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242(1 / 2)
钩都被磨弯了角,钉拍已戳断了头。最危急的时候甚至有十数名胡兵攀上了城头,试图与大伙儿肉搏。但在李嗣业将军的带领下,大伙儿没等他们站稳脚便一轮陌刀砍下来,立时将这些不要命的胡兵送去见了阎王。
近两个时辰的全神贯注耗光了大伙儿的精神头,便是连李嗣业将军这样的百战大将都不免四仰八叉的坐倒在城头的石板地上大口喘气骂娘。
胡兵虽然战力甚差却胜在数量众多,起先斥候来报时说的大食人凡总三万一定是没有把这些胡兵计算在内。大食人也真够阴毒,先利用这些胡兵消耗大伙儿的战力,等到大伙儿精疲力尽了再倾力出击。
他娘的,若真是这般,到那时大伙儿还真不一定能顶得住。
利用这难得的间歇,唐军士卒开始就着冷水,在城头啃起了胡饼。这玩意虽然难以下咽,却最是能充饥,眼下大食人随时有可能从暗黑之中杀出来,大伙儿可没有工夫安心坐下来吃上一碗沸水煮白面。
空气中弥漫的血腥气味直让人作呕,有的军卒手上甚至还有片片碎肉,不过皆是漠然的啃着胡饼烤馕,丝毫没有被眼前的景象所影响。
在这种情形下,不吃也得吃。大伙若是不吃哪有气力迎接大食、胡军的下一波冲击他们可以轮着法的冲击城头,大伙儿满打满算可就这么些人,根本没有替身可换
“汤彦,你小子干的不错”李嗣业将手中的水囊丢给了心腹,和声赞叹着。
这小子果然不负他所望,将紧邻南城的民房悉数拆除,派遣民夫尽取石块运送到了城头。有了这批石块,若是胡军再敢贸然冲击城头,他便可以利用投石机狠狠的予其打击。
“嘿嘿,您交给我的命令,我什么时候敢不照做”汤彦咕隆一口灌下冷水,只觉得身子舒爽了不少。他在城下拆迁民房,来的可丝毫不比城头的弟兄轻松。那些杀千刀的愚昧胡民,居然认为他们这些唐人是强盗,要毁坏他们的家园。若不是自己性子好,险些和这些愚民起了冲突。
“嗯,他们应该是屡屡受挫,士气大减”李嗣业瞥了眼五百步外的敌军望楼,冷笑一声。敌军已经开始扎营,说明他们已经放弃了在今日拿下俱兰城。不过,李嗣业却不会掉以轻心,以防大食人夜袭俱兰城的可能。毕竟,兵不厌诈,在战争之中什么事情都有肯能发生。
“李头儿,您说拉开架势干起来,我们有几成胜算”汤彦喝了个半饱,打着嗝儿和李嗣业闲聊了起来。方才大伙儿都将神经绷得太紧,急需聊聊天来舒缓一番。
李嗣业闻言微微一愣,说实话他完全没有想过这个问题。真要拉开架势,同等兵力以骑兵对决,自己究竟有多大胜算
只是片刻后他就觉得这个问题毫无意义,狠狠拍了汤彦脑袋一掌道:“你小子竟问那些没影儿的事,眼下我们便是严防死守,哪里需要考虑那许多。等咱们把大食人打退,再想这些事儿吧。”
“我不就是这么一说嘛。”汤彦悻悻的耸了耸肩,低声嘟囔道。
“对了,李头你说其余城门的守军会不会打的轻松一些”汤彦啃了一口馕饼,半嚼着问道。
“嗯。应该把,这他娘的谁又说的好。”李嗣业显然没有心情想这些事儿,此刻他疲惫不堪,只想好好歇一歇。
“那可就怪了,我去征集民夫拆除房屋时见到不时有军卒从城中向北城奔去,难不成他们是去增援的”
汤彦无意间提了一句,却是引得李嗣业一震:“你说什么,高帅的亲兵营增援北城”
“是啊,当时我还在奇怪,北城的守将是疏勒都督李将军,他老人家领的可是天威军,是我们守军里的精锐。这样的军力为啥还需要增援,难不成”
说到此处,汤彦突然停住了话头,咽了一口吐沫。
李嗣业狠狠拍了自己额头一掌恨声道:“嘿我真是蠢,敌人这么简单的声东击西之计我都没有看出来。胡兵即便派的再多,若是没有名将指挥也不可能夺下城头。他们分明就是借着这些军卒来耗着我,好趁机攻取他门。”
李嗣业毕竟经验丰富,一语就道破了大食人的用意。
抬手望了望血红色的苍穹,李嗣业疾速朝城头跑去。
“这里便交给你了,给老子守好”
只希望不要太晚,只希望不要太晚李嗣业攥紧了拳头,心中沉沉默念
s:七郎危险了。求逆袭啊
第九十四章 正邪七
经由马道一路狂奔,李嗣业下了城墙便翻身跳上马背,奋力扬鞭向北城而去。请在百度搜索tstronggttstronggt,热门小说抢先阅读
俱兰城虽不大,但南城与北城却是对立的相隔,走一个来回至少要一炷香的工夫。若是放在平时这点时间当然不算什么,可是现在安西唐军最缺的便是时间,时间也是他们最大的敌人。
李嗣业心中忐忑不已,按照他的预判大食人此刻已经对北城发动了最猛烈的攻势。而执行这一任务的很有可能是大食本部的精锐士卒,这些兵卒的战斗力自然远胜于河中胡兵。李括那小子所率虽是正牌子的天威军,却不见得能占到便宜,不然一直居城中调度的高帅也不会把安西军压箱底的最后一千多亲兵派往城北支援。
“咚”“咚”
几声巨响震得大地起颤,也印证了李嗣业的判断。作为一名百战老将,他当然知道这是什么东西发出来的。看来北城才是大食人重点攻取的城门,俱兰城最薄弱的部分便是城门,若是由着撞木这么撞下去,过不了许久城门就会告破
拐过一处小巷,在一间酒肆附近李嗣业恰巧遇到最后一批奔赴城北增援的安西亲兵。
领头的是校尉郎宏,与李嗣业私交甚笃。无需李嗣业开口,郎宏便打马扬鞭靠了过来:“李头儿,你怎么来城北来了”
也不怪他生疑,大战之前高仙芝早已将各个城门的防务布置下去,每人负责一门的守卫工作,作为守将,李嗣业在战时擅自离开城门确实有些欠妥。
“嘿,南城那边诸胡军队的攻势倒不是很猛烈,我便交给了下属去顶着。只是我担心大食人真正的目的是直取城北,这便过来看看”
李嗣业此时却是没有闲工夫跟郎宏详细解释原因,只道:“你们又为何奔去城北,可是真起了战火”
郎宏道:“如今正值大战,又有哪个城门不起战火的。具体的情况我也不知道,但似乎之前李都督派亲兵来了城中一趟,后来高帅便把悉数亲兵派往了城北。”
他这话说的也算在理。一般攻城时,攻城方的人数要远胜于守城方。为了充分发挥出人数的优势,攻城方一般都会进行四门强攻,使得守城方首尾不能兼顾,最终出现纰漏。若是只向一个地方用兵,岂不是让占尽地利便宜的守城方乐开了怀
所以,如果条件允许,攻城方都会进行四门冲击,只不过具体部署时会有所侧重,行虚行实罢了。
李嗣业点了点头道:“也罢,既然来了,我便随你们去看个究竟,这样我心中也算落了个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