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同人 >大明政客 > 分节阅读 95

分节阅读 95(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怎么看,南直隶的士绅会怎么看,岂不是晚辈嗜血成xg。”

“就算是有充分的理由斩杀他们,江宁县能够得到什么好处,朝廷能够得到什么好处,除了得到一些银两,就是背负骂名了,如此愚蠢的事情,晚辈是不会做的。”

“晚辈以为,做事情,总是要有目的的,如果不过一切,凭着头脑一时发热,莽撞就做了,回过头来,可能遭受更大的损失,刚刚大人问到了巡检司军士的事情,晚辈的目的是很简单的,让这些军士,再次为朝廷立功,博取功名,证明自身,就这么简单。”

董昌好半天没有说话,显然是不知道该说些什么了。

“好了,算你小子会说,老夫问完了,你的回答,还是不错的。”

房间的灯量了。

董昌带着笑容,出面在苏天成的面前。

“恩,不错,长高了一些,成熟很多了,你今ri的回答,老夫很是满意,做好准备,跟着老夫到京城去,亲自去做解释吧。”

第一百四十九章分析和运筹

这是上架前的最后一章了,心情忐忑的迎接读者大大的考验了。

时间很晚了,回到县衙之后,苏天成没有马上回到后院去。

渠清泽也是明白的,跟随苏天成到了三堂。

渠清泽、卢天明、刘仲基三人,都是住在县衙里面的,只不过他们居住的地方,在二堂到三堂之间,按照规定,他们也必须居住在县衙里面。

渠清泽早就分析过了,董昌从京城来到江宁县,绝对不会是小事情,但也表明了一个立场,那就是皇上还是信任苏天成的,如果真的不相信了,要采取措施了,来的就是其他人了,当然,自己一定是有些责任的,在苏天成的身边,没有能够如实的禀报情况。

出现这样的状况,渠清泽不后悔,他相信,苏天成是能够做大事情的,到时候,真正的做出来成绩了,朝廷一定是能够明白的。

再说了,朝廷没有撤换自己的意思,也就说明了,暂时没有什么问题的。

可这里面,一定是出现了什么问题的,有人暗中算计,而且不是一般人。

“老哥,想不到会出现这种事情,你一定是知道一些情况的,方便的话,是不是说说,这马上就要到京城去了,若是什么情况都不知道,也显得有些被动啊。”

渠清泽同样很严肃,听到苏天成说这些话之后,尚在沉思。

苏天成的想法很实在,外放到江宁县,虽说掌握了实际权力,可以做不少的事情了,但缺陷也是明显的,那就是无法得知京城里面的情况,自己的前途,以及能够做多大的事情,都是京城里面掌握的,京城的风吹草动,必然产生一些影响。

“董大人到江宁县来,曾经训斥了我,说是有些情况不知道、不清楚,可我明明是通过南京内卫,禀报了诸多情况的,这就很奇怪了。”

在苏天成的面前,渠清泽也没有必要隐瞒事情了,有什么说什么,因为苏天成也是这样对待他的,相互之间的信任,是最为重要的。

“哦,你的意思是说,董大人没有接到这些奏折。”

渠清泽点点头,神sè凝重。

苏天成眨了眨眼睛,这样看来,问题有些复杂了。

南京作为陪都,不仅仅设有京营,也设有内卫,锦衣卫的声势,没有京城那么大,本来太子应该驻守在南京的,可万历年间之后,太子一般都是在京城了,所以锦衣卫没有多少事情,但很多的密奏,还是通过锦衣卫,传到京城去的。

而且锦衣卫的密奏,可以直接到皇上的手里。

屋里一时间有些沉默了,能够掌握南京锦衣卫的,没有多少人,董昌身为锦衣卫都督佥事,南京锦衣卫指挥使是绝对不敢压着这些奏折的,说起来,只有管着锦衣卫指挥使的人,发话之后,指挥使才会这样做的。

至于说董昌问到的几个问题,普通人是不会知晓其中信息的,比如说江宁县巡检司军士的来历,查抄匡思明的府邸,缴获的诸多火器,以及对剩余盐商的处理。

能够知晓这些事情的,需要有不一般的身份。

“老哥,你认为问题出在什么地方”

苏天成终于说到了关键地方,其实他的内心,已经有了一些猜测,董昌说到了一个关键的事情,其实也是变相提醒他的事情,那就是和南京两大营联系的事情,知道自己这个诉求的,目前只有一个人。

渠清泽显得很是慎重,思索了好一会,才开口说话。

“依照我的感觉,应天府、南京六部、都察院,都没有什么问题,他们的奏折,都是通过了京城六部和都察院的,出现这样的问题,应该是密奏。”

说到这里,渠清泽停下了,看着苏天成。

他感觉到,苏天成的心里,已经有了眉目。

“我也有这样的想法,董大人问到的四个问题,表面上看,没有什么,其实都是指到了要害地方,如果换一个角度思考,会得出来截然不同的结论,某些人的用心,也是太毒了,老哥,有一个关键xg的问题,我不清楚,希望你能够告诉我。”

“京城里面的风云,我丝毫不知,想着就是在江宁县,老老实实的做事情,可身为朝廷命官,很多的事情,身不由己,若是总这样浑浑噩噩的,不知道什么时候,就被他人算计了。你我都是一体的,一荣俱荣,一损俱损,任何一个人出现问题,都非同小可,所以说,希望你能够告诉我一些具体的情况。”

“你想知道哪些情况”

“宫里的情况。”

屋里再次沉默,到了这个时候,一些问题隐隐浮现出来。

渠清泽考虑怎么说,从苏天成的话语来看,矛头已经指向了南京镇守太监王振。

王振是司礼监太监,外派到南京,成为了镇守太监。

“宫里的事情,我知道不多,毕竟是很隐秘的事情,但有一件事情,我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司礼监大太监曹公公,与秉笔太监王公公之间,有一些矛盾,他们有着各自不同的体系,王公公几乎不结交朝廷大臣,可曹公公,与朝廷大臣,是有不少联系的。”

“这样啊,我记得,公公是不允许和朝廷大臣之间,有什么接触的。”

“情况早就变化了,魏忠贤当政的时候,这些规矩和制度,就被彻底破坏了,皇上登基之后,清剿魏忠贤,限制中官的权力,可朝廷大臣之间,纷争不断,皇上很是气恼,恢复了中官监军制度。”

苏天成点点头,这些事情,他是清楚的,崇祯四年九月,太监王应朝、邓希诏监视关、宁、蓟三镇兵粮和抚赏事宜,表示中官再次开始监军,以前废止的派遣太监监军的制度,重新恢复了。

其实也怪朝廷大臣不争气,放着这样的机会,不知道好好做事情,想到的就是党争,崇祯元年到四年,足足四年时间,内阁换来换去,弄得朝廷里面,乌烟瘴气,朱由检失望至极,才启用身边的近侍。

“这样说,就有些道理了,这世界上,没有无缘无故的事情,我做出来的这些事情,必然要侵害到某些人的利益,成为他人攻击的目标,也就是理所当然了,哼,以为手是那么好伸出来的吗”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