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同人 >大帝刘宏 > 分节阅读 39

分节阅读 39(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虽然里面也做了解释了,在海上,最先看到的总是船帆,就表明了水面不是平的,否则看到的就是整只船了。但是对于这个说法,大多数人还是都接受不了。

心平气和的人,看过之后,笑笑就算了。可是脾气暴躁的人,直接就将这个说法斥之邪说,要求朝廷严惩。

对于这个说法,不少人认同,最后真就闹到了朝堂上了。

“什么,要求我关停报社,并捉拿刊登这个曰食成因的人这不是扯淡吗”

关停报社,就是断刘宏财路,断人钱财,犹如杀人父母,根据这个说法,刘宏又怎么可能轻易的放过提议的人。

“你脑子是不是有病,这种事情你都弄到朝堂上来说。”看着那个提议的大臣,刘宏又说了,“朕早就说过,每个人都有说话的权利。只要人家没有危害国家,没有危害百姓,朕凭什么要关停报社凭什么把人家抓起来朕要是无缘无故的把你抓起来,你愿意吗”

看到那个让大臣还想反驳,刘宏直接说道:“朕给你说,朕做皇帝,就是要保证每个人说话的权利,不因言罪人,这是最起码的。”

这句话引起了所有人的共鸣,不管是不是赞成那个言论,对这句话,都是一片叫好声。

“不是那人有推论吗,说了下次曰食的时间,看他说得准不准不就是了。如果准,就说明人家说的是事实。如果不准,大家当个笑话听不就算了,有必要这么较真么我这里是朝堂,是处理国家大事的地方,这种事情都要拿到朝堂上说,你们是不觉得朕太闲了。”

大臣们真的觉得刘宏太闲了,整天光知道吃喝玩乐,可是他们不敢说。

不过刘宏,也趁机弄出了新闻管理机构,彻底的将舆论控制到了手里。现在就算别人办了报纸也白搭了,通不过管理,你就发表不了,有报纸也白搭。

75科举出世上

刘宏在朝堂上的言论,传到外面去了。大家纷纷的叫好,都觉得摊上这么一个开明的皇帝,是大家的幸事。

不同于外面的众人,刘宏现在是愁眉苦脸的。

他没办法不发愁,他搞了一个军政分离,倒是把军权牢牢地掌握到手了。可是有太多的官员选择了加入军队,而导致管理政事的官员严重不足,现在都影响到了国家运行了。

官员缺少就要征召官员,而汉朝的举孝廉制度,绝对无法满足这么大的官员缺口。

“难道现在,就要我把科举制度给弄出来”刘宏现在是不停的考虑。

科举制度,对朝廷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可是要实行科举制度,这就算是动了那些世家大族的根本了。

在汉末那个时候,举孝廉,几乎都艹纵在那些世家大族的手里。抱朴子里记载过这么一句话,就是说桓灵二帝时期举孝廉的,“举秀才,不知书。举孝廉,父别居。寒素清白浊如泥,高第良将怯如鸡。”就足以说明这个情况的严重了。

现在刘宏,要是将科举制度给弄出来。世家门阀,对朝廷的用人再也没有发言权了,他们不借机闹事才怪呢。

刘宏现在才刚掌了大权,军队还没训练完呢,现在要是引起了社会动荡,还真是不太好处理。可是要是不弄这个科举制度,他现在又到哪里去招人呢

刘宏最后下了狠心了,反正早晚也得实行科举制。世家大族,他们要是闹事的话,谁也挡不住,他们早晚都会闹的。既然这些事情不可避免,自己就迎难而上就是。如果这些大族要闹事,他就直接出手灭了他们。反正这样的威胁,早晚都得解除,现在就借这次机会,直接解除了吧。

想到这里,刘宏觉得,是不是把官制改革一起弄出来啊这可是个好机会,要是等招齐了人再弄,会耽误好大的事的。

说起来,凭刘宏的本心来论,他不愿意弄这些改革的。开什么玩笑,改革是那么好搞的嘛要是改革那么好搞的话,二十一世纪,也就用不着摸着石头过河了。

而且,他本就是个得过且过的人,没有什么大野心。对于他来说,当明君太苦了,他一直都认为他是昏君来着。所以,他一直没考虑过改革政事的事。

不过现在不行了,事赶事赶到这了,一味的逃避也不是个办法。

有句话叫,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隅,不谋万世者,不足以谋一时。不管怎么说,刘宏都是个皇帝,有些事情,即便他再不愿意,也是绝对避免不了的。

所以他觉得,他应该应该好好地谋划一下了。最起码,也要把官制改革给完成了。有一个良好的官制,朝廷的各项就能顺畅,这样,他以后也就能放心的享受了。

官制改革,可以慢慢的规划,当务之急,是先把这个科举给弄起来。

科举制度,后世已经相当的完善了,刘宏这个带着金手指穿越的,不可能不知道。所以,他只需要借用后世的制度就可以了,倒是不用太过麻烦。

由于刘宏要编撰四库全书,又弄出了百家论坛,现在整个大汉的读书人,几乎全在京城呆着呢。现在突然弄出个科举制度,立即就引起了轰动了。

不能不轰动,用考试选拔官员,不再以门第选人了。身份不再重要了,有才能就能当官,这给了所有人机会。

和普通人不同,世家门阀的人,全都着了急了。这根本就是在刨他们的根吗,他们绝对不能同意。

当天,就有好多人上了折子,反对朝廷实行科举,折腾的最欢的,就是汝南的袁家就是袁绍他家。刘宏不予理会,可是越来越多的世家门阀的人掺合了进来,事情也就越搞越大了。

最后刘宏也压不住了,只能专门抽出一天时间召开朝会,研究科举的事情。

“诸位爱卿,你们都知道,现在朝廷的各个部门都严重缺人,已经严重的妨碍了朝廷的运行了。只有举行科举,才能尽快招齐缺少的人。”

“陛下,朝廷虽然缺人。但是官员的优劣,事关千万百姓的利益,应该秉承宁缺毋滥的原则。否则找来一些品质低下之徒,最后受苦的还是百姓。”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