙道下,等候内侍的宣见。照常理讲今日是正月初六,大燕皇帝陛下应该在含元殿举行大朝才是,可是他们等了这许久,却没有听到上朝的消息。

一时文武百官纷纷开始议论了起来,一些胆大的官员甚至猜测起皇帝陛下不能临朝的原因。

有的人说是因为昨晚天子宠幸妃嫔时候用力过猛扭到了腰,有的说是皇帝陛下雨露均沾元气受损需要休憩,总之便没有这些官员不敢说的。

其实这倒也不难理解,毕竟大燕帝国刚刚建国,急需文武官员填充到朝中。他们不能像大唐那样开科取士,那样实在是太慢,故而在军师严庄的建议下,大燕天子下令征召唐朝的官员入朝,并委以厚职。

可是这样的举措并没有收到很好的效果,一些唐廷的名臣看不惯安禄山的所作所为,断然拒绝了大燕国的委任,便是那些官位稍低的官员也在静待时机,待价而沽。及到最后,心甘情愿的来到伪朝中做官的并没有几个。

无可奈何之下,大燕天子只得在严庄的建议下从邻近州衙中抽调了许多吏员充作百官。这样一来,大燕朝廷中多几分市侩气,少几分威严肃穆之感也就不难理解了。

不过好在此时的大燕国并没有太庞杂的官僚体系,相较于大唐冗余的官职,倒是显得清爽许多。

“我说,吴大人,您说陛下这一直不临朝让我们在这干站着是怎么回事”

一个身着紫袍,佩银鱼袋的中年男子一边捋着下颌那三寸短髯一边抱怨着。这寒冬天儿的,把大伙儿招呼来大朝却迟迟不肯出来,便是皇帝也不能这么不讲理吧

他身侧一发须斑白的老者摇了摇头道:“非也,非也,陛下许是遇到了什么难处也不好说啊。等等吧,再等

等看。”

那戴银鱼袋的中年男子悻悻的耸了耸肩道:“我就知道你会这么说。”过了不久他似乎又注意到了身侧的一个绯袍男子,媚着笑脸道:“陈相爷,您历任两朝侍候了两朝天子,对这样的事情肯定比较了解,您给咱说说,陛下他老人家这般拖吊着到底是为了个啥”

他口中的那个陈相爷便是原大唐左相陈希烈了。

叛军攻陷长安后,便把他们这些没来得及逃走的官员拘从到了一处,后来约莫过了旬日,有军队把他们押往洛阳。陈希烈本以为自己难逃一死,倒也落得个坦然,没曾想安禄山反倒对他们好言鼓励,希望他们成为大燕国的股肱重臣。

人在屋檐下,哪有不低头的道理陈希烈宦海沉浮了这好些年,这些道理还是懂的。说是无奈也好,说是被迫也罢,陈希烈最终成为了大燕国的宰辅,仅仅排在开国功臣严庄之后。

此时,他已经是古稀之年的老者,听得那中年男子如斯挖苦,嘴角一阵抽搐。

“休得胡言”说完,陈希烈便冷哼一声,拂袖而去。

望着陈希烈那略显佝偻萧索的背影,中年男子冷冷一笑道:“当了婊子还想立牌坊,什么个东西”

含元殿前吵杂混乱的局面持续了不久,大燕天子身侧的红人李猪儿便手持浮尘在一众甲兵的护卫下来到了殿前向一众文武官员传达了圣旨。

原来皇帝陛下昨晚突然恶疾,口不能言,目不能视。紧急之下,皇帝陛下忙令人立诏将皇位传予太子,军国大事皆有其独断。

虽然听到这个结果,有不少忠心的官员表示了怀疑,但在一众禁军明晃晃的的钢刀下没有人敢拿自己的性命开玩笑。

禁军统领李归仁率军已经将宫城九门全部锁死,便是个蚊子怕也飞不进来。

在这种情势下,文武百官被挟持着进入了含元殿,参加新帝的登基典礼。

出乎文武百官的意料,新帝的登基典礼进展的分外顺利,完全没有一丝一毫的慌乱,竟像是早就准备好似的。不过没有人会没趣儿的去说这些闲话,在一片和美的氛围中百官纷纷跪倒在地拜见新皇,口呼天佑大燕、陛下万年之类的芸芸。

大燕新皇也很有气度的挥了挥手,示意众卿平身,鼓励众人好好干。最后新皇尊称安禄山为太上皇,立年号为载初。一切布置妥当后,大燕天子连下了几条布令。

一者,命河北节度使史思明再度回守范阳,并调原洛阳留守蔡希德北上围攻太原。

二者,命怀化大将军田承嗣从荥阳南下,围攻宁陵,进而打开江淮门户。

三者,命禁军统帅李归仁统领东都洛阳周遭的全部军队,揽大权于一身。

这三条布令一处,文武百官皆是心有戚戚然。心道原来皇帝陛下早有打算,在登位前就将一切布置了妥当。面对这样英武神明的天子,心存邪念不是找死吗

最后,在左相国陈希烈的带领下,文武百官齐呼万岁,行三跪九叩大礼,结束了这场登基大典

夜幕遮星,左相国府中却是灯火通明。

侍妾萍儿捻起猩红色披风的一角,搭在了陈希烈的肩头。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