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31(1 / 2)
是保命,可没有官府接纳,他们吃什么,逼到了绝境了,他们不打砸抢,难道活活的饿死吗。
看见苏天成的脸sè不是很好,渠清泽放慢了速度。
“兄弟,此类情况是不少的,有些乡绅富户,看见流民可怜,救济一些粮食,四处设粥棚,可这不是长久之计,这些流民,看来还是沿路接受到了救济的,所以秩序井然,要是没有人接济他们,早就闹事了。”
“这样的事情,官府还是要管一管的,毕竟都是大明的子民啊,若是到处的官府都不救济他们,岂不是将他们往绝路上逼吗。”
“官府不是不想管,是没有银子,有些情况,你不知道。”
渠清泽说到这里,摇了摇头。
农民没有活路了,不造反还能够干什么啊,不客气的说,农民起义军的壮大,官府是最大的帮凶。
苏天成有些奇怪,如此简单的道理,那些当官的,难道不能够知晓吗,切实改善农民的生活,哪里会有那么多的起义军啊,如果说从根子上断绝了起义军的后路,管他李自成还是高迎祥,都蹦达不了多长的时间,不管怎么说,老百姓对皇权,还是非常敬畏的。
崇祯年间的农民起义军,主力军其实是造反的朝廷军队。
道理是一样的,军士拿不到饷银,无法养家糊口,难道也等着饿死。
可笑的是,各级的官吏,贪腐成风,根本就不管老百姓的死活,皇亲国戚、勋臣贵戚,大量兼并土地,大量敛财,朝廷的事情与他们每月关系,有些官吏,在大明朝灭亡之后,摇身投靠了满清,照样过着舒服的ri子,这不能不说是一种悲哀。
刚刚到了酉时,渠清泽就决定休息了,住宿的地方,在一个镇子里面,距离官道不过两里路。
他熟悉这条道路,接着走,就没有很好的住宿地方了。
客栈的掌柜,很少接待这么多的客人,而且这些人看起来,非富即贵,他显得格外的殷勤,小心的招呼。
住宿下来,第一件事情,当然是吃饭了,客栈已经在准备了,这样的镇子里,难以有像样的酒楼,所以说,吃饭就在客栈里了。
苏天成本来想着,到镇子里面去看看的,可渠清泽不同意,理由是安全问题。
想想也是,人生地不熟的,贸然到镇子里去看,或者是到农户家里去了,人家以为你是干什么的,又不是官府中人,难道还想着搞调查研究啊。
稍微洗漱之后,苏天成还是走出了客栈,在前面的空地转悠一下。
渠清泽还没有下来,可王大治却紧随身边。
客栈里面传来了肉香味,大概是厨房正在忙碌。
不过几分钟时间,令苏天成诧异的情况就出现了。
一群孩子过来了,大概是闻见了客栈里面传出来的肉香。
苏天成不知道怎么形容这些小孩的情形,穿的衣服破破烂烂,明显的不合身,看上去就知道是大人的衣服,脸上都有污垢,头发也是乱蓬蓬的,天气已经不是那么寒冷,但还是有些寒意的,这些小孩,大都是光脚,没有穿鞋子。
小孩们看见了苏天成,都显得有些畏惧。
“去,去,不要在这里围着。”
客栈掌柜过来了,大概是看见了这些小孩,生怕他们影响了客人的心情。
“掌柜的,这些孩子,都是镇子里的小孩吧。”
“客官,有些是附近村子里的,这些年都遭灾了,饭都吃不饱,这些孩子就更可怜了,时常到这里来,可我们也是小本生意,没有办法啊。”
身后的王大治,已经低下头了,他大概想到了自家的情况,还有村里的情况,要不是有这样的机遇,和这些小孩,岂不是一样。
“掌柜的,给他们一些米饭和jg肉,都能够吃饱吃好,银子我来付。”
说完这些,苏天成摇摇头,转身回客栈去了,渠清泽说的情况是对的,自己也没有办法去救助的,这样的情况太多了,根本管不过来。
渠清泽在客栈一楼等着。
苏天成刚刚进来,他就开口了。
“我已经说过了,你救不过来的,我看到的这样的情况,不少的。”
“不能够算是救了,举手之劳,能够做一些事情,就做一些事情吧。”
“兄弟,要是有钱人都是你这样的想法,就好了,这样的情况,肯定会少很多的。”
“大哥不要这么说,我可不是有钱人啊。”
“呵呵,平阳府城,谁不知道苏家啊,你是不是有银子,我不知道,不过府里这么多的护院,下人,也算是不错了。我就说过你心软,还好没有到村里去看,要是你去了,我真的担心,你是不是能够走出来啊。”
苏天成笑了笑,没有说话,他确实不打算去看了,跟着王大治到村里去看了,府里就增加了一百二十多人了,这要是四处看了,见到人家没有饭吃、没有衣服穿,就献出爱心了,恐怕将府邸卖了,也没有多大的作用的。
“兄弟,山西、陕西、河南和山东一带,都遭遇好些年的灾荒,年初的时候,延绥一带,爆发大规模的饥荒,皇上都专门拨银子救济了,要是你到延绥去了,看见那里的情形了,还真的不知道怎么做啊,我们走的路线,情况好不到哪里去,一路上都会遇见这样的情况,我劝你还是心肠硬一些。”
“这些情况,我是真的不知道,不过苏家佃户的情况,我还是略知一二的,当初也是活不下去了,靠近府城都是这样,更不要说下面了。”
“你知道就好啊,我还盼望着,你能够乡试高中,参加会试和殿试,金榜题名,做了朝廷官员之后,能够赈济一方百姓呢。”
苏天成眨了眨眼睛,看着渠清泽,没有说话,难道说锦衣卫也是如此的关心百姓的生活吗,这令他有些糊涂了。
第五十四章遇险
经过夏县,接着到平陆,从平陆进入了河南境内。
情况已经发生了一些变化,官道上的流民是越来越多了,这些流民,看着骑马之人经过的时候,眼睛里面,都是仇恨的眼神,这令苏天成感觉到凉飕飕的。
仇富的思想,他不是不知道。
十多天之后,一行人到达了河南开封,这里也是苏天成游历的终点。
苏天成的心情很不好,沿路看见的那些流民,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尽管是跟着官道,住宿都是在县城或者是集镇,但沿路还是可以看到战争的痕迹,每个县城,或者是府城,城门口都有巡检司的军士把手,盘查很是严格。官道上,偶尔也可以看见军士。
见过了太多的流民,苏天成的心也有些麻木了,自己是没有办法的,根本就不可能帮助到这些流民,农民离开了土地,离开了赖以生存的家园,基本上没有活路,这些流民,结局就是加入到农民起义军的队伍里面,成为了朝廷所谓的流寇,或者是饿死。
已经是四月底,气候慢慢变暖和了。
开封被称作十朝古都,七朝都会,是北宋的国都,如今是河南的省会,繁华程度是不用说的,就是山西的太原,也比不上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