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193(1 / 2)
那个家伙竟然不借着献俘的机会回来看看自己,看看娘亲,当真是一个白眼狼。
小娘心中郁结自然不会好受,和丽娘、李卢氏三人凑了一桌,又唤了府中粗使老妈子去临街酒楼叫了一桌酒席,这才在大年夜勉强吃了桌并不团圆的团圆饭。
李卢氏到底是过来人,见过的世面多,非但没有因此伤心,反而安慰起了杜景甜。小娘不忍见李卢氏如此,遂口头应承下不再寻思这事,只是心里深处终归是痛的。
现在的杜景甜真气恼自己幼时没认真习字。女子虽然不用参加科举,但识得几个字到底是方便的。至少,此时自己可以不用为给小七写家书而纠结。
你说请丽娘帮着手书她们虽然处的还算不错,却也没到能够畅谈心事的地步
挨至过了十五,杜景甜终是沉不住气了。她先是借着拜亲戚的机会寻到李家三哥李子固,托他的口寻到高适的关系,联系到了安西军掌书记岑参。
岑书记和高适可是挚友,听闻李夫人来访立时从安西进奏院迎了出来,一番唏嘘客套下二人便进了内厅。
“岑书记,外子常居边关,身边没有人照拂,还望岑书记能够稍加照应。”注1
杜景甜忽然变得如此矜持,竟是连自己都一时不适,只反绞着双手,抿着嘴唇低下了头。
起初杜景甜还不好意思直接向岑参打听夫君的消息,待一番拐磨后岑参早已看出了她的心思,索性将话挑了明。
“李夫人不必多虑,李郎只至安西一矣,便立下赫赫战功,如此人才日后定会飞黄腾达。”
岑参捋着胡须,微微笑道。
小娘得知夫君在安西无恙,仅仅是因为高仙芝之命留守疏勒,心中对其的担忧和气恨也就降了几分。有心从岑参口中了解更多安西的消息,小娘自然便客套的与岑书记聊了开。
从岑参的口中,小娘得知大唐帝国的西北边疆并不太平,而安西军要以四五万人的兵力驻守三四个京畿道大小的区域。
此外,小娘了解道,真实的大食军队并不像朝廷向民众宣扬的那般不堪一击,甚至某方面的实力超过了大唐。小娘甚至还了解道,安西唐军在河中并不十分的得人心,天可汗的威名也远没有到让胡酋闻之即涕泪纵横,跪倒叩首的地步。
渐渐的,岑参的声音变得模糊,微弱,杜景甜只觉脑中一阵嗡郁。
这些她从小到大听到的、看到的所谓真实的东西,一日间就被岑参判为假者,心情自然很失落。
一切朝廷宣扬的东西,就像蒲昌海中沙丘的一面,光滑完美却不显真实。一旦翻到背面,人们所看到的却是坑坑洼洼,掺杂着无数沙粒的丑陋外表。
杜景甜渐渐明白了夫君当初为何执意出走这座黄金之城某些暗面并不像白日里显现的那么完美
匆匆辞别了岑参,杜景甜便返回了位于亲仁坊的家中。
一日复一日,一夜过一夜。
杜景甜忽然觉得自己也想逃离这个城池,这个无数百姓顶礼膜拜的城池。可她却不能逃,逃不掉,一种无形的薄膜似乎挟裹着在她身上,紧紧的束缚着她。
她想不明白为何自己会有这种愧疚的感觉,小七不也是逃离了长安吗,为什么他却走的这么毅然,心安理得这个疑惑直到四月末岑参匆忙的来向自己告别时,才得以解答。
“我大唐欲千秋基业得以延传,则必当于百草催时而起花这句话是李郎托我转告给李夫人的,他说您听到后就会明白他的苦衷。瞧我这记性,一时事忙,竟然忘了说。这不,我临了才记了起来,忙赶了过来。”微顿了顿,岑参道:“西面又起了战事,我得随高帅尽快赶回安西告辞”
岑参冲杜景甜抱了抱拳便翻身上马,扬鞭远去。
原来,他不是逃离,而是选择承担另一种责任
杜景甜嘴角升起了一抹甜美的微笑,心头所有的委屈埋怨顷刻消散。
此时此刻,她不想逃也不会逃,她要在这里,在这长安城中默默为夫君祈祷。她只愿迷醉在长安的夜色中,长醉不醒。
帝车信回转,河汉复纵横。孤凤向西海,飞鸿辞北溟
是年,大食举国东侵,席卷河中故地。
注1:古代妻子在外人面前称呼夫君为外子。
s:这章写的我还有感触啊,有些不得不说,不吐不快的话终于说出来了,痛快
第十一章 朔风一
早春四月,安西四镇节度使高仙芝便向皇帝陛下请辞,携心腹五百余人赶回龟兹。非是高仙芝不惜军力,实是河中产生了大变故。原来早先主动退出河中的大食人卷土重来,竟闪电般的攻陷了安西唐军刚刚收复的河中故地,并意欲袭击谋取安西四镇。
高仙芝大惊,马不停蹄的赶回安西主持大局,以应对大食人的奇袭。对事情经过稍作了解后,高仙芝便恍然大悟。原来大食国内发生叛乱,为保国祚,哈里发急调各路军队回国勤王,河中之地的圣战者自然也不会例外。只是库法距离河中实在过于遥远,还没等勤王的圣战者抵达大食国内,库法城便被叛军夺得。之前一直与大唐对立的白衣大食被黑衣大食取代,原大食王族遭到彻底清洗。
不过这只是一次大食民族内部的争权行为,并没有影响到大食的整体国力,在稍作休整后,黑衣大食便遣兵逾二十万,大举东侵。如今河中故地的胡国悉数倒戈,如不早做打算,安西四镇也危在旦夕。
让高仙芝更担心的是,这次大食人的总统帅是阿布穆斯林,这位原先的呼罗珊总督很有一番军事才干。最重要的是,他可以很好的发挥自己在呼罗珊地区的影响力,使得这一代的属国全部投向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