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同人 >大明政客 > 分节阅读 607

分节阅读 607(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是被江宁营全部歼灭了,故而臣想到了,若是我大清国与江宁营展开决战,损失一定是惨重的,我大清国的兵力有限,一旦与江宁营展开了全面的决战,必定要倾尽全力,到了那个时候,辽东的边军、榆林营,甚至是大明朝卫所军队,就成为压垮我大清国的力量了。”

“臣想到了蒙八旗,可如今的蒙古草原,可不安稳啊,科尔沁部落依旧是草原的霸主,也是死心塌地服从我大清国的,可锡伯族部落和达斡尔族部落虎视眈眈,力量愈发的强大,时时刻刻都想着成为草原的新霸主,这种危险的局面,总有爆发战争的时候。”

“如今我大清国可以依靠的,也就是蒙八旗了,但关键时刻,蒙八旗是不是能够发挥出来作用,是不是能够真正的为我大清国解忧,这是说不清楚的事情,说不定锡伯族部落和达斡尔族部落趁势发动了战争,意图统治整个的草原,我大清国赖以依靠的蒙八旗,恐怕也无暇分身,不可能帮助我大清国了。”

“思来想去,臣以为,还是要使用苦肉计,大明朝是大国,有着自身的威严,只要我大清国俯首称臣,愿意服从大明朝的统治,眼前一切的问题,就能够迎刃而解。”

“臣的意思,并非是说我大清国就此臣服大明朝了,这不过是韬光养晦的意图,如今我大清国面临内忧外患的局面,一方面是因为大明朝从两路攻击我大清国,另外一方面,我大清国失去了朝鲜,接下来很有可能失去蒙古,如此的情况下,我大清国必须要想办法,让内部稳定下来,慢慢的积聚力量,消除各方面不稳定的因素,一旦时机成熟之后,就能够东山再起了。”

“卧薪尝胆的故事,臣以前是没有多少体会的,这一次算是真正的明白了,越王勾践是了不起的人啊,虽说勾践差点亡国了,但最终还是灭掉了吴国。”

“臣说的这些,都是肺腑之言,臣也知道,皇上要做到这一点,是非常困难的,就说多尔衮、多铎等人,就不一定能够明白,若是皇上有了这样的意图,臣可以负责去坐他们的工作,当然,这都是臣的建议,如何的取舍,还在于皇上的决断。”

皇太极频频点头,代善所说的道理,实实在在,可要真正的实施起来,难度太大了,看来经过了这次的磨难,代善是真正认识到大清国所处的局面了。

第九百二十二章台湾的变故

事情的到来往往有些猝不及防,台湾岛爆发了战争,而且战争直接影响到了福建。

熊子健驻扎在福建之后,按照惯例来管辖水师,主要的力量都集中到登州去了,这也令原来属于郑家的水师,战斗力大为削弱了,郑鸿逵和郑成功都没有表示反对,两人的主要精力,都在于科举上面去了,值得庆贺的是,郑鸿逵和郑成功都中举了,一个是武举人,一个是举人,郑成功的会试没有能够成功,但好歹也是举人的身份了,因为举人不能够在本地做官,郑鸿逵和郑成功都是福建人,若是要做官,留在福建的可能性是没有的,所以没有进入朝廷做官,依旧是留在熊子健的身边,协助管辖水师。

郑鸿逵和郑成功两人的心思都发生了变化,想着能够到登州去,郑鸿逵希望能够进入江宁营,郑成功希望能够进入到登州知府衙门,这也是在京城的郑芝龙愿意看见的,苏天成到京城的时候,郑芝龙专门去拜访了,说到了对郑鸿逵和郑成功的安排。

苏天成有着自身的想法,回到登州之后,将郑鸿逵调到了登州,直接进入了水师,担任了千户,但对于郑成功,苏天成认为,还是留在福建,留在熊子健的身边,争取三年之后的会试,能够高中进士,进入翰林院。

历史发生了改变,苏天成对以前的历史不再迷信,时势造英雄,郑成功以前是民族英雄,可历史出现了转弯,郑成功的作为,就要依靠自身了。

苏天成一直都关注台湾的情况,这是几百年之后令人头疼的地方。既然自己穿越了,就不会允许几百年之后的情况出现,可因为方方面面的情况,他腾不出手来,剿灭了内部的流寇,接下来要对付后金鞑子。要和皇太极斗智斗勇,以至于忽略了台湾的情况。

台湾在元朝的时候,正式成为了元朝的领土,元朝在台湾设立了澎湖巡检司,明朝推翻了元朝之后,依旧持续对台湾的统治,可因为台湾距离大陆遥远,管辖方面,也有着一些特殊的情况。朝廷里面的官员,极不情愿到台湾去,一来不适应那里的气候,二来也不习惯那里的贫穷和荒凉,很长一段时间,台湾都享有高度的自治,基本都是本地人在官府里面做事情,朝廷很少有干预的时候。

随着大明王朝水师的衰败。以及海权思想的没落,台湾渐渐不被重视了。

穿越的苏天成。在京城里面,从来没有听见谁说过台湾的事情,好像这个地方,根本就不存在一样,这么多年过去了,皇上不提。内阁的大学士不提,朝廷文武大臣也不提,可见对台湾疏忽到了什么样的程度。

有着不一般海权思想的苏天成,当然明白海权的重要,更清楚台湾的重要性。在他的计划里面,台湾是要展开大规模建设的,改变贫穷荒凉落后面貌的。

万历年间以来,世界的格局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资本主义的思潮开始萌芽,欧洲的扩张之路已经开始,到了崇祯年间,西班牙和葡萄牙借助舰队的力量,率先开始扩张,西班牙的战舰首先占据了台湾,之后荷兰也不甘落后,加入到了这个行列,同样在台湾岛上占据了一块地方,台湾被西班牙和荷兰统治。

资本主义萌芽初期,西班牙的实力是最为强大的,特别是舰队,可谓是无敌的,可惜西班牙的统治者,犯了一个严重的错误,采取了以战养战的形式,通过掠夺来增强本国的财富,却忽略了本国的生产和财富的聚集,这种违背经济规律的做法,令西班牙遭遇了沉重的打击,本国的物价飞涨,以至于政府无力维持军队的开销了,老百姓不愿意从事生产,政府只能够依靠继续的掠夺来维持政府和军队的开销,随着周边国家实力的增强,西班牙的战绩不再是那么的辉煌,掠夺的财富也有限了,不可避免的衰落下去了。

荷兰以前是西班牙的殖民地,经过了尼德兰革命,拜托了西班牙的统治,开始独立,成为了世界上第一个资本主义国家,力量迅速开始强大,实力慢慢超过了西班牙。

这种情况,在台湾被冲锋展现出来了,崇祯十三年的时候,占据台湾的西班牙和荷兰的殖民者,就产生了冲突,这还是一些小规模的冲突,为了争夺更大利益的冲突,到了崇祯十四年,这种冲突无法调和了,荷兰想着独霸台湾岛,两边大规模的战斗爆发了。

荷兰的政府是完全支持的,要求驻守荷兰的松克采取大规模进攻的方式,独占台湾,将西班牙人驱逐。

这个时候,不管是郑芝龙、郑鸿逵还是郑成功,都没有注意到台湾,荷兰战船舰队时常在南海一带骚扰,但被郑家的水师打败,不敢嚣张,不过荷兰战舰完全占据了南洋,以南洋和台湾作为基地,不停的对大明的海域进行骚扰,特别是在大明威海卫建设成为商埠码头之后,行为举止更加的疯狂,他们认为这里面有着巨大的利益。

处于这样的情况下,完全占据台湾,就成为荷兰殖民者的最大愿望了。

战斗在这样的情况下爆发了。

按说在台湾岛进行的战斗,是不会很快牵涉到福建的,但因为战斗规模的扩大,荷兰与西班牙都想着控制南海的海运,双方在台湾交战的同时,舰队也在南海进行交战,以至于东海和南海都收到影响了,威海卫码头也受到了明显的影响。

这就是熊子健的责任了,于是熊子健派出了战船,开始维持南海与东海的商贸运输秩序,谁知道这种秩序的维护,很不顺利,战船居然遭遇到了荷兰战舰的打击,损失惨重。

荷兰的三桅战舰,力量不容小觑,熊子健掌握的战船,没有能够与三桅战舰抗衡的战船,好在荷兰的主要精力,是与西班牙争夺台湾,不可能主要来对付大明水师,加之荷兰战舰曾经几次被大明打败,也不敢过于的嚣张。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