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同人 >狙击南宋 > 分节阅读 305

分节阅读 305(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的桌面上,对这个时代简陋的海图,狄烈不用请什么专人解答,也不需平行尺、圆规、分规、三角板之类的专业工具,只凭他对沿海地理的熟悉,单以指测就能判断得八九不离十。

他们如今所在的岛屿,与海图上所标的赵构藏身处,直线距离,不过一百海里

一百海里外,有可能藏身着一个据有半壁江山的天子。拿下他,就意味着拿下这半壁江山

天诛军本已占有河东、关陕等大片区域。兀术军覆灭之后,金军兵力已不足敷用,势必退出两河之地。则天诛军可顺势接收河南、河北、京东、京西、两淮诸地,天下三分,天诛军已得其一。

按正常的走向,最大的可能,就是与建炎朝划江而治。但是,这张海图的出现,将这一个最有可能出现的结果,悄然改变。

擒龙谋国,天下一统

一想到这个,在场诸将无不口干舌燥、心跳加速,互相传递某种心照不宣的眼神。

狄烈等诸将把这个惊世骇俗的想法消化得差不多的时候,才不疾不徐地开口道:“诸君都是出身草莽,或者是寒门士庶,大伙都是实在人,不像那些文官爱玩虚头巴脑的东西。所以,咱们也不搞那种遮遮掩掩、虚虚实实的试探。我在这里先交个底一句话,我就是要搞掉赵构”

“痛快”张荣一拍大腿,腾地站起,哈哈大笑,“这老赵家的江山,也该换人了军主,俺没二话,你说搞谁就搞谁赵九嘿嘿,赵七见了俺,都要打揖呢。”

梁阿水慢了半拍,但举动更为激烈,他直接撕开胸襟,把瘦棱棱的胸膛拍得嘭嘭响:“没说的,军主,你下令,俺这就带人出海给你把赵九逮来,把他那身龙袍披在你身上他老赵家的祖宗也干过这样的事吧。”

表忠心就得要快,关键时刻不能掉链子。所以郑渥一见孟威、龙旭、燕七郎等人要开口,立刻啪啪拍掌,转移众人注意力,长身而起,向狄烈行了个郑重大礼,朗声道:“军主名烈,又以火器纵横天下,新朝当为火德。烈火熔金,薪火传承,最为宜也。”

郑渥不愧为秀才出身,转眼间就为还不存在的新朝定下了五行德运。不过,还真别说,这个火德,还真是恰如其分。

且不说这“火”正暗合狄烈的名字,又与天诛军纵横无敌的火枪、炸药、霹雳弹相衬,更重要的是,它还符合历代王朝更替的惯例:新朝的五行德运,必须克制前朝。

天诛军最大对手是谁金国火克金金国先为金德,后为避宋之火德而改为土德

天诛军接下来要收拾的是谁赵构宋的五行德运是火,狄烈受封华国郡王,正可承袭宋之正统,接过中原王朝的火德大运。

这八字还没一撇,就扯上德运了狄烈啼笑皆非,不过,他来到这时代那么久,多多少少也了解到,这时代的人对某些事物的重视程度。象五德始终说,正是这时代文人最重视的东西。所以,也好,火德,不错。

郑渥喜气洋洋坐下,他这一手,可比张荣、梁阿水这种朴素的表忠心,可要强得多了。只不过,他却不知道,在狄烈心中,这所谓关乎国运的“五德始终。”远不如张荣那句“痛快。”梁阿水拍胸膛的举动,更让他欢喜。

孟威、龙旭、燕七郎互相对视一眼,一齐点头,齐齐站起,向狄烈躬身道:“军主,干吧”

狄烈环顾一周,目光与诸将一一对碰,重重点头。抬手拔出野战匕首,夺插在羊皮海图的一个红点上,可以清晰看到上面四个小字渔山列岛。

风暴并未持续太久,次日,碧波万倾,澄空如镜。若非亲身体验,让人怎么也想像不到,这温柔平静的大海,竟也会有那般暴虐疯狂的一面。

如此良好的海况,正是出海的好时候,天赐良机,机不可失。

经过一天紧张有序的准备,二月初七,三十艘大中型战船正式开拔。

狄烈、张荣、孟威、燕七郎、梁阿水等战将悉数出战,作战兵达三千,其中二千为战兵。所携弹药量,足以再打一场黄天荡之战;所携粮秣,足以支撑一月。

一个月这就是狄烈给自己定下的追捕时限。一个月内,必须逮住赵构

北风劲吹,百帆齐张,军旗猎猎,鼓号齐鸣。三千大军,出发,目标,渔山列岛。

渔山列岛,这四个字是狄烈标注上去的,韩常的海图上有图无字,但狄烈参照图上种种标识,以及与大陆架的对应关系,再与自己脑海中的沿海地图相印证,确认这应该就是后世的渔山列岛。

狄烈知道这个地方,它距离台州湾大约十多海里,是后世中国领海线基点所在,全岛面积约五平方公里,似乎还是一个旅游休闲垂钓的好去处。不过在这个时代,恐怕没人想到这地方休闲垂钓,就算是一国天子,也只徒只临渊羡鱼,坐困孤岛而已。

知道此行真正目的的,只有指挥使以上级别的将领,广大士兵得到的消息是:三千金军出海袭击康王赵构在呈交金国的请和表上已去帝号,自称康王,在金军没撤出江南北返之前,未敢恢复尊号的军队,宋军大败,康王被俘。天波师此次是进行“人道主义援助”,打垮投敌之伪军,解救康王,将其送到长安,让他们兄弟、叔嫂、伯侄相见,共叙天伦。

有韩常属下二十余名金兵“作证”,有军主的号召,有解救皇族的使命感,怀揣“大义”的战士们,士气高昂,迎风进发。

天波诸将都是江湖好汉出身,江河湖泽不知闯过多少,但来到这无边无际的大海,如何辩识航向,正确航行,却是束手无策。这对诸将而言,着实是个新课题。只有在这个时候,诸将才发现,军主神奇之处他只靠海图、罗盘,还有几个本地船工的指点,不断修正方位航向,带领着船队行驶在正确的线路上。

不仅如此,军主还不断修正那张海图,勾划出一条条清晰的海岸线与各个岛屿大体位置。那几个本地船工见了惊奇不已,并表示他们的家乡明州那一部分很相似,至于别处他们不知,倘若这份海图所画是真,一定会有海商重金抢购。

海路与陆路相比,最大的好处就是直接。陆路常有“望山跑死马,隔山行至黑”的现象,其实直线距离就那么一点,但就是转圈转得你发晕。海路就不存在这个问题,只要方向正确,航线正常,完全可以走直线或弧线,节省大量时间。

按狄烈的计算,与目的地的距离在一百海里约三百七十里,因为是顺风而下,航海又没有休息一说,基本上是日夜兼程,最多三日可达。

一切进行得很顺利,二月初九,渔山列岛在望。

为确认无误,狄烈还派出一艘战船,特地在台州登陆,找到沿海附近的小渔村,重金请来几个熟悉本地岛屿分布情况,经验丰富的老渔夫,请他们加以指认。

结果如其所料,正是渔山列岛。

旗令一挥,两艘侦察艨艟脱队而出,驶向数里之外的群岛。

狄烈用瞄准镜仔细观察,眉头渐渐拧紧。张荣诸将也纷纷用单筒望远镜察看,可惜他们的望远镜倍率太小,基本看不清什么。

一个时辰后,两艘艨艟返回,带回一个最不想听到的消息:“岛上无人,但遗留大片人群活动的踪迹,有散落的米面、破旧的军服、破损的船只、还有不少破旧的兵器。”

“属下还带回了这个。”战船都的都头将一面残破的旗帜呈交狄烈。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