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202(1 / 2)
当天晚上,中兴学社就忙乎开了,蓝桥正和刘云清两人,指挥众人,腾出来专门的院落,江宁县县学,一共有六个单独的院落,以前都是安排先生居住的,孙承宗、鹿善继和黄道周,分别占据了一个院落,刘宗周住进来之后,还剩下两个院落。
至于说县学的授课任务,孙承宗等人,主动承担了。
能够有着如此大名气的人授课,县学一时间门庭若市,按照规矩,县学最多能够给生员授课,可江宁县县学情况不同了,甚至有举人也到这里来报名听课了。
如今,刘宗周也到中兴学社了,这就令学社的名气更大了。
正月十六,一大早,苏天成就到了中兴学社。
静思堂,刘宗周正在与孙承宗、鹿善继、黄道周等人寒暄,蓝桥正和刘云清等人,在一边恭恭敬敬的听着。
苏天成到这里来的主要任务,还是看看住宿等事情,是不是落实了。
刘宗周笑着和苏天成打过招呼之后,问了一个很为关键的问题。
“苏大人,老夫一直都在思考一件事情,这士绅富户,确实概要承担赋税,但这里面,究竟应该有着怎样的尺度啊。”
“刘大人问得好,在下正要说到这件事情,譬如江宁县,市舶司征税,态度明确,一把尺子到底,不管你是士大夫、士绅富户,还是寻常百姓,进出的货物,税赋都是一样,在下一直认为,税赋必须要是个人能够承受的,不管是士绅富户,还是寻常百姓,在下不赞成那种加重士绅富户赋税,一味的维护寻常百姓的做法,若说寻常百姓不能够承担了,可以适当减免一些,毕竟双方的条件是不一样的。”
“至于说士绅富户应该享受的恩惠,那是他们通过努力得来的,寒窗苦读数年,得到这些恩惠,也是不简单的,在下可没有想过,克扣这些恩惠的,在下也是寒窗苦读出来的,己所不yu勿施于人。”
刘宗周听得很是仔细,苏天成说完之后,他抚掌大笑。
“好好好,苏大人的意思,老夫明白了,这也是一种慎独啊,士大夫和士绅富户,身份本来就不同了,他们要带头啊,正如苏大人所说,有些绅士富户,不愿意慎独,那该怎么办啊,那就要强制他们慎独了,好啊,老夫终于明白了,中兴学社倡导的观念不简单啊,若真的是做到了,我大明朝中兴的局面,也就到了。”
苏天成面带着微笑,没有说话,刘宗周如此说,已经是彻底拥护中兴学社的观点了,也就是拥护自己提出来的理念了,这是很大的收获,小中见大,刘宗周是有着丰富思想的大儒,他能够拥护中兴学社的观念,对其他读书人,影响是非常大的。
第三百零九章江宁营的情况
中兴学社的影响,以惊人的速度开始扩散。
孙承宗、鹿善继、黄道周、刘宗周四人,有着各自的优势,一旦联起手来,就形成了一股巨大的力量了。
孙承宗在朝廷里面,威望不一般,资格也是最老的,是明熹宗朱由校的老师,就算是皇上朱由检,也很是尊重的,刘宗周和黄道周,是众人公认的大儒,学术方面的造诣,那是不用说的,关键两人的骨头都硬,是众多读书人崇敬的榜样,鹿善继虽然影响小一些,可他本身是蒙古族人,致力于汉文化的传播,在诸多的部落之间,形成的影响也是不小的。
刘宗周和黄道周两人,被大家认为,是支持东林党和复社的,甚至就是东林党人,两人的态度,因为东林学社的成立,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开始对东林书院和复社的一些观点和做法,明确的提出来了批评,这就是重磅炸弹,让东林党和复社猝不及防,也无法抵挡。
东林党和复社的关键支撑力量,还是在朝廷里面,他们背后依靠的,就是大官僚和大地主,张溥能够轻松避险,这也是复社力量的体现,可惜中兴学社成立的初期,就想到了这样的问题,退出来了孙承宗,朝廷里面的某些人,就是有着满肚子的意见,也不敢轻易出手了。
自从中兴学社成立,东林书院和复社的声音,慢慢的弱下去了,到了正月。南厩内,街头巷尾说到的。都是中兴学社,这样的影响,慢慢的开始扩散到南直隶、浙江,以至于整个的南方了。
腊月到正月,中兴学社都是非常忙碌的,每天都有士绅来拜访和请教,静思堂时常宾客盈门,所有到中兴学社来的士绅富户。包括士大夫,都接受了两个最为明确的观点,大明朝的士大夫、士绅富户,要率先承担责任,积极缴纳赋税,享受朝廷赐予的恩惠的同时,也要做出来应有的贡献。二是做事情要有明确的目的,要能够看见效果,倡导办实事,切忌空谈。
好多的士绅富户,包括部分的国子监监生、举人生员,都接受了任务。回到家乡之后,深入到田间地头,了解实际情况,看看普通人和农民,究竟有着一些什么困难。他们需要一些什么样的帮助。
这种影响,实在是太大。以至于朝廷里面,开始高度关注中兴学社了。
江宁营的训练,如火如荼。
闫子章到了江宁县之后,苏天成的主要jg力,完全放在了江宁营,当然,他不需要参与训练,也不需要去监督和督促,这些事情,孙传庭是很在行的,人家既然是负责军事上的一块,自己就不要插手了。
苏天成想到的,还是银子的事情。
江宁营需要巨大的开销,而且必须要维持,完全依靠江宁县来支撑,肯定是不现实的,一旦江宁营离开了江宁县,这种支持,很快就会消失。
市舶司的收入是巨大的,按说这里的收入,能够维持江宁营的开销,随着南厩生意的愈发火爆,市舶司已经成为了吸金娃娃,每天都有大量的金银入库,江宁县能够拿到其中四成的收入,这就是一大笔的银子了,但这样的来源,更加的靠不住。
苏天成知道了,户部尚书侯旬,已经给皇上上折子了,言南京市舶司,本来就是朝廷直接派出去的税收机构,还是应该由朝廷直接管辖,至于说江宁县已经进入市舶司的吏员和衙役,可以着令市舶司自行消化,南京市舶司的事情很多,原有的人手是根本不够的。
侯旬的这个折子,意思很明确,市舶司所有的收入,都要直接归于朝廷。
作为户部尚书,写出来来这样的折子,是预料之中的事情,以前的市舶司,半死不活的,还要从朝廷盘剥银子,当然可以不管了,可现在成为了吸金娃娃了,肯定是收回来了,保守的估计,南京市舶司每年收入的银两,可以达到四百万两以上了,估计侯旬的眼睛都绿了,若不是考虑到江宁县做出来的贡献,早就派人到南京市舶司来了。
朱由检肯定会准了这个奏折,朝廷的府库里面,同样是差银子。
乐观的估计,江宁县还能够得到市舶司一年的收入,悲观的估计,下半年就得不到了。
苏天成不能够不着急。
孙传庭已经知道,正月之后,江宁营准备继续招募一万军士,他也在考虑银两的开支问题了。苏天成进驻江宁营之后,两人首先商议的事情,就是暂缓招募军士。
江宁营已经有两万军士,正月之后,要开展一次规模盛大的军事竞赛活动,通过这次的竞赛活动,提拔一批下级军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