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同人 >大明政客 > 分节阅读 478

分节阅读 478(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道下一步该如何的安排,下官这就和卢象升大人联系。”

“联系的事情,还是我来直接办理,我给卢象升大人写信,专门说明情况,请求他严格训练这些军官,有一点你要记住,这些军官,不能够留在辽东,必须全部离开辽东,一个都不能够留下来,全部到榆林去。”

“大人需要留下的军官,暂时安排到什么地方啊。”

“全部进入江宁营军营。”

渠清泽离开之后,苏天成陷入了沉思之中。

军官的事情解决了,剩下就是祖大寿、祖大弼、祖大乐和吴三桂的问题了,这几个人是关键,一段时间的接触下来,苏天成感觉到了,军官中间的很多问题,还是出在这几个人的身上,祖大寿的认识有些粗狂,对于军官中间的一些细节方面的问题,不是很注意,这就造成了军纪不是很好的问题,而且在祖大寿的内心里面,对于这些事情,没有清醒的认识,这样最终对于增强边军的战斗力来说,是肯定有大障碍的,至于说祖大弼,性格沉稳,但不是军队中间的主官,在祖大寿的领导之下,很少关注这些方面问题,祖大乐的性格直爽,一般不注意军官的建设。

问题最大的还是吴三桂,吴三桂的心思深沉,做事情有板有眼,一直都是致力于军队的建设,重点在于培植自身的势力,而且在军中有着很多的心腹,这是不容忽视的事情,苏天成来到了辽东,整顿边军,其实就是最大限度的削弱了吴三桂的力量。

如何的处理这几个人的事情,苏天成需要思考的,全部都留在辽东,肯定是不行的,特别是吴三桂,但若是想着将吴三桂带到登州和莱州去,这也需要极大的勇气,依靠着历史上的知识,苏天成知道,吴三桂是反复无常的小人,这样的人留在身边,如果没有强大的掌控能力,那就等于在身边放了一颗定时炸弹。

可苏天成又不得不考虑,将吴三桂放在辽东,问题恐怕是更大的,裁撤了那么多的边军,吴三桂表面上没有透露出来什么态度和不满,不像祖大寿一样,还说出来内心的不满和担忧,吴三桂的想法,都是在内心里面,恐怕在机会成熟的时候,就会显露出来的。

辽东坚决不能够出现波动,这样的情况下,苏天成必须要想办法,让吴三桂离开辽东,或者到大同,或者到榆林,或者到登州,相比较之下,让吴三桂到登州,是最好的选择。

如此的情况下,吴三桂和边军的联系,基本被割断了。

苏天成是蓟辽督师,对于下去的总兵官,有着调配的权力,一旦做出来决定,只要呈报朝廷就可以了。

应该说,这件事情,苏天成已经思考了一段时间了,因为边军军官的问题,苏天成不得不迅速做出来决定,带着吴三桂离开辽东,直接到登州去,让吴三桂直接进入水师,同样担任总兵官,不管吴三桂如何的厉害,在他的面前,是无法做出来多少小动作的。

第七百二十五章离开辽东

正月十六,苏天成做好了一切的准别,马上就要离开宁远了,他不知道这一次离开宁远,多长的时间才会回到这里,他不可能完全放心辽东的局势,可现实的情况,促使他不得不离开辽东,前往登州开始培植自身的地盘。

想着在辽东培植自身的势力,那是愚蠢的行为,这里的局势一直都是很紧张的,和后金的八旗军直接对峙,时时刻刻都需要小心,难以有和平的环境,这种局势之下,对于锻炼军士来说,有着很大的好处,但主要的精力,也就被这种高强度的防御消磨了,根本就不可能想到其他的事情,苏天成进入辽东之后,做法是完全不同的,不是要求军士龟缩在城池里面,而是要时时刻刻的外出巡逻,保护老百姓的安全,这样做的直接好处,就是从山海关到大凌河城,这段路程之内的老百姓,慢慢开始安稳下来了,包括进入这里的汉人。

辽东也是朝廷高度关注的地方,每年大量的军饷流向了这里,皇上和朝廷自然是要注意的,时常有朝廷里面的大臣,到辽东来,虽说这些大臣的品秩不是很高,但这些人的使命都是一样,看看辽东是不是稳定吗,看看军队的情况是怎么样的。

综合这些因素,苏天成不想留在辽东了,穿越十年时间了,他做了很多的事情,也曾经想着培植自身的势力,因为面临太多的问题,重点不可能集中到这个地方,如今的条件成熟了,他完全掌握了这个时代的情况,前期的铺垫工作,也做好了。重要的是,流寇被剿灭了,后金的皇太极,正在养精蓄锐,暂时不会发动大规模的进攻了,这样的时机。自己要是不能够抓住,也太对不起自己了。

午时,洪承畴、徐尔一、秦三德、孙传庭、渠清泽、祖大寿、吴三桂等人,齐聚督师府。

他们都知道,苏天成马上就要离开辽东,赶赴登州去了,宁远距离登州还是有些距离的,接近两千里的路程,这一去。苏天成不可能时时刻刻管理辽东的事情了,必然要做出来妥善的安排,当然,事前苏天成和不少人都交谈过了,具体如何的安排,大部分的人内心是有数的,这个时候到督师府来,不过是听从苏天成具体的布置。

“诸位。按照皇上和朝廷的要求,我马上就要到登州去了。组建水师的事情,是不能够耽误的,登州、莱州和青州,尚需要建设,后金鞑子在旅顺建设水师,明显就是盯住了登州、莱州甚至于天津。防止后金鞑子的入侵,是督师府的最为重要的职责。”

“辽东的重要性,我就不多强调了,祖将军和吴将军长年驻守在这里,是非常明白的。这里是我大明抗击后金鞑子的最前沿,不能够出现任何的意外,如今,辽东的防御得到了极大的加强,包括大同、榆林和宁夏等地,都加强了对后金的防御,但后金拥有了战船,开始组建水师,登州、莱州和天津等地的位置,也就显得很重要了,如此的情况下,辽东不能够出现任何的问题,哪怕是小小的波动。”

“前段时间,督师府整顿了军纪,重点在于加强边军的战斗力,效果还是不错的,昨日,边军的七千余军官,悉数出发,前往榆林营,接受卢象升大人的领导,在卢大人的旗下好好磨砺,希望他们能够在榆林营,建功立业。”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