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同人 >郭嘉 > 分节阅读 124

分节阅读 124(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几乎没有见过类型的帅哥。这绝对不是贬义的说法,徐庶本身是一个侠客,后来弃武从文,没有像普通武将那样练成“宽屏”,人长得精精神神,但又不是赵云那类金童一般的人物。

简单来说,徐庶就像是武侠片里的人物,算是粗犷帅哥,如果脸上再留着个渣渣胡,估计会迷倒万千少女的,可惜,这个时代不流行那样的,所以现在变得有些像岳不群了喂喂。

在交谈之中,因为都是拒绝过刘表之人,如今刘表又在邀请郭嘉,所以难免不会谈到刘表此人。他们其中对刘表的一句评价,郭嘉非常认可,那就是“知善不能举,知恶不能去”刘表此人,顾及荆州本地士族,手段太过于柔和了,如同前面说过,刘表确实招揽了一些外来人才,但却“知善不能举”,就算寄希望于郭嘉身上,那也是为了一个合情合理能够“举善”的理由。刘表缺少的就是那种强硬的手腕,那种不管别人怎么说,不管下面如何闹,我就是要给予这人重任的魄力

第261章 谦虚一下

也不知道他们姓刘的是不是都是这样,刘表手段柔和,幽州牧刘虞采用的也是怀柔政策,包括后来的刘备,也同样有类似的风格。当然,如果刘表真的有那种魄力的话,他估计也用不着郭嘉了。

刘表这个人估计也是放不下他如今拥有的一切,所以做任何事,都是要求稳,玩儿一些暧昧的手段,就如同当年的大将军何进一样,明明有绝对的武力优势,但就是没有那个魄力直接带兵进去把十常侍杀了。如果刘表真的能不顾本地士族的反对,直接给予徐庶等外来人以重任的话,他也完全不必像当初何进引董卓一样,专门找郭嘉来远水救近火了。

当然,那样做风险是有些大,因为一有不慎可能就会把荆州士族们逼反的,这一点刘表倒是看得非常清楚,所以他为了求稳,开始绕起了弯子,宁愿花费更多的时间,也不直接狠下心去干。甚至还幻想着等郭嘉来了,依靠郭嘉之手去做,反正刘表不亲自出手。

这就仿佛是王安石变法一样,宋神宗绝对是有想法要干一番大业出来的,为了求稳,就借了王安石之手,结果最后发现王安石果然抵不住权贵了,宋神宗怕影响自己的统治,也就不敢再支持下去了。

如今的郭嘉,在刘表的心中,估计就是那么一个王安石。只不过,刘表显然忽略了相当重要的一点,他这样绕弯子不直接干,固然稳妥了不少,但那会浪费多少时间到时候外面还可能会是现在这样混乱的局面吗

所以一直求稳的刘表,明明最早就拿到了荆州,结果到最后也还是只有一个荆州。而拥有魄力,做事狠绝果断的曹操,固然一度经受了整个兖州士族的反叛,结果最终却是快速统一了整个北方,短短时间内,从无到有,彻彻底底的超过了一直在原地踏步的刘表。

对曹操而言,只要利益够大,而风险不太大,他就敢做而对刘表来说,无论利益有多大,在不先把风险控制到很小的时候,他是不会去做,或者说不会放开手去做的两人的人生经历,真配得上一句话爱拼才会赢

这也是郭嘉不愿意离开曹操来跟刘表的另一个原因,固然他对刘表的看法已经有所改变,固然刘表本身不是那么的安于现状,不是只知道守成,刘表也是想要打出去。可就算刘表心中有想法那又怎么样天下想当皇帝的人多了去了,可有几个人是真正敢放手去做的呢

所以,无论刘表心里是怎么想的,至少他如今的所作所为,就已经算得上是安于现状,只知道守成了可以试想一下,如果郭嘉真的跑来投靠刘表,真的帮刘表一步步的彻底掌握了整个荆州的控制权,但到时候不知道会已经过多少年了,然后刘表看着外面已经算得上强大的袁绍、曹操等人,他会不会又觉得风险过于大而不敢攻出去了呢那样郭嘉来荆州又有何意义呢

所以说,相比起袁绍,郭嘉宁愿投奔曹操,而相比起刘表,郭嘉反而宁愿去投奔袁绍

“奉孝,怎么一直都是我们在说,而没听你开口,这可不像以前的你啊。”司马徽突然开口说道,郭嘉算得上是他的得意门生了,当老师的通常都跟当父母的有同样的感觉,那就是孩子有出息了,巴不得就拉出去给所有人看看,让孩子在所有人面前好好表现表现。

况且今日郭嘉本来就算得上是主角,要不然就跟他们平时的聚会又有何异因此不但是司马徽,估计现场所有人都很想听听看,很想见识见识郭嘉传说中奇特的思维和不寻常的看法。

“呵呵,在老师面前,自然该是多听少言,这样总是能学到更多东西,让人受益匪浅。”郭嘉微微笑道,实际上,郭嘉是完全不太适合这样的场合。

郭嘉虽然也是跟不少名士打过交道的,但谈的不外乎就是一些政事,计策,各方走势和利益关系。可如今这里呢一个个都是隐士,固然这些人不是什么两耳不闻窗外事之人,他们也谈时事,但这个非信息时代,世界上有名的大事,每个时期说穿了不过就是那么几件,通常在情报传出来不久,就已经被人谈烂了。所以,这些人如今的交流,更趋近于文学艺术,而少了一些实际上的东西。

其他场合,你说一句,郭嘉能反三句,但在如今这样的场合,估计完全是反过来的,你说三句,郭嘉都不一定能回你一句。要不然当初同样闲赋在家的蔡邕,在教导郭嘉的问题上,怎么会那么头疼呢。

郭嘉不发言,那是因为实在是找不到太多共同话题啊,难道你说一句“穷则独善其身”,郭嘉还能按照心中的想法回一句“富则妻妾成群”

在政事上的时候,郭嘉那是独特思维,但在文学上,郭嘉的思维只能算得上是无厘头。可偏偏别人不知道啊,或许在这些人眼中,郭嘉的独特思维用在文学上,那应该是如同李白那样天马行空,神来之笔的吧。

“哈哈,看来奉孝你变了许多嘛。不过也是,在外为官,就该慎言慎行,谦虚低调一点,不仅是为人之道,更是为官之道。”司马徽摸着胡子说道,已经先入为主郭嘉有出息的他,自然什么都下意识往好的方面去想了。

郭嘉听了这话,居然也不脸红,若有其事的点头说道,

“老师说的没错,官场如战场,一有不慎,那可能就会跌入万丈深渊。关押,流放,乃至送命,那都是常有的事。所以如今学生都已经养成了尽量多听少言,多看多学的习惯。学生年纪尚轻,就位居高位,身边的同僚甚至下属都大多是我的长辈,心里总是会有些诚惶诚恐。不过学生相信,如今的这些经验,未来必然能成为学生的本钱”

郭嘉这脸皮果真不是一般的厚啊,如果他也算得上是诚惶诚恐的话,那估计其他人每一天都在如履薄冰了还多听少言哪一次开会不是郭嘉的话最多啊也亏得这里没有曹营的人,只知道郭嘉这人很狂,但话多话少确实不太清楚,要不然估计会忍不住喷他一脸盐汽水的果然,当初曹昂总结的一点没错,郭嘉这人,任何谦虚的话,你就当他是在放屁好了

第262章 徐庶问曹操

“奉孝,你觉得曹操是个什么样的人呢”徐庶突然主动开口问道,毕竟徐庶并不是司马徽或者庞德公那种真正一心想当隐士的人,徐庶之所以会弃武从文,还不是抱有和鲁迅类似的志向,他是打算为整个天下尽一番力的啊

所以,徐庶既然拒绝了刘表,认为刘表这人不行,自然想了解一下其他诸侯的情况,看看自己到底应该投奔谁,帮谁效力。就像之前徐庶等人给并不太了解详情的郭嘉评价刘表一样,大家互相交换有用的情报,这才算礼尚往来嘛,因此,徐庶也想从郭嘉口中了解一下曹操的情况。

至于袁绍,既然郭嘉都离开袁绍现在了曹操,那至少应该说明袁绍不如曹操吧。当然,袁绍这人到底如何,估计徐庶也是很想听郭嘉亲自说说看的。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