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174(1 / 2)
在为这事犯难,见阿史那罗咥如此从容镇定便气不打一处来,溜着对方的衣襟就质问了起来。
“将军,将军你松开我,听我说,听我说”阿史那罗咥闻言吓得四肢冰冷,连忙摆手示意自己并无恶意。
“哼,你要是说不出来,本将军就把你当成大食人的奸细砍了脑袋,看你还在不在这里妖言惑众”
张延基却是并不客气,二话不说下了通牒。
“看您说的,看您说的”阿史那罗咥陪着笑脸道:“既然几位将军回来时没有被大食人盯上梢,暂且他们就不会寻到这里来。即便是全城搜查,也是从山顶的贵族区查起,及至山脚,也是由城北到城南”
“何况我们又不光是一人一骑,咱们从疏勒城带来的还有骆驼背上那数口大箱子。虽然我不知道里面装的是什么,但想必非常重要。我们带着这么多辎重根本走不快,即便出了城,过不了许久也得被大食骑兵追上”
他说的不错,阿史不来城的结构极为奇特。这座城池本是依山势而建,若是要全面搜查最好的方法自然是自上而下查过去。而下了山脚便是类似于中原外郭城的一个方形贫民聚集区,按照大食人的习惯,肯定是顺着城北摸过来。他们又不是轻骑简从,确实不宜连夜出城。
细细分析后,李括心中的一块石头也算是放了下。
“他说的不错,即便大食人真的全城搜查,我们得到消息后,也有足够的时间撤离”李括点了点头:“若是你实在不放心,可以叫瑜成派几个弟兄在连棚外守着。”
“还是都督大人明事理,明事理”虽然心中将这伙儿惹麻烦的唐人诅咒了个遍,但人在屋檐下,阿史那罗咥却不得不赔上了笑脸。
“哼,看在括儿哥的份上,算我错怪你了”张延基摆了摆手,不愿再和阿史那罗咥计较。“若是大饼脸也在就好了,她虽然性子差了点,却是出奇的认路。有她在,我们尽取小径走,绝对不会被大食人发现”
“去你的”濮大锤笑骂一句:“倪大小姐又没来过阿史不来城,怎么可能对这一代的道路了解。你小子就别抱怨了”
“嘿嘿,嘿嘿。那诸位今天早些休息吧,明日一鸡鸣,我们便出发”渡过了信任危机,阿史那罗咥总算长舒了一口气,苦笑着议道。
自己当初怎么就头脑发昏揽下了这个苦差事这伙儿唐人可是要去撒马尔罕啊这才到了阿史不来城,就闹出了这么多乱子,继续走下去,路上还不定会发生什么
“是他是他”
那个人真的是他吗
李括蹙起眉头,面沉若水。
一夜无话。
当旭日再次升起,谢密斯“商队”早已整装待发。一口口大箱子被大伙儿重新绑缚到骆驼的背上,一些随身行李细软也都收拾了利落。
李括等人担心的全城搜查并没有出现,一切都平静的如同夷播海的水面。
“嘿嘿,我就说嘛,大食人根本就不会发现咱们的身份我阿史那罗咥别的不说,这点人缘还是有的,走这条路线,我绝不会让您”
顺利的出了阿史不来城,“商队”按照既定路线朝俱兰城而去。
阿史那罗咥的声音也随着旅途的疲惫渐渐弱了下去,无论是谁,都无法保证旅途的绝对安全。不管是商人,还是军人。
银甲骑士、原木盾牌、大食弯刀,还有眉宇间透出的那坚毅的目光。
大食人倘真什么都没发现吗
还是因为他,阿史不来城的总督才祛除了疑虑他究竟是什么身份为什么会出现在阿史不来城,又为什么可以以一己之力改变总督的意志
伴着沉重的步子,逡循的驼铃声又响了起来,随之扬起的是一滚黄沙。
s:想必大家都猜到这个人是谁了,下一步七郎会作何打算厚颜求订阅
第三十七章 驼铃四第一更
沿着千泉山脉跋涉了数个日夜,谢密斯“商队”终于将阿史不来城远远的抛在了身后。手打吧
在山地行走极为耗散体力,不光是李括等一众将士,就连扛负行李、货物的马匹、骆驼都疲惫不堪,有时要骑手挥出数鞭才肯艰难的挪动一步。
在距离俱兰城十几里的一处烽火台处,众人停住了脚步。李括派出鲜于瑜成等一干斥候前往前方查探情况。经过阿史不来城的遭遇,少年不敢再掉以轻心。这一代的的天方教势力过于强大,如若不能做好伪装,将会带来许多不必要的麻烦。
“括儿哥,大食人也修筑烽火台”张延基见李括下令原地休息,忙不迭的翻身下马,寻到一处石基处坐了下来。连日的山路跋涉可真磨人,一颠一晃的差点把他的骨头架子都摇散了。
这个烽火台可以同时容纳数人,虽然已经废弃已久,却正好可以用来给“商队”休憩。
“大食人怎么可能造的出这么雄伟的建筑”李括望着远方的群山长叹了一声:“这些烽火台都是高宗时我安西都护府修建的。我看过总章二年的安西都护府舆图,西部边境可是直抵火寻城”
说到此处,李括只觉感慨万千。世事变迁,当初的景象现在留下的又有几何
大唐极盛之时,疆域广阔,几乎掌控了整个河中地区,直与古波斯接壤。安西都护府为了保证这一代的有效统治,便设立了很多的都督府,而在险要的山岭也驻有许多烽火台。若有敌情,可根据燃起的狼烟股数大致判断敌军的数量,以及时作出应对措施。
“什么你是说我大唐的边境曾经跟古波斯国接壤那我们这次去的地方曾经都是我大唐的属国”张延基难以置信的张大了嘴巴,连声诧问。在他看来,即便大唐处于极盛之时,碎叶、休循州一代已是安西唐军掌控的极限地带。怎么遥远的火寻也曾经是大唐的藩属国
“这有什么奇怪的,我们这次出使西域诸国,就是要和他们达成一个协议。只要诸胡的心还是向着大唐的,就不愁夺不回我河中的疆土。我大唐与大食人之间必有一战,只是因为现在弟兄们都在休整,只能用怀柔手段对他们予以安抚。”
李括虽是如是说,却并不看好这种性质的安抚。如今大食人实际控制了河中地区,那些胡国被压迫,也多是敢怒不敢言。如若安西军不展现出足够的实力,即便那些胡国有心投到大唐一边,也是无可奈何啊。
“依我之间,陛下或许是故布迷阵”李晟也凑过了身子,仔细的分析了起来:“以陛下的雷霆手段,怎么会容忍他国对我大唐有二心依我看,这计更是想挑起河中诸国与大食人的嫌隙。”
“你是说让他们互相猜忌”李括将身子往前挪了挪,敏锐的捕捉到了什么。如果说,能够成功挑起河中诸国的内乱,于安西唐军绝对是一个利好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