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235(1 / 2)
力也是相差无几啊。怪不得总是李傕郭汜,李傕郭汜的放在一起了。
结果,两边最终又再次拼杀了起来
直到,当初跟李傕郭汜同属董卓麾下,不过在李傕跟郭汜掌权之后,由于不喜朝堂争斗而引兵外出驻守的张济带重兵回归劝和,李傕和郭汜才终于找到了一个台阶可下
于是李傕跟郭汜两人给张济一个面子,双方罢战,各退一步,一个放了天子,一个放了大臣,双方各以女为质,重新恢复成哥俩好的架势。
结果,终于重获自由的献帝,哪里还犹豫啊,面对如此天赐良机,直接带领众臣东归洛阳,他要彻底逃离李傕跟郭汜这两个恶魔。
其实也不能怪李傕跟郭汜两人脑残,因为他们是先入为主,理所当然的认为,双方各退一步,就能恢复到从前的状态,他们又哪里能够想到,献帝自己突然就跑了呢
没办法,李傕和郭汜一直都把献帝当成了烤熟的鸭子,你争我抢,从来没有想过烤熟的鸭子会飞。结果这次同时一放手,这鸭子居然还真的就在眼前飞走了。
这可是李傕跟郭汜最不想见到的局面,就算无法一个人独吞,但每人一半也行啊,如今这谁也没有拿到手,搞什么飞机啊,难道还要空手而归
于是乎,李傕和郭汜真正的摒弃前嫌,重新合作,精诚所至,金石为开,两人先说服张济,跟他们同进同退,毕竟是同僚,以前都是董卓的人,唇亡齿寒啊。要是献帝真的趁机逃走了,跑到关东去,登高一呼,号召天下诸侯讨伐他们,那他们还能挡得住个毛啊
当然,这也是李傕跟郭汜杞人忧天了,如果关东诸侯还能够组成联军,还愿意救驾的话,那不用献帝号召,他们自己都早就打来了。难道之前这些诸侯一直没有打过去,是担心献帝的安全吗那当年打董卓的时候,这些人又考虑过献帝的安全吗
当然,要是献帝真跑出来登高一呼的话,估计所有诸侯都会多少意思意思,能支助点食物,保你一个温饱小康都不错了,现在又有几个人还会真正尽心尽力呢
不过,李傕和郭汜可不会这么想,一直都把献帝当成个宝的他们,现在突然说献帝已经不值什么钱了,他们能够接受得了吗所以,这献帝李傕跟郭汜是一定要抢回去的
于是,李傕郭汜带兵追赶献帝,试图把献帝从水深火热中“解救”出来。而献帝虽然有杨奉、董承等人保驾,但实力强弱还是太过于悬殊了,就算李傕郭汜因为之前的火拼,已经损失巨大,但杨奉、董承也还不是李傕跟郭汜的对手。
于是,杨奉跟董承只能护着献帝,且战且退,一路上,百官宫人,符册典籍,一应御用之物,尽皆抛弃。据说,如果不是因为杨奉麾下有一员猛将,叫徐晃,使得一手大斧头,无人可挡,徐晃多次殿后,这才护得献帝无恙,要不然的话,献帝估计早就被李傕郭汜给重新抢回去了。
不过,就算如此,一人之力,何以挡万军。单靠一个徐晃,显然无法一直护得献帝安全。无奈之下,杨奉、董承只能一边跟李傕郭汜讲和,试图拖延时间,一边拼命传密旨往各处,请各路诸侯,英雄豪杰来救援。就如同当初走投无路的陶谦一样,甚至于比陶谦还悲惨,毕竟陶谦那时在下邳过的还是衣食充足的富裕生活,而献帝一行却几乎连温饱都不能保证,一直颠沛流离。
但远水救不了近火,各路诸侯固然强大,姑且也认为会有人愿意出重兵来救援献帝,但献帝一行也要能够坚持到那个时候啊
结果,杨奉、董承甚至“饥不择食”到只能求助于附近的山贼盗匪,许诺天子赦罪赐官,引其前来救驾一路经过,无从言语,或许献帝因为有人伺候,还没有像当初曹操逃出洛阳时候那么悲惨,但身为天子,一国之君,又何尝体验过如此困境也不知道献帝心里有没有后悔过呢。
第500章 庐江城破
还是那句老话,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昔重耳出亡,甚至还遇到过介子推割肉以喂的绝境,结果,最终重耳就这样一步步走过来了,这才有了闻名千古的晋文公如今,他汉献帝,历经千辛万苦,终于从李傕郭汜等恶贼手中逃出来,之前还经历过董卓之乱,所受之苦难,绝对不比重耳要差,想来,今后也必然会是一片光明坦途,这大汉王朝,再次中兴之任,估计就要落在他汉献帝头上了
果然,天随人愿,相距不远的河内太守张扬,以地理之利,第一个派兵赶到,并以粮米贡奉,解救献帝一行于水火之中。李傕和郭汜碍于张扬的阻碍,一时间倒是不敢妄进,自此,献帝总算才是平安的回到了昔日的旧都洛阳
此时此刻,献帝估计认为,能够让他大展拳脚的时刻,终于到了吧
由于这个时代消息传递比较缓慢的原因,固然一开始李傕跟郭汜火拼之时,曹操已经得到了消息,但献帝被挟持,曹操倒是无法妄动,如果献帝不自己跑出来的话,那曹操去了也没用。到时候抢不到献帝,或者献帝都死了,那曹操还奉什么天子啊。
而且,曹操也希望李傕与郭汜多火拼一段时间,以削减他们各自的兵力。这也是避免直接正面交战所带来的巨大损耗。加上,献帝越是处于困境之中,曹操跑去救援的功劳才会越大。
雪中送炭,远好过锦上添花。固然一早就已经定下了迎奉献帝的决定,但这还没有到曹操该行动的时候。直到得到确切消息,献帝趁着张济出面调和之机,已经从长安逃出来之后,曹操才终于展开了行动。
只是等消息传到兖州这边,然后曹操再出兵前去援救献帝,这一来一回的时间,献帝一行都已经有惊无险的逃到了洛阳。
当然,相比起其他诸侯,除了那个根本就是去打秋风的河内太守张扬以外,曹操这边的反应速度绝对是最快的,其他地方还没有决定,甚至还没有收到献帝的求救信的时候,曹操这边就已经出兵了
却说曹操出兵,急行军赶去营救献帝,带上的果然是当年曾在宫中任职,或者说挂职的荀彧和荀攸叔侄,而郭嘉嘛,自然是留下来镇守了,不过目前还没有去修建皇宫。一来嘛,地方还没有完全定下,毕竟最终还是要皇帝点头,要是献帝不同意的话,你提前修好那岂不是劳民伤财至少这一开始,在这种大事上,曹操可不敢直接违背献帝的意思吧,那样一来岂不是直接翻脸,让献帝认为曹操是跟董卓一类的人了
第二,也是不想让其他诸侯提前看出曹操的意图来。就像之前有张扬只是单纯去帮忙救援一样,谁又能想到,曹操是打算去迎奉献帝的,而不只是单纯救援的呢
一旦提前修建宫殿,必然会引起其他诸侯的警觉,到时候可能就会引来一些不必要的麻烦。人就是这样,正常情况下,自己不想要,可一旦发现有人抢了,那一下子就会变得在乎了起来。袁绍会一度后悔自己没有去迎奉献帝,他真的是在后悔自己一开始的决策失误吗其实不然吧,既然袁绍之前犹豫过,说明迎奉献帝的好处他都是认真分析过的,可袁绍最终还是决定不迎奉献帝。
那他为什么会后悔显然是袁绍见曹操完全是一副抢到了宝的样子,潜意识里就会有一种献帝好像比自己设想当中还有好处的感觉,要不然曹操那么精明的家伙,怎么会一副生怕被别人抢走的样子呢。在这种心理诱导之下,袁绍自然也就后悔了,他没有认真想过自己如今跟曹操本质上的差别。
总之,郭嘉现在还在鄄城,没有任何行动。当然,一切修建宫殿的准备,包括物资人手什么的,几乎都已经提前准备好了,只是这些人目前还不知道自己将要修建的是什么。或者准确的说,他们也知道将要修建宫殿,但却不知道要修的是给皇帝住的皇宫,还以为是修给曹操住什么的。而一旦等得到曹操那边的确切消息,郭嘉这边就会立刻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