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183(1 / 2)
是倒退。”陈绍微微一笑道。
陈绍后面还有话没有说出来,他相信这件事情的背后,斯大林也做了大量的准备。如果中华军队表现得很不堪,或许说和十年前对比,都没有进步的话。那斯大林很有可能会增兵远东,打算扩大战事。而要是中华表现出一副强大的样子,那斯大林就会尽快寻求和解。
设身处地一想,陈绍把自己放在斯大林的位置上思考。难道斯大林就不怕中华发动更大的战争吗并且趁机夺回以前属于中华的土地吗斯大林想过,此时的中华也绝对不想和苏联全面战争。就算是局部战争打到白热化,要寻求和平渠道也很简单有效。并且就是双方撤军的想法也能在战后更好的达成。
这件事怎么看,斯大林也算是老谋深算,一切的动作其根本目的就是为了打探中华的虚实和底线,从中尽可能的捞便宜。最终也还可以达到双方撤军的目的。
“国防部知道这些情报了没有”陈绍道。
“苏联那款坦克的资料已经送到国防部,我来之前也把苏联军队的调动情况通知了国防部。”夏梦宇道。
“嗯,关于苏联方面的情报一定要保持高度的关注,并且随时要和国防部保持情报共享力度。我接下来的一段时间内,都不在汉京,到时候有什么情况直接通知国防部,同时也要随时和我报告。”陈绍道。
“是。”
两人并没有说多久,夏梦宇就离开了空军一号,并且立即驱车离开。一场针对苏联政工的抓捕行动就要展开,并且还要加大对苏联的情报刺探力度,这些东西都需要他关注。
夏梦宇离开后,陈绍给国防部的蒋百里和蔡锷都发去了电报,授意他们,需要紧急情况可以直接应战,不需要请示。陈绍也担心自己无法第一时间收到消息,从而影响到战局。他相信蒋百里和蔡锷面对苏联时,都能把握好尺寸。
陈绍虽说很清楚,就算是有局部战争,但也不会很快爆发。主要是双方都需要准备的时间,其次陈绍也不想背上挑起战争的罪名。预计,等陈绍赶回汉京时,战争还不会爆发,授意蒋百里和蔡锷也只是确保完全。毕竟那只是他自己的想法,世事无常,也不是能够预料清楚的。
机会都是给有准备的人。
忙完这些之后,陈绍直接命令飞机可以准备起飞了。在空基地指挥塔的调控下,空军一号很快就开始升空。在四架战斗机的配合下,朝着西北地区飞去。
飞机起飞后,陈绍并没有直接走出办公室,而是直接拿起桌上的文件看了起来。这些都是飞机在起飞前送来的,除了一些需要他批示的文件外,其他的文件都是需要他去了解。
十年的努力,中华已经步上平稳发展的道路,陈绍肩上的担子也轻了很多。每个礼拜都有一到两天的假期,没有像以前一样,整天都是忙个不停。
如今中华的总理大臣已经变成维仁,因为年纪的关系,孔洪已经没有太多的精力去处理国家政务。而维仁正值壮年,精力充沛,并且在治理国家上,有其独到之处,处理政务方面公私分明,面对问题时十分果断,这些都是陈绍让他当总理的原因。
总理大臣作为中华政界的二号任务,可以说是一人之下,万万人之上。虽然很多决议都需要得到陈绍的同意,但权柄也十分巨大。这就需要一个能真心为民的人来担任,而且这个人还必须具有治理国家的才华。
陈绍只是决策者,并不是执行者。不管是军政哪个方面,对部下的才能,陈绍都要求得很严格。他可不想中华变成:天才的政策由蠢材来执行,蠢材的政策由天才来执行。
不管是哪一点,对一个国家而言,都是一种灾难。第一种是政令不通,或者政令被错误的解读,执行起来和原本既定的目的相违。不但达不到原来的政策目的,也有可能会引起一些不好的后果。
第二种是更是灾难,决策者在蠢材手中,可以想象,那些由蠢材颁布的政令会引发什么后果。就算是由天才来执行的,那也一事无补,因为决策者高于执行者。
这两个问题一直都是陈绍避免的,他可不想自己辛辛苦苦建起的大好局面遭到破坏。一只苍蝇可以毁了一锅汤,陈绍要极力避免苍蝇出现在汤中。
所以一直以来,陈绍就对手下的人要求特别严格,对自己要求更是严格。严于律己,才能律人。
第二百六十八章 接班人
随着时间的推移,原本的中流砥柱都会渐渐老去,年轻一辈渐渐的成熟,办事也越来越沉稳。中华上下也形成了新旧替代,如今也不是当初创业之时,缺少文化干部,缺少教师和技术工人。二十几年的不间断努力,扫盲工作进展速度很快。每年不单单有大批的优秀毕业生进入各个领域,发挥他们的才干。一些自发学习的百姓,也都有不错的成绩。
这些人不单单有大学生,也有各个技术院校的毕业生。他们是建设这个国家的基础,是国家的未来。
在教育方面,陈绍也增加了一个新科目,为了满足那些自觉扫盲的百姓,补学部门应运而生。他们是专门来教授那些上了年纪的百姓读书认字,让他们更多的去了解科技以及文化知识。并且学成之后,也可以参与考试,达到了成绩要求,也能拿到和普通学生一样的毕业证书。
百年大计,教育为先。一代人崛起不算什么,时间总在流逝,只有保证世世代代强大,才是真正的崛起。
陈绍这教育方面做得很彻底,不只是因为他主管教育部门,而是他必须要给这个民族带来真正的发展际遇。教育资金都是皇室支出,除了建校外,其他都由皇室负责。这里面压力不小,要不是背后还有龙腾集团在支持,陈绍也根本无法每年都拿出一笔天文数字般的资金,去满足全国每年庞大的教育支出。
在当初建国之际,陈绍就利用自己的权利和声望,颁布了一项命令:以后不管岁月更迭,时光变迁,国民教育永久免费,费用必须由皇室支付,皇室主管教育,其他部门不能越权。
这则命令是陈绍考虑再三才决定下来的,并且很快就传遍全国。这是陈绍用硬性的命令告诉自己的后代,教育为先,也必须抓在自己手中。这里面有私心,也有公心。陈绍也不希望向后世一样,中华大地私办学校层出不穷,这样就能扼杀大部分私办学院。
陈绍不担心中华打不赢第二次世界大战,但陈绍不希望国民的素质低于其他国家。也不希望华人以后受人尊敬是因为国家的军事实力,而是希望所有的华人在行为举止方面,别再让西方列强说是没有开化的野蛮人。
陈绍不单单是要打得他们心服口服,还要让他们从心中尊敬这个民族。不然陈绍也不会去搞补学部门,教育不单单要从小抓起,只要是一心想学习的,陈绍都会给他们学习的机会和空间。
随着陈绍手指的翻动,快速的浏览着一份份报告。等陈绍把这些文件都看完之后,时间并没有过去多久。看了下时间,陈绍整理了下着装,打开办公室的舱门走了出去。
这个机舱是整个飞机中,最大的机舱,搞得很舒适。此时,谢雨欣母子正待在这里。谢雨欣身边的小家伙正在叽叽喳喳的说着什么,看起来兴致很高。
当他看到陈绍出来时,顿时安静了下来。他和陈韵不一样,陈韵喜欢和陈绍待在一起,虽说陈绍对她的要求很严格,但陈韵还是很腻着陈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